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光轴 | 章莉:《洒满青春的那三年》

 张亮亮的亮亮 2022-08-12 发布于江西

        2006年的9月1日,夏日的阳光依旧毒辣,生平第一次出远门的小女孩,拖着大大的行李箱来到一座完全陌生的城市,站在她身旁的老父亲,满眼不舍地和她道别,嘴里絮絮叨叨地叮嘱着什么。

  这是我读大学的第一天,这一天发生的一切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第一次离开父母的怀抱,第一次开始独立地生活,第一次和父母打电话。父亲离开的那一刻,我既兴奋又害怕,我期待未来的精彩生活,又害怕独自面对难以解决的问题。

  和我同班的高中同学,高考成绩和我差不多的,一般都留在南昌本地读师范学院,而我,则期待摆脱家庭的束缚,能够早日奔向自由。大学选的专业听从父亲的指令,选择了英语专业,可是我好像不太喜欢英语,反而将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别的事情上,它们,才是我真正的“爱人”。


学钢琴

 首当其冲的“爱人”,当然是钢琴了。我从小就幻想自己在弹钢琴,手指总在上课的时候,在课桌上飞舞。独自在家的时候,喜欢一边舞动手指,一边幻想演奏的旋律和节奏,仿佛自己就是那个钢琴大师。可是我知道学钢琴是不可能的,家庭条件不允许,父母根本不会支持我的爱好。如今走进大学,两层楼的钢琴房映入我眼帘,叫我如何不激动!当我终于找好老师,就开始学钢琴了。不得不说,练琴的时光,是大学生涯中最令人愉快的了。我有时候会逃课去练琴,有时候会偷偷进琴房练琴,有时候心惊胆战地练琴(琴房的管理阿姨特别凶),有时候如痴如醉地练琴。我可以一口气在琴房待五个小时不出来,只要那优美的旋律在我耳边回荡,所有的疲惫都会一扫而空。

 练琴的时光是愉快的,学习的感觉是充实的。短短两年的学琴时间,我就考了钢琴五级,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学钢琴不为了功利,只为了心中那份爱好,因为喜欢,可以不顾一切,因为喜欢,才能坚持。这段难忘的经历,让我真正明白了一个道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文学社

  其次的“爱人”,就是文学。当时,师范学院有两大社团,学生会和文学社。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当然是选择文学社了。当官不是我的喜好,和领导接触更会让我发怵。我喜欢文字在笔尖流淌,我喜欢灵感像泉水一样汹涌,我喜欢校刊杂志上出现我的名字。文学社团的小伙伴,有许多和我一样喜欢文学的人。

   那个时候,文学社的社长是龚淑燕,当时认识的小伙伴有方水兵,陈晨,和其他很多同学。方水兵后来成为学校最轰动的人物,特别擅长写古风诗词,优美如画,婉约缱绻,如一个哀怨的女子,又如一个多情的公子。从他的诗歌中,你会感觉诗人一定是个柔美的女生,然而如果这么想你就大错特错了,他其实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我们时长一起讨论诗歌,写了新的作品就互相交流阅读,有时会互相修改。有一次我写了一首诗《梦中女子》,把自己的梦想比喻成一个日思夜想的女子,方水兵读了之后,深有感触,也写了一首同名诗,用的是他特有的婉约风格。而我,如果读我的诗就会发现,我的诗歌非常豪放,别人总误认为这一定是一个男生写的,结果发现诗人竟然是个小女子。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被认为反差太大,难以置信。

  我的另一个小伙伴陈晨,她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女生。后来她竞选成了下一任社长,把社团管理得风生水起,我们的杂志《青春潮》文章丰富多彩,各有千秋,封面更是精美。每次新一期杂志印刷出来的时候,我们都迫不及待地一睹芳容,然后成群结队地去各个班级发放杂志。每当我的名字出现在杂志上的时候,心情都会特别激动。那个时候,我投稿非常活跃,几乎每一期都有我的作品。

 文学社于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个社团,更是一种精神寄托。我喜欢在课余时间泡在图书馆,或者去文学社修改已经投稿的文章,或者和社长陈晨讨论社团的发展方向,搞文艺晚会之类的。我喜欢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这不仅充实,还能锻炼自己的能力。

  我和小伙伴常常一起在夏夜里乘凉,一起在小路上散步,一起谈天说地,挥洒青春。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能和小伙伴一起面对面谈论诗歌,这辈子只有一次,那就是在大学。那个时候我也不知道,学生生涯才是真正的青春,一旦走入社会,我们就是成年人,成年人的世界只有现实,没有孩子。成年的世界是残酷的,是血淋淋的,哪怕你不愿意承认。

  夏天的夜晚,和小伙伴聊过什么至今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当时的心情,畅快无比,不用考虑工资发不发,不用担心公司裁员,不用担心信用卡要不要还款,不用担心父母的身体是否依然健壮,不用担心怎么买房,怎么节约开支。那个时候的我们,一身轻松,毫无负担。




校园生活




  提到校园生活,首先想到的是我所学的各门课程。我的专业是英语教育,学校开设了十来门课程,有语法,听力,口语,英美历史,翻译,日语,综合英语,外贸英语,形体课,书法课,美术课,音乐欣赏,心理学,教育学,大学语文,思想政治等等。时隔毕业已经有十年了,大学的课程记得大概就这么多。这些课程中,最不喜欢的课就是思想政治了。思想政治课在楼梯大教室上的,听课的学生是乌央乌央一片,座位往往是后排的人超级多,中间的人群稀稀拉拉,前排的座位则是空荡荡的。老师一般会在课堂上点名,不过即使这样听课的同学还是不多。我很少听政治课,实在觉得无聊,又听不明白。

  其次不喜欢的课是大学语文。其实我很喜欢文学,很喜欢古诗词,只是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还是觉得乏味,提不起兴趣,更可怕的是,听得久了会犯困,听着听着就睡着了,怎么都喊不醒。

  英语类型的课是主课,我一般都会去上课,不喜欢,也不讨厌。英语专业是我爸爸帮我选的,还不允许换专业,其实那个时候我挺喜欢幼师专业的,可以学唱歌跳舞。就算不是幼师专业,小教专业也不错。

  作为师范学校必备的课程心理学教育学,我听过几次也不想听了,尤其是教育学,生涩难懂。心理学听着还不错,心理学老师张庆辞的课堂幽默风趣,和我们相处也非常融洽。只是那个时候的我,学习不够用心,心里一心想着练琴,上课就不怎么明白了。

  要说我最喜欢的课程,当然是艺术类的了。形体,美术,音乐,书法,我全部都喜欢。形体课学的是舞蹈,期末考试考的是劈叉。为了练习劈叉,那个学期把腿都快玩坏了,好在谢天谢地,期末考试终于通过了。音乐老师是个非常喜欢谈天说地,谈古论今的大叔,至今我还记得他给我们讲《白毛女》的悲惨故事,二胡《赛马》的奔跑的激昂,我们跟着老师在音乐的海洋里徜徉。

  美术和书法也是我非常喜欢的课程,至今还记得期末考试交作品的时候,我们全寝室在一起补作业,一起画画,他们还常常让我帮他们画,帮他们写书法,这也是得到同学们认可的一种方式吧,回忆起来仍然记忆犹新。

  大学三年里,最令我自豪的事情,就是我写了一本书,叫《癫狂时代》。这是一本诗歌集,只是印刷本,没有出版,纯属自己印着玩的,亲朋好友看看,图个乐呵。都说恋爱中的人们是诗人,这话真没错。从第一次在秘密日记里写下那个暗恋的他时,诗歌就与我结缘了。高三的恋爱诗,大学里的愤青诗,婉约诗,梦境诗,这些诗歌谱写成了青春的篇章。20岁的我,纯真,自由,激进。

  还记得大三下学期的时候,我的班主任辜承松老师在班上宣布,我出了一本诗歌集。大家听到这个消息,一片轰动。班主任主动称我是他的“国学老师”,我成为同学们羡慕的对象,纷纷用“才女”形容我——会弹钢琴,会写诗,会写毛笔字。这些曾经的趣事,现在回忆起来,仍是幸福。


现如今

  如今,我也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用自己的知识养育祖国的下一代。如今从教也有七八年了,带过的学生一届又一届,有令人骄傲的,也有令人头疼的,他们都是有鲜活生命的孩子,有个性的孩子。一个教师足以影响人的一生,只有砥砺前行,才能不辱使命。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理念,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青春正好的时候,少一些抱怨,充实自己,才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都说青春可贵,因为青春是最好的读书年华,是最好的拼搏期。也许毕业后,再很难得有机会静下心来看书,也许毕业后,很难专心写作,也许,也许……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珍惜当下就好。现在所拥有的,就是最好的,珍惜身边的资源,向身边更优秀的人学习,利用现有的资源,多学习。抱怨,只会让自己失去更多,混日子,浪费的最终是自己的青春,和最宝贵的年华。

让青春绽放出最娇艳的花朵

让青春成为最珍贵的回忆吧!

加油,学弟学妹们!

作者简介:

章莉,上饶幼专(上饶师院小教分院)06级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现任教于南昌县富山乡中心小学。

责编:梁苏杭

审核:张庆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