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 迁都洛阳具有重大意义,北魏是少数民族政权,洛阳是中原王朝古都,迁都洛阳,代表北魏以中华文明正统政权自居。 1 迁都洛阳,是北魏汉化最重要的举措,是北魏汉化成功的标志。 孝文帝元宏送走了文明太后,二十四岁终于亲政。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行动,就是在三年守孝期满后立即展开的。 孝文帝迁都的时机值得关注。 这说明迁都的腹稿,早已在元宏心中打好了,很可能尚在文明太后去世之前。 迁都洛阳,当然首要是政治军事考量,同时表达出彻底汉化的决心。 但从时间顺序推断,元宏亟亟于迁都,也说明他急于脱离“母亲”的巨大阴影,要立志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孝文帝亲政后继承了之前的汉化改革,官俸制、三长制、均田制继续深入推进,继续重用汉族官员,推行汉族礼仪。 但这些还不够,必须要迁都。 从平城迁都洛阳,首先具有重大政治意义。 洛阳是中原王朝古都,东汉、魏、晋都定都于此,迁都洛阳,代表北魏已自诩为中华文明的正统王朝,而非蛮夷异类。 北魏在中原的唯一敌人南朝,当时处于南齐时代,偏居南方。 北魏定都洛阳,政治上对南齐形成压迫之势。 第二个意义是经济上。 平城地处偏北,是农耕与游牧交接地带,仅靠大同平原的粮食产能,很难支撑一个多达百万人口的帝国首都。 洛阳则深入中原腹地,背靠华北大平原,四通八达,水陆运输能力远超过平城,有着很强的经济和交通优势。 2 第三个意义是军事上。 北魏的主要敌人是南朝,洛阳位置接近两国边界,便于集结兵力,主动出击,向南征讨。 (历史上秦迁都咸阳,位于韩、魏、楚交界) 当然从防御角度来讲,洛阳是不利于防守的,比起关中、平城,或者拥长江天险的建康,可谓一马平川。 历史上,如果在洛阳打防守战,一般是比较吃亏的。 这也说明北魏对南朝一直是进取姿态,有强国气魄。 第四个意义是改革决心上。 虽然汉化改革已接近成功,但拓跋氏内部,毕竟尚存很多遗老遗少,他们还念念不忘游牧酋帅的既得利益与生活方式,对于彻底汉化,仍从心中有所抵触。 迁都洛阳,彻底割断游牧文明遗风,可谓是汉化改革的临门一脚。 元宏虽然年轻,但他在文明太后严酷的教导下,已成长为成熟的政治家。 他知道迁都阻力重重,因此采用了一个“阳谋”。 公元493年,元宏召集百官,宣称要亲征南齐。 七月立元恂为皇太子,以固国本; 八月拜辞文明太后永固陵,从心中与“母亲”诀别; 然后,亲率大军百万,出征南伐。 九月底,大军抵达洛阳。 阴历九月底,时值深秋,天气渐寒,大军就地休整。 大军休整的同时,元宏正式推出迁都大计。 鲜卑贵族们心中不情愿,但更不愿真正南伐,只好接受迁都决议。 公元494年,孝文帝正式宣布迁都洛阳,大批鲜卑族人涌入内陆,随后推行改语言、改服饰、改生活方式,以适应中原农耕生活。 这个阳谋是非常高明的政治策略,但也只能骗骗中下层臣民。 对于核心统治阶级,孝文帝早就开展了更细致的思想工作。 比如任城王元澄,从南征伊始就提出反对,元宏亲自召见元澄密谈,做好了他的思想工作。 另外如太尉元丕等宗室重臣,也是早就单独沟通过。 另外,孝文帝充分信任对迁都持赞成意见的汉臣,文明太后留下的汉族重臣成为朝廷的中流砥柱,如王肃、李沖、李彪、高闾等,也为迁都成功奠定了基础。 迁都的顺利完成,也充分展现了孝文帝的卓绝眼光和政治谋略,文明太后可以瞑目矣。 3 公元494年,孝文帝下诏禁止臣民穿胡服,所有鲜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全部改穿汉人服饰,朝廷百官改穿汉族朝服。 495年,下诏禁绝胡语,朝廷之上,必须用官方正式语言汉语,否则免官治罪。 同时,在洛阳设立官学,让鲜卑贵族子弟都可以接受系统的汉化教育。 495年,下诏,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包括皇帝本人,死后都要葬于河南,不得还葬平城。 496年,下诏改鲜卑复姓为汉姓,皇族拓跋氏改为元氏,独孤氏改为刘氏,贺兰氏改为贺氏,尉迟氏改为尉氏等。 另外,孝文帝还大力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营建宫室,迁徙百官,改革官制,建立考课法,尊崇儒家文化,提高汉族高门大姓政治地位,等等举措。 汉化至此,已取得巨大的成功,乃至于三十年后,南梁名将陈庆之护送北魏宗室元灏,攻陷洛阳时,发出了由衷感叹。
敌国大将的赞叹,是对北魏汉化改革成就最好的肯定。 但是,历来如此深彻的改革,必有两面性。 虽然北魏汉化改革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但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简单来说,就是地处北方的“六镇”军镇,鲜卑将士的利益因改革而受到侵夺,边镇军队人心不稳。 正是这隐患,短短三十年后,酿成六镇之乱,使北魏帝国轰然倒塌、分裂和灭亡。 北魏灭亡后,北周、北齐继之而起,吸取了北魏的经验教训,使得北周成为新时代的引领者。 隋继承北周,统一天下,唐取隋而建立大唐帝国。 北周、北齐、隋、唐,都是利用了北魏的政治遗产,统治阶层也大多出自六镇及其支属,日后形成陈寅恪先生总结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成为第二帝国的创始者。 汉人亦在北方天下大乱之际,重新获得了军权、政权,最终以胡汉交融的方式,新汉族应运而生,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end - 最好的支持是在看和转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