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千多年前的五百罗汉图古画中木屐引发的疑云

 闲庭斋阁 2023-08-28 发布于浙江

一、古老传说中的绚烂色彩

中国有句俗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一本难解的“经”——《五百罗汉图》。

这个故事要从1000多年前说起,当时的中国处在南宋时期,正值元朝入侵,民不聊生。而就在这个乱世当中,却孕育着不可思议的文化瑰宝。

周季常,一个传奇画家的名字。他与好友林庭珪结伴出游,云游四方,寻觅人生之美。这一寻,就是十年。

十年时间,他们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最终凝结成一部图典——《五百罗汉图》。

这部图典浩瀚无比,足有百幅之多。画中真真切切地描绘了中国古代的风土人情,让我们仿若穿梭时空,亲历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仅仅是一遍目录,就已看得我们眼花缭乱:

观舍利光、诸天来供养佛、琉璃光如来......这些典故娓娓道来,充满了禅机。

还有洞中诸罗汉、宝箧灵山诸罗汉、丛林深处诸罗汉......这些场景逼真生动,栩栩如生。

再有谒金山道场诸罗汉、出家众缘起、天女散花供养......无不透露出浓浓的佛教气息。

如此浩大的工程,我们可以想象,周季常和林庭珪为此付出了怎样惊人的心血。

他们或许开始便已决意要完成一部的总结性著作,以保存那个年代的风貌。于是他们四处游历, scaling 收集素材。从佛寺碑刻,到民间传说,无所不包。

他们手绘了成千上万的草图,反复推敲每一个细节。他们还历经风霜雨雪,有时为了一个罗汉形象,能在荒山野岭中待上数日,只为捕捉那掠影般的灵感。

有时,他们也会邀请僧人讲经说法,现场速写,获取第一手素材。

可见这部著作的完成,其艰辛程度丝毫不亚于建造万里长城。那是两颗传奇心灵对完美的执着追求,也是对中华文明的一份馈赠。

这样一部丰富的人文图鉴,沉甸甸的分量,足以载入史册。但历史的却在不经意间咔嚓一声扭转......

当时,这批珍品不幸流落日本,至今保存在东京国立博物馆。虽然遗憾,但世事无常,我们不必过于介怀。

重要的是,时移境迁,这部著作依然散发着光彩。灿烂的色彩,精美的笔触,是一个个永恒的瞬间,定格在千年之前。

唯有艺术,才能穿透时空。它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气息,又面向千古,那是普世价值的真谛。我们若能以宽广的胸怀去欣赏,必将从中发掘出人文精神的瑰丽色彩。

二、木屐引发的疑云

然而,在本以为已经了解全部的人们眼里,《五百罗汉图》还隐藏着秘密。

直到最近,考古专家使用放大镜再次检视这批古画,惊奇地发现:画中的罗汉们,脚上居然穿着颜色各异的拖鞋!

这个发现震惊了学界,大家议论纷纷:这明明是现代才有的人字拖,怎么可能出现在1000年前的古画里?难道是画家穿越时空了?

的确,这种猜测似乎荒谬无稽。

但仔细想来,又似乎并非毫无可能——古代的画家为求创新,常常会在作品中隐藏小趣,这已是公认的事实。

再者,中国美术发达,工艺精湛,要在古画中添上几双人字拖,也不是完全做不到。

就连古代小说中,也不乏穿越元素。那些传奇人物,是否真的存在过?他们的经历,会不会来自于作者的想象?

许多疑问纷至沓来,无不让人神往。一时间,“穿越”成为文化界的热门话题,无数文人墨客为此展开了激烈讨论。

“能否穿越时空,探索未知的过去?”

这看似荒诞的设问,忽然被赋予了深刻的哲学内涵。

众人都在争论:周季常是否真的穿越过?他对未来世界的描绘是否准确?这其中又有多少是他的想象?

这件神奇的发现,无疑打开了大家的思维。原本被视为“迷信”的穿越,一下子被赋予了可能。

有学者指出,量子力学告诉我们,时空并非固定不变。即使回到过去,也不会对现实造成影响。所以,理论上讲,穿越是可能的。

但更多人认为,这仍只是空想。要实现时空转换,难度之高令人绝望。就算成功了,一个人也不可能改变历史走向。

“你可以带着手机去古代,但无法使历史偏离原先的轨道。” 一位老学究这样说道。

尽管众说纷纭,但这场讨论无疑打开了大家的视野。人们开始审视历史和现实的关系,反思人类认知的局限。

这也启发我们,在判断一个问题之前,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三、木屐的前世今生

要解开这个谜题,我们还需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什么是“人字拖”?它的起源在哪里?

原来,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已经发明了一种叫做“木屐”的鞋类。

早在汉武帝时期,文献中就有记载:“妇人圆头,男子方头”。这种由木头制成的鞋子,遍布市井街头,深受普通老百姓的喜爱。

在古代社会,木屐有个很特别的用途——区分男女。这一功能在当时封建礼教森严的背景下尤为重要。

那么,为何木屐会成为区分男女的“标志”呢?

其实,在古代,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极为艰辛,男女之间存在明确的劳动分工。

男人主要在外劳作,需要一双坚韧耐磨的鞋子;而女人多在家中,她们的鞋子可以做得精致些。

于是,木屐的圆头方头,被赋予了区分两性角色的意味。这反映了古人生活的本真,也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状态。

再后来,随着小脚文化的兴起,女性被迫缠足,穿绣花鞋,而不再穿木屐。 木屐逐渐被视为低贱的象征,在上流社会中绝迹。

但实用永恒,在普通老百姓中,木屐仍然盛行不衰。尤其是在南方湿热的地区,木屐的通风透气非常适合劳作。

可以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木屐一直伴随着中国古老的农耕文明,见证着劳动人民的生活记忆。

它的沧桑感,远比绣花鞋更能触动我们对传统生活情感的共鸣。

时至今日,当这些古老的鞋类以“人字拖” 的面貌重返中国,它们又承载了一个崭新的角色——时尚与休闲的化身。

可见,一件看似简单的衣饰,也会随着时代变迁被赋予新的象征意义。

人字拖的流变,折射出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印记。这恰如中华民族自己的发展轨迹,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四、考证的终点

虽然关于“穿越”的讨论令人神往,但要找出真相,我们还需回归历史文本。

对此,考古专家做出了权威解释:画中的罗汉穿的,其实是当时流行的木屐,而非时空转换后的人字拖。

他们之所以色彩各异,那是画家刻意为之,目的在于表现木屐的多样性,起到装饰画面的作用。

而五颜六色的拖鞋在古代也非罕见,富人们常会根据服饰打扮来选择不同颜色的木屐。

由此可见,《五百罗汉图》中所描绘的,不过是当时普通百姓的日常着装,并没有所谓的“穿越”之说。

专家的解释令人信服。的确,在见识过那个年代的生活景象后,我们就会明白:那些色彩斑斓的木屐,在古人眼中并不稀奇。

我们不能用今人的眼光去揣测古人。一件平常之物,放在另一个时代,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考古学依靠科学证据和严谨态度,为这件趣事划上了句号。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继续遐想——

假使有朝一日,真的能穿越时光,那该会是怎样的奇妙体验?我们又会发现怎样的新世界?

让我们把这份好奇心默默珍藏,以激励我们不断探索人生的奥秘。

其实,人类最宝贵的智慧之一,就是保持探究和幻想的心灵。这造就了我们的创新,推动文明不断进步。

纵然“穿越”只是传说,但敢于想象、敢于探索的心,却能使我们成就更大的事业。

结语

千载之后,我们仰望《五百罗汉图》这件艺术瑰宝,依然能从中发现惊喜。

一双双木屐,承载了古今的印记。

这恰如我们民族的发展,在延续中不断进步。

我们不能够穿梭时空,但可以通过学习和探索,更好地读懂历史,认识我们灿烂的文化。

这些宝贵的积淀,将激励我们继续前行。

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记载着一个民族的文明轨迹。如果说《五百罗汉图》是一帧定格,那么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活生生的长篇史诗。

这其中蕴含的智慧与力量,值得我们一直学习、传承和发扬。

让我们秉持包容的心态,见证历史; 用开放的视野,认识世界;用创新的思维,开拓未来。

在这条永不止步的道路上,我们定将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