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平广记之李筌与黄帝阴符经

 紫霞照我 2022-08-10 发布于陕西

李筌为唐代著名道家学者。号达观子。陇西(今甘肃境内)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唐玄宗至肃宗时。

李筌早年间,喜好神仙之道,经常游历名山,博采方术。有一次,他云游到了嵩山,在虎口岩的一个岩洞中,得到黄帝的《阴符经》。这本经书为绢本素书,朱漆卷轴,收藏在一个玉匣内。上题:“大魏真君二年七月七日,上清道士寇谦之,藏诸名山,用传同好。”原来这是
北魏著名天师寇谦之遗留下来的,至今已经二百四十多年了。其绢本已经破烂不堪,李筌抄读数千遍,但经文晦涩难懂,居然一点都没有领悟其中的真义。

李荃和骊山老母

后来,李荃到了陕西,在骊山脚下遇见了一位老妇人,那老妇人头顶挽着高髻,四周的乱发垂下来,衣着褴褛,手扶拐杖。看起来形貌和一般老妇不同。

李荃看到她时,那老妇正坐在路旁,看着一堆野火正在烧着旁边的枯树,嘴里还自言自语:“火生于木,祸发必克?”

李筌一听,这句子正是自己早已烂熟于心的《阴符经》里的经文,这位老妇人如何知晓呢。李荃心神疑惑,赶紧上去施礼问道:“您说的这句话乃是《黄帝阴符经》上面的句子,老人家是如何知道的?”那老妇人却反问他说:“我得此经书,已经历了三元(每元三千六百年)六个周(每周一百八十年)甲子了,你这少年又是从哪里知道这经文的呢?”此言一出,李筌便知道遇见高人了,连忙跪拜,详细说明了自己得到《黄帝阴符经》的经过。

文章图片2

《阴符经》

老妇人仔细端详了一下李荃,说:“你的颧骨贯于生门,命轮齐于日角,血脉未减,心影不偏,性贤而好法,神勇而乐至,可作为我的弟子。”意思就是说,李荃骨骼清奇,是练武奇才,可以继承她的衣钵。

但老妇人又告诫李荃说,他在四十五岁时会有一个大灾厄。于是,老妇便取出一道丹符,挂着自己的手杖上,让李筌对着丹符跪拜,然后吞服下去。然后摸着他的头顶说了一句:“天地相保。”这句话如咒语一般,这番操作便是施法为李荃解除未来的那场大灾祸。算是李荃拜师的福利吧。

接下来,老妇端坐石上,为李筌解说《阴符经》之经文奥义。她说:“此本经书总共有三百字,一百字讲解修道的理论,一百字讲解修道的方术,一百字讲解修道的法度规章,上有神仙“抱一”之道,中有富国安民之法,下有强兵战胜之术,皆内含玄机,外应人事。如果真正理解了这部《阴符经》的话,那道家最著名的《黄庭经》、《内景经》也不算玄奥;要是能吸收经文的精要,那四书五经、史记百家都不算什么了;孙武、吴起、韩信、白起这些大军事家的用兵也不算奇了。

这部《阴符经》,必须传给有道之人才行。圣贤得到它可以掌握天下大道,君子得到它可以学得道德方术,而常人得到它,非但没有益处,还会带来祸患。这就是不同人的领悟能力差异带来的不同。

文章图片3

骊山老母讲经义

你获得这本经书的传承也是难得的机缘。要记住,道不可轻传,以后要把这经文传给好道之人,还要好好考查一下,才能传给他。另外还要注意,不能以贫贱富贵而做为传授的条件,要一视同仁。谁违反了这个传授规则,就会损寿二十年。

另外,在你本命年的生日那天读七遍《阴符经》就能对养生有益,可以增加寿数。每年的七月七日,要抄写一部《阴符经》藏到名山的石洞中,也可以增加寿数。”

解说完经文已经过去很久了,老妇人说:“说了半天,你估计也饿了吧,我这里有麦粒饭,在咱们一起吃点吧。”说完,就从袖中拿出一个葫芦来,让李筌去山谷中取水。

李筌刚把葫芦灌满,那葫芦居然有一百多斤重,李筌一时拿不起了,那葫芦就沉到泉水中去了。等李荃心怀忐忑地回来,那老妇人已经不知所踪了,只看到那块大石上赫然留着麦饭数升而已。李筌煮饭而食,居然自此之后,就不再感觉饥饿了。

李荃遇到的这位老妇人,据说就是骊山老母。她是一位功德无量的远古尊神,相传樊梨花、钟无艳、甚至白娘子都曾师从于她。

李筌后来由道入仕。曾做到节度副使这样的高官,后来因为受到奸相李林甫的排挤,便又入名山访道,不知所终,留下了《太白阴符》十卷的道家著作,传之后世。(出《神仙感遇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