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窦娥冤》《雷雨》同步检测

 昵称503199 2022-08-11 发布于湖北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窦娥冤》《雷雨》同步检测(高一必修四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窦娥冤》《雷雨》姓名班级组别说明:本试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短语,排列恰当的一项是()思乡,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乡思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乡情就是,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乡音就像,婉转悠扬,轻吟浅唱;乡容就是,
试题预览
《窦娥冤》《雷雨》
姓名          班级          组别         
说明:本试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短语,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思乡,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乡思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乡情就是           ,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乡音就像           ,婉转悠扬,轻吟浅唱;乡容就是            ,退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①一阵和煦的风        ②一幅山水画         ③一首深情的歌     
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②③①
2.根据横线上的内容,依次改换为成语,正确的一组是 (    ) 
①他爸爸是话剧演员,妈妈是歌唱家,平时常常听到看到,无形中受到很多影响,所以他也爱好舞台艺术。 
②诸葛亮舌战群儒,引古论今,说得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③他知道,以前的许多想法都是像空中虚幻不真实的事物,转眼就会消失,以后必须踏实努力。 
    A.耳濡目染 侃侃而谈 海市蜃楼     B.潜移默化 侃侃而谈 空中楼阁 
    C.耳濡目染 滔滔不绝 海市蜃楼     D.潜移默化 滔滔不绝 空中楼阁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C.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D.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
A.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
B.我国现行医疗制度、医患关系、病人权利以及医疗事故的鉴定仍然有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
C.我国根据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同其他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
D.未来,必将是陆、海、空、电、网一体化的作战,而在这神秘的战场空间,国家意志将充分得到体现。
5.下列关于元杂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四折,有些有楔子。折是戏剧故事发展的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楔子是指四折以外增加的独立段落。
B.杂剧剧本由曲词(元杂剧的主体)、宾白(剧中人物的对话或独白)、科范(演员的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提示)和剧名等构成。

C.杂剧角色分末(男角)、旦(女角)、净(刚强、凶恶或滑稽的人物)、杂(末、旦、净以外的杂角)等。正末和正旦是元杂剧的主唱角色。
D.元代的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关汉卿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他和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
6.冲突是戏剧的主要特点之一。《雷雨》中出场的四个人之间有交叉的多重矛盾,构成激烈复杂的戏剧冲突。你认为下列矛盾中最本质的矛盾冲突是哪一项(     ) 
A.周朴园同鲁大海——父与子的矛盾冲突。
B.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
C.鲁大海同周萍、鲁侍萍同周萍——兄弟之间、母子之间的矛盾冲突。
D.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阶级冲突。 
7.下列各句中“究竟”的意思,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只想看看他,他究竟是我生的孩子。
②对于我们工人的条件,究竟是答应不答应?
③对这件事,要查出个究竟来。
A.①“归根到底”,“毕竟”的意思;②表示进一步追究,有“到底”的意思;③“为什么”的意思。
B.①“归根到底”,“毕竟”的意思;②表示进一步追究,有“到底”的意思;③有“结果”的意思。
C.①“的确”,“确实”的意思;②表示进一步追究,有“到底”的意思;③有“结果”的意思。
D.①“归根到底”,“毕竟”的意思;②表示进一步追究,有“归根到底”的意思;③有“结果”的意思。
二.课内阅读(29分)
(一)阅读“滚绣球”这支曲子,并完成下面的题目。(13分)
【滚绣球】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8.对这节文字,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运用了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呼天唤地,希望天地为她伸冤报仇的心理。
B.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和对神权的否定。
C.运用了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对死亡的悲痛感情及对不公平世道的控诉。
D.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及对黑暗统治的愤怒控诉。
9.按要求在横线上填空。(共10分)
①这支曲子,让一个冤屈至深,怨恨至极的窦娥浮现在我们眼前。整首曲词采用           的抒情方式和多种修辞方法,高亢激越,酣畅淋漓,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体现了古代戏曲语言(曲词)富于           和          的特点。
②窦娥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分别是         、          、          。(每空1分,共6分)
③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试说明理由。(4分)
                                                              
                                                               
(二)阅读下面两组对话,回答14~15题。(16分)
【甲】
周朴园  哦,侍萍!(低声)是你?a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b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c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d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e
鲁侍萍:(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有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乙】
周朴园:(打量大海)你叫什么名字?
鲁大海:你不要同我摆架子,难道你不知道我是谁么?
周朴园:我只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
鲁大海:对了。一点儿也不错,所以才来拜望拜望你。
10.a句表现周朴园说这话的感情是(      )(3分)
A.惊喜        B.惶恐        C.惊呆        D.惊疑 
11.c、d两句是周朴园的连声责问,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3分)
A.自私虚伪    B.冷酷阴险    C.老于世故    D.伪善残忍
12.e句有言外之意,未尽之言(即潜台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十年了,你还是念念不忘我。
B.三十年了,你终于还是找到我了,我还是没躲过你的追寻。
C.已经三十年了,你到我这里来,还有什么用呢?
D.你没有死,这将对我的名誉地位构成严重的威胁。
13.鲁侍萍不止一次说到命运:“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对侍萍的命运观,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侍萍不能解释自己三十年来为什么受那么多苦,不得不自认是“不公平的命”所使然。
B.鲁侍萍在苦难中挣扎,悲叹自己的“命苦”,她相信命运,但也表现出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与不平。
C.她虽然一再说“命运”如何,但并无深意,只是客观反映了她对自己苦难一生的悲叹。
D.三十年的苦和恨,使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侍萍觉醒了,她所说的“命”,从根本上看,是对不公平世道的控诉与抗争。
14.对这个片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段戏使周鲁两家三十年前旧恨的冲突实质明朗化了。
B.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私生活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丑恶灵魂。
C.侍萍的突然出现,使周朴园马上意识到,这将危及到他的名誉地位,因而他一下子变得冷酷无情起来。
D.周朴园思念的是年轻貌美的侍萍,眼前的侍萍使他很失望。这段戏表现了他复杂的心情和性格。
15.b处及括号中的文字属于              ,它在两组对话中起到了                
的作用。(4分)









 
《窦娥冤》《雷雨》
参考答案
一、1.D
2.答案:A.1.要注意听到看到;2.要注意“从容不迫”;3.要注意“转眼就会消失”。
3.答案:B.A.指慢慢地步行、就当作坐车,此处与上文文意不合;C.常用来表示人车往来不绝,或形容繁荣的情景,这同购买物品没有任何联系。D.只能是屋主自己的谦词,不能出自他人之口。
4.C(A“能否”是两面性的,“培养人才”是一面性的,在“加速”前加“能否”;B缺宾语,在由“完善”后加“的地方”;D状语“充分”位置不当,应移至“得到”后)
5.D(四大家中无王实甫,有郑光祖)
6.B 7.B
二、
(一)8.D(本段文字从修辞格来看,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借代。“清浊”为借喻,“盗跖”“颜渊”为借代。从思想内容来看,有悲愤、有控诉、有反抗、有否定。A错在“希望天地为她伸冤报仇的心理”,B错在“对神权的否定”,C错在“对死亡的悲痛情感”。) 
9.①直抒胸臆 抒情性 音乐美  ②血溅白练  六月飞雪 亢旱三年 ③不能。三桩誓愿一桩比一桩深刻,一愿比一愿强烈,层层深入,不能变动。
(二)10.B  11. B  12.D  13.B  14.D  
15.舞台说明  表现人物心理,烘托人物情感 (122.240.213.16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