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场霸凌,一场悄无声息的杀戮

 渐华 2022-08-10 发布于山东
文章图片1

大家听到霸凌一词的时候,会先联想到什么呢?虽然似乎有很多人都觉得霸凌是在小学或中学的小孩之间才会发生的事情,但其实出社会后也很有可能会在职场或家长的人际圈中发生。

职场,是成年人安身立命的依靠,也是体现个人价值的重要场所。职场霸凌及会出现在领导对员工之间,也会出现在原对员工之间。职场之所以会产生霸凌,是因为霸凌让他们获得成功。他们不会懊悔,事实上,他们觉得自己的行为理所应当。他们会在同事面前曲解你的行为,使其他人对你产生误解,他们会找寻你的弱点,然后加以攻击。职场霸凌者都会媚上欺下,如果你不曾亲眼看见或经历那些问题行为,请勿假设那些行为不存在。如果你任由他们继续做出有问题的行为,便会让其他人失望,也让你自己失望。

文章图片2

人是真的能被“欺负死”的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职场霸凌是权力和优势下的恃强凌弱,萧伯纳说,一切世俗的权力,都会使人成为无赖。双方在权力维度存在明显的等级悬殊,很多的职场霸凌,本质上都源于自上而下的权力和不对等的优势。权力上位者在一定程度上拥有掌握下位者事业甚至生存命脉的特权,诸如“我让你毕业你才能毕业”、“我从中作梗你就啥都干不成”。上位者利用下位者软肋对其进行各种无理对待,当众贬低羞辱、孤立排挤、无视其工作成果等。

大家是不是觉得容易被霸凌的人,都是比较文静或是不擅长表达的人呢?虽然这样的人也容易被当成目标,不过太有主见或是太过优秀其实也是容易被霸凌的原因,有人会只因为对方拥有比自己更好的条件就感到嫉妒、看不顺眼,进而自私地伤害别人。

美国心理学家加里·奈米在其著作《职场欺凌》中,提到了十种常见的职场霸凌行为:

  1. 责怪不存在的“错误”
  2. 无理的工作要求
  3. 批评能力
  4. 只使用对自己有利的规则
  5. 威胁开除
  6. 攻击、贬低人格
  7. 否定成就
  8. 孤立
  9. 大喊大叫
  10. 窃取成果

如果出现“职场霸凌”这种情况,除了辞职走人,一个人还能如何应对呢?俗话说,百忍可成金,然而,对霸凌的忍耐,尽头亦可能是生命的终结。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职场霸凌,隐秘的凌迟

极端事件从来都是少数,冰山之下,职场霸凌的存在其实非常普遍,并且兼具持续时间长、隐蔽性强、危害严重的特点。

站在当事人的角度,通常都要在苦不堪言时才确知自己已深陷泥潭,在忍耐了许久之后才发现自己的身心早已疲惫不堪。待那时,心理能量被虚耗殆尽,自救的难度已经大大增加。忍让只会施暴的人变本加厉,行为会越来越过分。所以,面对职场霸凌,忍和躲是没有用的,只会让情况变的更糟糕。

周围的旁观者也并不会觉得有多么不正常,因为欺凌行为通常是在应工作所需的包装之下暗自进行的,诸如:

由上而下安排任务,有何不妥么?

汇报工作时悄悄抹去或淡化某个下属的功劳,有人知道么?

职场霸凌即使到不了猝死或自杀这一步,职场霸凌受害者的人生也必然会比其他人多一道难以抹去的厚重阴影。

因长期逆来顺受被忽略、被压抑的真实心声最终会以躯体化的形式爆发出来,当整个人状态down到低点、内在价值体系满目疮痍,便干什么都不得劲儿,更别提推进现实中的具体目标了,严重到一定程度,人生很有可能因此而被迫停滞,成为别人眼里的“家里蹲”“蛰居族”,再也没有勇气踏入社会。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职场霸凌“黑羊效应”

更加可怖的是,很多时候职场霸凌并非一场“双人舞”,恶意是可以传染的。

心理学上有一个“黑羊效应”。黑色曾一度被认为是邪恶之色,因此“黑羊”意指集体中那个不受欢迎、不受尊重的被嫌弃的成员。黑羊效应指的是,一群人欺负一个好人、而其他人坐视不管的诡谲现象。

在这其中,除了无辜的黑羊,还有其他两个角色:

  1. 持刀的屠夫,即加害者,也是欺负黑羊的领头人;
  2. 冷漠的白羊,旁观者,目睹了全部或部分过程,感觉到了哪里不对,却没采取任何行动。

出于自保和从众心理,白羊有可能变成屠夫;出于认知协调的需要,屠夫不会觉得自己残忍,白羊不想觉得自己冷漠,大家会一致把责任推到黑羊身上,细数他的各种毛病,佐证他“受罚的合理性”:他太胖、她太内向、她太引人注目、他活该……

黑羊效应说明,当一个人处于群体中时,个体意识会被群体意识取而代之。思考和判断力也会受到群体意识的影响。从而在群体意识下做出让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情。

这也意味着,一旦有霸凌者起头,被霸凌者很可能会面临“被围攻”的处境,即使想反抗也会倍感无助。

很多霸凌别人的人,往往曾经也是被霸凌的对象。他们也曾被领导大吼大叫过,也被油腻的同事欺负过,也被别人当跑腿呼来唤去过,所以他们认为这些都是正常的,职场就应该是这样子的。

但鲁迅先生说过,从来如此,便对吗?

很多时候,我们真的应该对一些事有所反思。同处于世俗中,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也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如果无视职场霸凌这种顽疾,最终往往都会被反噬和波及。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对职场霸凌说不

职场霸凌不太适用于“尊重他人,亲疏随缘”的原则,更不合适当个好人。当事人一定有明确的心理感受,这时一定要学会反抗和拒绝,如果没有办法制止,那么宁愿选择离开。职场有很多不得已,除了利益的考量,如果你感觉自己正在遭受职场霸凌,也许可以试试这样做:

  1. 唤醒那些真实感受,告诉自己,你不必那么“懂事”。开始关注你内在点点滴滴的情绪,感到不舒服就是不舒服,不不必太考虑他人,用以“我是否太过分”“对方也有难言之隐”作为忍让的托辞。

  2. 建立预警系统,学习直面冲突。事实上,试着去表达愤怒与不满、勇敢地去拒绝,不仅不会摧毁任何人,还能有效地捍卫自己的边界。

  3. 寻找同盟与援手,别让自己在习得性无助的支配下孤军奋战。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其实在如今这样的法治社会、互联网时代,只要积极争取,我们会有不止一条条维护正当权益的渠道。

  4. 抛掉“唯能力论”“唯成绩论”,跳出冰冷而单一的外部评价体系,尝试做一些喜欢且擅长但不一定“有用”的事获得根植于内心的丰沛价值感,这其实是在为自己构筑一道抵御焦虑与自卑的围墙。

  5. 注重对外链接,相信无论优秀与否自己都值得被看见,相信总会有人跟自己站在一起。即便你在某个环境下遭遇了孤立和打压,也并不意味着这偌大的世界便不再有你的容身之处,不要因少数人的恶屏蔽掉其他被爱的可能。

  6. 保持距离,有时候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一个原因是随着距离变远,沟通会变少。保持距离,可以减少互动,并放慢互动节奏。尽可能减少对负面行为同事的回应,如果要回应,也要过上一阵再冷静和沉着地回应。因为你的即时回应,反而是在增强负面行为实施者的动力。

  7. 转换自己的视角,也就是用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正经历的一切。比如,告诉自己不能怪你(“她就是个垃圾,垃圾人做垃圾事”)、降低事情的严重性(“这只是件小事”)、关注好的方面(“确实,我老板就是个极品,但他也教了我很多”),以及把眼界放高(米歇尔·奥巴马说过:“他人往低处沦陷,我们往高处前行”)。


  8. 肯定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坚定维护争取自己的权益是合理合法且正大光明的,人不应该放弃自己的权益和尊严。

从长远来看,职场霸凌没有赢家,全社会都应该对它说不。

于机构:长期纵容职场霸凌,带来的后果是企业无法拥有更多人才,人才无法成长,企业无法发展。

于霸凌者:看似逞了一时威风,但也仅仅是一时威风。以“消除异己”的逻辑待人做事,归根结底是在啃食自己的生存空间,越往后,路只能越走越窄。

权力就像魔戒,它能蛊惑人的灵魂,助长人的贪婪与凶狠,唯独很难带来真的幸福。

遇到职场霸凌还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一些用人单位的管理者法律意识淡薄导致职场霸凌行为频频发生,面对职场霸凌,劳动者要勇敢说“不”,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1、收集证据

冷静应对,收集和保存证据,证据包括:书面材料、电子邮件、微信、 QQ 等对话记录(截图)、电话录音、现场录像、证人证言等。

文章图片13

2、申诉

到用人单位的工会或者当地的总工会申诉,寻求帮助。

《劳动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劳动合同,工会有权要求重新处理;劳动者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3、进行法律咨询

向专业人士咨询获得专业的意见。了解自身遭遇的是侵权行为还是劳动纠纷,二者寻求的法律途径不同。

如果遭遇民事侵权行为 ( 健康权、自由权、名誉权等被侵害),可以直接到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如果身体受到轻伤以上伤害,遭遇猥亵、诽谤等行为,对方可能涉嫌违法犯罪,可以直接到公安机关报案。

如果存在无故降薪、辞退等行为,则需要走劳动仲裁程序解决。

4、申请劳动仲裁

面对用人单位的劝退、逼迫离职等行为,可以通过《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清楚自己的权利,同时到劳动部门申诉协商处理;准备好相关材料,到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保护好自己作为劳动者的权益。

职场水深,请注意防范!

1、不轻易签字

面对不是自己分内负责工作,自己不清楚、不了解的书面通知或协议不要轻易签字,以防事后有风险或隐患。

文章图片14

2、敢于说 “不”

对于用人单位、企业的规章制度,入职时要进行全面的学习,清晰了解具体的奖惩条款,对于违法、不合理的条款,以及上级、同事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敢于提出异议,甚至拒绝执行。

勇敢对职场暴力说不,保护自己的权益本就应该是理直气壮且当大光明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