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一念孝心天地知,连老虎都听的懂人话,所以能放过主人公。这故事让人看到宋代普通百姓生活的辛苦,考个功名真不容易,还少不了生活的种种不如意,好在逆境中,孝心恒在! 
【原文】 成都人章惠仲与其妹婿丘生,绍兴二十六年,以四川类试中选,同赴廷试。未出峡,舟覆于江,丘生死焉,章仅得免。既赐第,调井研县主簿。还至峡州,得家书报其弟病死,章茹哀在道,兼程而西,跨羸马,倩一川兵挈囊以随。过万州,日势薄晚,犹前行不已,遂坠崖下,去岸十馀丈,遍体皆伤,不可起。俄有虎至,奋而前,衔其髻,欲食。章窘怖,呼而言曰:“汝虎有灵,幸听我语。吾母年八十矣,生子二人,女一人。往年妹婿死于水,今年弟死于家,独吾一身存,将以微禄充养,今汝食我,亦命也,无足惜,奈吾老母何?”虎自闻其言,已释髻,低首为倾听状,语毕,即舍去,盘旋其傍,若有所扞御。夜过半,章痛稍定,睡石上,梦人告曰:“天欲晓,可行矣。”觉而已明,攀危木寸步而上。及登岸,马犹立不动,遂乘以行,告敕皆在身,但囊橐为兵携去。章赴官满秩而母亡,未几,章亦卒,乃知一念起孝,脱于死地,专为母故也。异类知义如此,与夫落陷穽不引手而挤之下石者远矣,可以人而不如虎乎!
【白话语音文字版】 成都人章惠仲跟他妹夫丘生在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的四川类试科考中获得奏名,两人一起去都城参加廷试。他们乘坐的船还没出三峡,就在江水中翻了,丘生落水而亡,唯独章惠仲幸免于难。廷试结果,章惠仲被赐进士及第,并调官到井研(今四川乐山同名县)县做主簿。他从都城返回,走到峡州(今湖北宜昌),得到家书说他弟弟病死了。章惠仲一路心怀哀伤,抓紧时间往西赶路回家。他骑的马瘦弱乏力,只得麻烦一个川兵扛着他的行囊一路跟随。路过万州(今重庆同名区),那天已到黄昏时分,章惠仲依然在努力赶路,一不小心,他竟然从山路上摔到悬崖下面去了,一下儿掉下去十几丈,章惠仲被摔得遍体鳞伤,起不来了。没多久,跑来一只老虎,它奋身扑到章惠仲面前,一口叼住他的发髻,准备吃他。章惠仲既窘迫又害怕,他大呼着跟老虎说:“你这只老虎要是有灵,希望听我说句话。我母亲今年八十多岁了,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之前,我妹夫在水里淹死了;今年,我弟弟又在家里病死了,唯独我一个还活着,我打算用我微薄的俸禄奉养我母亲,你现在要把我吃了,也是我的命,我也没啥舍不得,只是我的老母亲怎么活下去啊?”老虎自打听章惠仲说话,就已松开了他的发髻,它低着头一直是倾听的状态。等章惠仲说完话,老虎就放开他了,但并未走远,而是盘旋在章惠仲身傍,似乎是在保护他。半夜以后,章惠仲身上的伤痛稍稍平定,他在石头上睡着了,梦到有人告诉他说:“天快亮了,你可以走了。”醒来时,天确实亮了,于是章惠仲沿着山崖边生长的树木小心翼翼的向上攀爬,终于爬上昨天摔下来的山路,他发现自己那匹瘦马还站在山路上,原地不动呢。他于是继续骑上马前行,他的官员任职文件是随身携带的,只是行囊包裹被那小兵拿跑了。结果,章惠仲去井研县赴任,任期届满后,他母亲去世了;没过多久,章惠仲也死了。从这故事可知,人的一念孝心就能使他脱离死地,只是因为章惠仲要奉养母亲的缘故。像老虎这样的异类都能够如此义气,它可比那些有人掉落陷井后,不仅不伸援手,还把石头挤到井下的那些人强太多了,难道人还不如虎吗?!【祥宏点评】:妹壻,即妹婿、妹夫;类试,类似省试的科举考试,在成都举办的情况较多,往往因为四川等地考生去京城路途遥远,朝廷即在成都举办“类试”,通过后等同于省试奏名,也可授官;扞hàn御,防御、抵抗;羸马,瘦弱乏力的马;章惠仲的一念孝心不仅感动了老虎,也感动了神灵,所以后来他得到了一路的成全,包括神灵(也许是山神)提醒他醒来,爬上山后,所骑的马原地等候等等,想起当年的生活真是不易,辛辛苦苦考上了功名,又要承受生活种种的磨难。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图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中华文库”-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帙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修证地圆融道家,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表面看,它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又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17-《夷坚志》中的神异动物) (参考音频:来自“宋朝一小时”音频专辑@喜马拉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