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一七二)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甘草干姜苓术汤

 火帝养生_WSH 2022-08-10 发布于云南

【原文】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 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这个条辨,就是讲的平时工作劳累很多,会流很多汗,衣服会湿掉,流汗的时候,又没有去换衣服,继续穿那个汗湿的衣服,过一会衣服又被风吹干了,一劳作又出汗,衣服又被汗打湿,出汗又干,就这样日积月累,得了肾着病。

肾着病的人,腰以下冷痛,腹重就象带了五千钱一样,这就是甘姜苓术汤来治疗。甘姜苓术汤在《伤寒论》里讲到带脉病的时候也有这个方子。

最重的肾着病是没有办法行走的,都是坐着轮椅,从轮椅上站起来,那个肚子可以直接贴到地上,说身带五千钱,五万钱都不止。

肾着的原因是脾湿过盛,脾主少腹,所以,小腹的问题,我们第一个要考虑到脾脏。脾的湿排不出去以后,就会太盛,慢慢地肚子会越来越重。这种湿是寒湿。

我们为什么要知道寒?要知道湿?因为寒的话,我们就会开热的药,有湿的话就要开祛湿的药。所以,肾着就是脾湿太盛,日积月累累积起来的。

甘草干姜苓术汤方(一名肾着汤)

甘草、白术各二两、干姜、茯苓各四两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甘草干姜苓术汤又叫肾着汤,所以,带脉有病的时候。如下半身冷冷的,好象是坐在冷水里面的那种感觉,这就是甘草干姜苓术汤证。

甘草干姜苓术汤一共就四味药,里面有甘草、白术各用30克,而干姜和茯苓用了60克,把干姜和茯苓加重。遇到下焦肿的时候,茯苓的量要超过白术。中焦肿的时候,如桂枝汤,如小孩子胃口不好,但是又不是小建中汤证,只是肠胃中焦太湿了。怎么知道小孩中焦很湿,口水很多。桂枝汤我们加白术和茯苓的时候,这个时候,白术和茯苓就要用等量。小建中汤出来的时候,因为少腹比较寒,如小孩子的肚子痛,再一看小孩子的印堂是青色的,这就是小建中汤证,这个时候就不需要加白术和茯苓,把白芍加重就可以了。

如果病人有口渴,小便不利这个现象出现的时候,这就是真正的下半身积水。如果说不是肾着病,有积水,下半身水肿。水肿的病人一定会有口渴,小便不利。

这里反不渴,小便自利,这是有积湿在里面,不会口渴,这就是肾着与一般的肾脏病水肿不太一样。肾脏病的水肿是水累积在里面,肾着病是湿累积在里面。因为是湿累积在里面,病人会感觉到身重,所以,我们会用到白术和茯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