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千多年前的一幅古画,放大看到一样现代物品,是“穿越”了吗?

 yangsuorong 2022-08-11 发布于四川

现在的人很喜欢穿越,不管是小说还是电视,都很能满足大家在另外一个时空大有作为的心理,但是,一般的穿越就是到古代,因为如果到未来,能看懂一个稀奇就不错了,谈什么作为。

就好像穿越留下痕迹似的,人们有时候会从古代的一些作品中发现现代的物品,这些一般都是小物件,往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到,但真的像极了现代的东西,比如,在一副千年的古画上 人们就有了这种发现,那么,这个发现是什么,真的是现代人穿越过去的痕迹吗?我们今天来探讨一下。

01千年古画是什么

今天我们要说的千年古画,很多人都没有见过,没有其他原因,就是因为它已经不在国内很久了,其实这并不是一副古画,而是一本画集,是我们的两位书画大师花费十年的功夫完成的 完全可以代表当时绘画的最高成就。

这本画集就是《五百罗汉图》,看名字就知道,这是一本佛教的画集,事实也的确如此,那么,这本画集是什么年代的,为什么就不在国内了呢?

《五百罗汉图》成于南宋时期,它的创作者是周季常、林庭珪,他们是当时著名的佛像画师,十年心血,终于功成,他们的作品被佛寺妥加珍藏,供奉于惠安寺内。

至此,如果没有发生意外,《五百罗汉图》应该就在国内,追随历史的风云跌宕,但可惜的是 就在它成书之后不久,一位日本的僧人来到中原交流佛法,对当时南宋的佛学成就倾慕不已。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和观摩。

义绍觉是当时寺院的方丈,日本僧人虔诚的态度感动了他,他念及对方远道而来,颇为不易,于是 就把《五百罗汉图》送给了这个日本僧人。从此,这本图集就流落异域,至今也没有回乡。

还好,这位日本虽然也非常珍惜这本画集,不仅把它完好的带到日本,而且也把它妥善的安置了,现在的《五百罗汉图》就供奉在日本的大德寺内,保存得非常完好。

02古画里有什么穿越痕迹

《五百罗汉图》有一百幅画,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如果用放大镜看,人们会发现,其中一些人物脚上穿的鞋子类似现在的人字拖。

人字拖是现代人的最爱,人们休闲的时候总爱穿着它,它的标配就是短裤背心,可以说这一身标配就是西装革履的反面,如果后者在昭示工作时候的严谨认真,那么前者就是自由散漫的宣言。

对于人字拖出现在《五百罗汉图》这个事情,有人猜测就是有人穿越到了宋朝,然后把这种鞋子在古代发扬光大,甚至连罗汉也穿这种鞋子,这实在是一次宋朝鞋子的大变革。

对于这种说法,实在是荒诞,我们先不说穿越这种违背时间规律的事情可不可能真实存在,就是先说一下图画上的这个人字拖,这是以木头为底,上面拴了两根绳子的简单鞋子,它可以说是用最少的材料做成的鞋子,其主要作用就是在保护脚不受伤害的同时又极其凉爽。不会因为脚上有太多东西而妨碍散热。

如果我们抛开鞋面的人字拖,就会发现,这其实就是一个木屐,而中国古代,木屐很早就有记载,最早的记载远在春秋,而且李白的诗中也提到过木屐,可见,木屐在我国很早以前就有了,实在不是一个稀罕物。

03木屐与日本

有人看到《五百罗汉图》中的木屐,觉得和日本的木屐非常相似,在日本,很多的武士图都是身着和服,腰系长剑,脚穿木屐,看得出,在日本,木屐还是一个非常正规的服装,一点也不代表自由散漫。而且,日本武士脚上的木屐正是人字拖样式。

人们由此也猜测,是不是日本的木屐传入了中国,被中国人大力效仿,最后出现在了《五百罗汉图》中。毕竟,日本人都可以到宋朝来学习佛法,将就带来一双木屐也不是不可以的事情。

说这句话的人可能没有考察过日本木屐的历史,和中国木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不同,日本木屐出现的时代要晩得多,基本上就是我国宋代时期才出现。

所以,日本木屐要传入中国 并且大量普及,影响力达到可以入画的地步,时间上也太紧了些。相反,以我们国家出现木屐时间之早,日本又一直有向我国学习习惯,他们的木屐由我们传过去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有人会说,中国木屐有很久远的记载,但不确定是不是人字拖的样式,其实,木屐应该是中国的贵族穿的,中国的老百姓很少穿木屐,原因很简单,木屐可以让脚受到保护,但并不便于劳作,木屐在中国盛行的年代是魏晋时期,多是富家子弟的最爱。

那么,老百姓穿什么呢?其实,他们更爱穿草鞋,这种鞋是把草拧为绳,编织成鞋底,然后再用几根草绳将脚固定在鞋底上,我们不说样式,就说这种思路,离人字拖有多远。

04结语

所以,木屐之上的人字拖,对宋朝的人而言,不用从日本引进,更不用现代的人穿越回去传授机宜,就靠他们自己,也完全可以造出来,只不过,《五百罗汉图》把这个鞋子记录下来了而已,这只能说明我们的祖先非常的聪明智慧,而不是一个穿越剧的证据。

相对人字拖,可能我们更会感慨那么好的一本画集,居然给了日本,真是遗憾,但这不要紧,只有它在日本好好的,就是我们辉煌历史的证据。而且,也可以展现我们祖先的广博的心胸和好客的态度,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透过中日两国的近现代的战争,也可以窥见我们曾经的友好相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和平的寓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