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元节代表了中国人的精神寄托?

 弘雅书房 2022-08-11 发布于浙江

最近不是中元节快到了嘛,小编在与朋友聊天时便聊到了这个话题,没想到朋友对于中元节不甚了解,甚至当听说中元节又称之为“鬼节”,觉得这个节日有些可怕,而小编却告诉他中元节代表了中国人的精神寄托。

有人会觉得这句话过于夸大了,一个都没有假期的节日,有什么精神寄托呢?接下来小编将为各位慢慢道来。

· 中元节的由来 ·

名称:三官出巡图

作者:马麟

材质:绢本设色

大小:174.2x122.9

收藏机构: 台北故宫博物院

艺术时期:宋代

中元节,又称为“盂兰盆节”、“鬼节”,“盂兰盆节”是佛教的叫法,“中元节”是道家的叫法,那为什么道家与佛家的两个节日会在同一天呢?这就要讲到中元节的“由来”。

提及中元节便不得不提道家的“三元说”,在早期的道家中将天、地、水视为孕育万物的三个基本元素,即“三元”。东汉时期,张道陵(张天师)在创立道教之时,又创立了三官说,即“天官”、“地官”、“水官”,将三元拟神化。有了三官,自然要供奉,北魏时期便以正月、七月、十月之望为三元日。

在《道藏》里有这么一段文字:

“一切众生,生死命籍,善恶簿录,普皆系在三元九府,天、地、水三官考校功过,毫分无失。所言三元者,正月十五日为上元,即天官检勾;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即地官检勾;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即水官检勾。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三官之所统摄。”

这段话交代了道家三元日的构成,依照其言七月十五应为地官检勾,那这个地官检勾又是什么呢?

名称:地官图轴

作者:佚名(宋)

材质:绢本

大小:125.5cm×55.10cm

收藏机构: 波士顿美术馆

艺术时期:宋代

“七月十五,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人间,分别善恶,诸天圣众,普诣宫中,简定劫数,人鬼传录,饿鬼囚徒,一时皆集。以其日作玄都大献于玉京山,采诸花果,珍奇异物,幢幡宝盖,清膳饮食,献诸圣众。道士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俱饱满,免于众苦,得还人中。”

从这段《道经》中的文字可以看出,地官在这天会赦罪让亡灵回一趟阳间。也是在此日,祖先的灵魂必然回家,而阳间的人们需要摆设香案,迎祖之灵,祭奠先祖。

但还是有一个疑惑,为什么佛教的”盂兰盆节“与道教的”中元节“会在一天,并最终在千年的历史中最终演变为如今的中元节呢?

魏晋之前

名称:汉宫秋图卷

作者:佚名(宋)

材质:绢本设色

大小:20×166cm

艺术时期:宋代

首先我们比较好奇的便是七月十五到底是不是真如道教所以根据三元日所定的时间,是否在佛教、道教出现之前,有无本土元素帮助其将中元节的时间定在了七月十五。

"秋尝祭祖说"便是一种本土因素,所谓的"秋尝"是中国早期四时享祭的一种。在《春秋繁露·四祭》中云:

"古时四祭,四祭者,因时之生熟,而祭其父母也。春曰祠,夏曰灼,秋曰尝,东曰烝。"

所谓的"秋尝"便是在收获的季节,人们在收获庄稼后,将会举行祭祀活动,以告祖先秋收之喜。

当时还没有产生亡灵回归的说法,中元节的这一部分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宗教补充完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

秋尝作为一种祭祀活动到了汉代被发扬,董仲舒所推行的儒家思想将"孝"与"秋尝"联系在了一起,于是秋尝不祭视为不孝。

"南朝四百八十寺"体现了南北朝佛教的兴盛,此时虽然儒家一家独大的场面被打破,但忠孝的思想观已然融入民心。于是,佛教的“盂兰盆节”便出现了。

<<请横屏观看>>

名称:敦煌遗书P.2269盂兰盆经赞述卷一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作者:佚名

材质:纸本墨笔

大小:28.8cm×330.2cm

收藏机构: 法国国家图书馆

盂兰盆节没有中元节名称复杂的源流和内涵,亦没有久远的历史与传说,有的仅仅是感动众人的孝道践行者一一目连。目连为救其母解脱饿鬼之道,听从佛祖的忠告,“至七月十五日,当为七代父母厄难中者,具百味五果,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从这个故事出发,本属于佛教内部的佛腊日兴起了盂兰盆会,供佛及僧,祭祀亡灵,以报父母生养抚育慈爱的恩惠。后世佛教弟子皆可奉盂兰盆斋,以表孝顺之心。盂兰盆斋的初衷就是为超度、解脱在轮回过程中受难的,包括已故父母之内的七代先人的亡魂。

由此可以看出佛教是借助本土的“秋尝祭祀”之壳,糅合儒家的“忠孝”,注入了“目连救母”的故事,从而形成了盂兰盆节。那道家的中元节为何会与盂兰盆节在同一天呢?有一种说法便是道教的中元节原本定在了七月初七,为了借助佛教的“盂兰盆节”,于是将中元节定在了七月十五。

隋唐时期

那为何在当今称为“中元节”,而非“盂兰盆节”呢?各位听完小编回顾中元节在唐代的演变便明白了。

我们知道隋唐时期,佛教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李氏唐朝是认老子为先祖的,封老子为“祖神”,唐高祖便开始兴建老君庙并进行参拜,高宗时期甚至将《老子》纳入考试内容。虽然武则天时期极为推崇佛教,但在其实际生活中还是沿袭了道教的教义。

在唐中期之后,中元节已成为固定节名,并取代了“盂兰盆节”名称。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红烛影回仙态近,翠鬟光动看人多。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轻衣杂绮罗。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这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中元夜》,描写了江南地区中元节的盛状,人们外出赏月,还有歌舞相伴,在唐代的中元节不仅仅是祭祀活动,还有许多娱乐活动,足见节日气氛。

两宋之间

名称:骷髅幻戏图

作者:李嵩

材质:绢本设色

大小:27cmx26.3cm

收藏机构: 北京故宫博物院

艺术时期:宋代

宋代是一个痴迷于道教的朝代,宋真宗的“天书运动”就是一个例子。大中祥符元年,宋真宗为洗刷澶渊之盟之耻,决定借道家之手,以假祥瑞来安抚民心,粉饰太平。

中元节也是在宋代基本上确立了成熟的风俗,民间的风俗基本上融合了三教的特点,同时继承了“秋尝祭祀”的习俗。

· 中元节的习俗·

祭祖

之前小编讲到,祭祖基本上是中元节的一个核心,自早期的“秋尝祭祀”开始,目的就在于祭拜祖先,当然后来的佛、道两家在此基础上又添加了宗教内容,而这里的宗教内容也为祭祀活动提供了方向。

在秋尝祭祀中,人们多以秋天成熟的瓜果以及各类点心作为祭品,以此来告知祖先丰收之年。除了祭品之外,人们还会焚烧各类冥币、纸衣以及盂兰盆。

《清明上河图》中的纸马店

自宋代开始,便有成熟的纸马店。在殿中便开始售卖“靴鞋、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以纸糊架子盘游出卖…及印卖《尊胜目连经》”。

人们在祭扫祖先墓地之时,通常会带上锄锹等工具来清理墓地周边的杂草,也为墓地添上新土,同时也让世人知道此墓仍有后人,不是孤坟。

除了墓地祭祀外,还有家祭。民间相信祖先会在这一天返家探望子孙,在中元这天,家家要祭祀祖先,有些还要举行家宴。天黑之后,携带炮竹、纸钱、香烛,在僻静的河畔或者水塘边的平地用石灰撒上一个圈,表示禁区。然后将祭品放入圈内,焚烧纸钱,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这个叫作“回转阴曹地府”。

祀孤

名称:十王图(部分)

作者:陆仲渊

材质:绢本设色

大小:85.9cmx50.8cmx10

艺术时期:元代

自梁代开始,江南便有一个习俗—“祀孤”。在佛教的传说中,中元节这一天,阎罗王会打开地狱之门,让被关押的鬼魂出来自由活动,直到七月结束才回归地府。民间趁着这一天来祭祀祖先,但同时也不忘超度其他无主孤魂。

“祀孤”分为两种,一种叫作“放焰口”,一种叫作“祭厉”。放焰口即举行施食恶鬼之法事。而“祭厉”来源于孤魂信仰,即祭祀因天灾、战争、屠杀、械斗、疾疫、冤屈、罪行、车祸等意外枉死,或无后、夭折死者,避免无嗣、横死、冤死者之魂魄。

“祭厉”早在春秋时期的国家祭祀中便已存在,根据等级的不同,厉祭分为了泰厉、公厉和族厉,分别为王、诸侯和大夫所祀。“祭厉”最初便是为了抚慰战场上死去的兵卒,在战死的兵卒的灵魂被称之为“殇”。民间相信“殇”是无法参与轮回,只能孤独游荡在阴曹地府之外,只有等待替死鬼才能参与轮回。

在古代的许多小说中均有这样的情节,古人利用了一种防迫害心理建立规范,让人们远离一些未知的伤害,例如水边,而这种心理机制也造就了“祀孤”文化。

放河灯

放河灯一直是中元节的习俗,这项习俗最早来源于捕鱼的先民,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很长时间认为火是万物之源。而在先民的捕鱼活动中经常会遇到风暴。于是,先民们就将渔船中的灯火是为神灵的化身进行祈祷。这种祈祷最终延伸为一种习俗,人们在出海之前,便会用木板或者竹编的小船载上祭品,点上蜡烛,以此来祈求出海平安。这项习俗至今在台湾、福建、广东渔民所延续,称为“彩船灯”。

中元节的河灯便是其衍生品,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道家以“水”为“道”,儒家以“水”为德,佛家以“水”观“佛”,在中国古代阴阳五行中,水代表“阴”,是灵魂由生岸去往往生岸的途径。而河灯便是指引之灯,为亡灵指路。因受佛教的影响,河灯慢慢以莲花灯的形式展现。

“中元夜酒,人水嬉,缚烟火作凫雁、龟鱼,水火激射,至萎花焦叶。”

——《帝京景物略》

就形式上而言,河灯确实为中元节添上了浓重的节日气氛,就如乾隆帝所言:“奚问中元节,河灯满液池。”

· 一丝思绪·

深聊至此,小编突然想到之前TED的一个外国教授讲述中国宗教的讲座,讲座中有一句话让小编记忆犹新。

“中国人的信仰的核心不是对于神灵的崇拜,而是对于祖先的崇敬。”

是的,没有过去的人,哪有现在的人。礼敬亡灵是国人死亡观的体现。回头再想“鬼”与“归”同音,这种魂归故里是中国人对于这片土地的深爱,而中元节便是这种“爱”的延伸。

[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余梦未欢 ]


欢迎评论区留言

 每一个好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