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促织》课文详解及教学设计

 昵称503199 2022-08-11 发布于湖北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2021-05-11 手机版


 (一)课文解说

促织,即蟋蟀的别名。这种昆虫常出现在古人的诗歌中,如《诗经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诗经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古人把蟋蟀鸣叫的声音附会成“催促织布”,遂称之为“促织”。《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就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的诗句。 蟋蟀的雄虫好斗,且后腿粗壮,善于跳跃。唐宋以来,从宫中到民间,斗蟋蟀的游戏蔚然成风。

蒲松龄的《促织》,并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约略来说,他的创作灵感来自三个方面:一、史料启示。正如小说开头所说的:“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技艺斗物》中的记载,可为佐证:“我朝宣宗最娴此戏,曾密诏苏州知府况钟进千个,一时语云:'促织瞿瞿叫,宣德皇帝要。’”仅苏州一地,就要征收上千个促织,加上与之相关的奢靡之物(如烧制豪华考究的装蟋蟀的盆、罐),其劳民伤财,可以想见。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当时吴越之地一些浮浪子弟斗蟋蟀,一次所下赌注动辄“数百金”,“至有破家者”。更有甚者,苏州一些军户竟可以用捉到的蟋蟀抵军功。二、故事借鉴。明吕毖《明朝小史》记载了一个“骏马换虫”的故事:“帝(明宣宗)酷好促织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时枫桥一粮长,以郡督遣,觅得其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妾以为骏马易虫,必异。窃视之,乃跃去。妻惧,自经死。夫归,伤其妻,且畏法,亦经死。”显然,《促织》的部分情节取自这一故事。三、现实触发。蒲松龄在他的《淄邑流弊》一文中记载了他的所见所闻:“邑共八乡,每岁各乡必报一人,以应杂徭。贫者恐其逃窜,必相其家道殷实者而报之,名曰'富户’。此富户者,皆乡中之良农,平昔不入公门,视官长如阎罗,畏衙役如狼虎。……每一差出,则徊惶无主。人欺善讷,而呼应不灵。蒙签票之严催,惟思典质,以免官刑。故中人之产于此立尽。”历史与现实,野史与见闻,成为蒲松龄创作《促织》的主要素材。

《促织》的情节跌宕起伏,曲折多变,令人拍案叫绝。小说的情节可以概括为:责虫—觅虫—卜虫—得虫—失虫—化虫—斗虫—献虫。小说通过促织得失这一主要线索,讲述成名一家的遭遇,表现了主人公由悲到喜、喜极而悲、悲极复喜的情绪变化,情节环环相扣,动人心弦。小说以“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一语,点出了成名一家苦难的社会背景。本不出产促织的华阴县,因为县令“媚上官”的一次偶然事件,成为“常供”之地,这更加重了民间负担。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昂其直”,狡猾的乡里小吏趁机摊派盘剥,普通百姓只有倾家荡产的份儿。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成名出场。他被猾胥盯上,“报充里正”,百计难脱。成名是一个为人“迂讷”的书呆子,他既不敢借此敲诈勒索百姓,又没钱赔偿。不到一年,家产荡尽,“忧闷欲死”。小说在这里,揭示了成名所遭受的财富损失和精神摧残。于是,成名只好听从妻子的劝告,“早出暮归”,自行觅虫,终无所收获,以至被杖刑,“两股间脓血流离”,连虫也不能捉了,到了“惟思自尽”的地步。故事至此,似乎山穷水尽,难以为继。但柳暗花明,借助于驼背巫的“神卜”,成名历经辛苦,在村东大佛殿附近,捉到一只“巨身修尾,青项金翅”的上品促织,“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至此,故事由悲转喜,似乎可以结束。但偏偏意外发生了:好不容易得来的促织,却被成名九岁的儿子扑死,儿子又惧怕父亲责罚而投井自杀,成名由短暂的欣喜又跌入极度的悲哀。至此,故事再度似乎到了难以发展的地步。此时,作者又施展出《聊斋志异》中惯用的起死回生本领,幻造出成名之子魂化促织的情节。成名终于绝地逢生,并因进献上品促织有“功”,转贫为富,并过上了良田百顷、“楼阁万椽”的富人生活。

小说中斗促织情景的描写也曲折传神。作者多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己虫”的既小且劣,神情呆笨,表明成名是抱着“拼博一笑”的绝望心理比斗的。“村中少年”的屡次讥笑,与其“蟹壳青”最终战败形成极大反差,增强了戏剧性。成名进献促织时,县令也“见其小,怒诃成”;及至“与他虫斗”,“又试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