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举重运动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新颖的、有效的、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层出不穷,这使得各个国家在举重运动训练条件、训练方法、训练手段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举重运动的胜败,是通过比赛决定的,而参赛表现则是建立在良好选材的基础上,受个体训练时间的长短、训练投入的多寡、训练水平的高低,等诸多条件综合影响形成的。但是若在举重运动员选材方面做不好,即使训练方法再科学、个人训练再努力也不会取得好的成绩。对于举重运动员而言,举重天赋、身体形态、心理因素等条件是选材的重要环节,制定合理的选材标准选好苗子,加以科学的训练方法和个人吃苦耐劳的品格,是举重运动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前提。 ![]() 1. 身体形态结构 ①身高体重要求:对于举重运动员来说,身高体重也是选材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项因素,运动员肌肉的多少会受到身高的影响,对运动员身体各部分杠杆臂的长短也有密切的关系,甚至与训练效果都有一定的关系。由于在选材时无法准确评估真实身高,但一定要做到预测工作。举重运动比赛级别按照体重来分,不同级别对身材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小一级要求身材矮小均匀,而高一级则要求身材高大威猛。但是,选材时决不能以身材作为决定因素,应该与其他条件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经过长时间的训练级别还会增长。 ②体型要求:对举重运动员来说体型方面的要求十分重要,在选材时也会对几点进行重点考虑,如胸部、臀部突出。通常将体型分为三种类型,即体型粗壮、身材均匀和无力型。一是体型粗壮,这种体型的儿童一般骨骼粗大,肌肉饱满且脂肪较厚,与一般儿童相比体力、肩宽、肢体臂力较大;二是身材匀称、强壮高大,这种体型的儿童体格较为匀称,骨架中等或粗壮,脂肪少,肌肉条形有力,这类儿童的体重、肩宽都较为突出;三是无力型,这一类型的儿童身材较为瘦弱无力,但是耐性与灵敏度会更好一些。举重运动力量是关键,所以在选材时通常考虑高大粗壮或身材匀称这两种类型。 ③躯干和四肢:选材是需要对被选材的人员进行形体轮廓的观察,除了形态均匀、胸扁平,更重要的是要避免肩部下垂和驼背。上肢肘关节伸直后为0°,尽量平衡,不能超过5°,同时肘外翻应为0°,不能超过5°,肘关节全屈一般不能超过50°,为30°左右最佳。对肩关节的灵活性也具有一定的要求,通过靠墙站作为判断的依据,灵活性较好的人员将两臂上举,能够平贴墙体,反之灵活性较差。下肘膝关节能全屈全伸,全屈为30°左右,全伸则为180°左右,特别注意如果是O型腿、x型腿、扁平足等则不适合进行举重训练。为了不影响腿部的力量,尽量达到膝关节较粗,骨盆大小适中。 ![]() 2. 身体素质 3. 心理素质 ![]() 参考文献 [1]李灏义.举重运动员选材考虑因素及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08(23):234. [2]林静.试论举重运动员的选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01):74-75. [3]黄平.浅析影响青少年举重运动员选材的因素[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4):193-194.、 [4]杜景强.试论举重运动员的选材[J].体育科学研究,1997(02):20-25. [5]徐丹,王刚.优秀举重运动员科学选材分析[J].武术研究,2017,2(11):154-1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