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镇元子为什么要请唐僧吃人参果?说出来镇元大仙也有自己的苦衷

 木子君的小屋 2022-08-12 发布于河南

镇元子为何请唐僧吃人参果,其实在原著中也有说明:

镇元子吩咐二童道:“不可违了大天尊的简帖,要往弥罗宫听讲,你两个在家仔细。不日有一个故人从此经过,却莫怠慢了他,可将我人参果打两个与他吃,权表旧日之情。”二童道:“师父的故人是谁?望说与弟子,好接待。”大仙道:“他是东土大唐驾下的圣僧,道号三藏,今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二童笑道:“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等是太乙玄门,怎么与那和尚做甚相识!”大仙道:“你那里得知。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

从原著我们可以看出,唐僧乃金蝉子转世,本是如来的第二个弟子,五百年前与镇元大仙在兰盆会上相识,作为如来的弟子,亲自捧茶给镇元大仙,这让镇元子感激涕零,借着唐僧取经路过五庄观的机会,送他一颗人参果。

当然,这是表面的原因。不过从这个说法上,我们也可以看出,镇元子的名气,并不像他吹嘘得那么厉害。

在《西游记》中,唐僧一行路过万寿山,山中里有一个五庄观,观里有一个道士叫镇元子,混名与世同君,观里有一个异宝,就是混沌初开之时,产成了天地灵根,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

作为一个道观,五庄观非常的牛叉,不供奉道祖三清、四帝、罗天诸宰,只供奉天地。后来经童子解释,才知道镇元子的地位特别高,三清是他的朋友,四帝是他的故人, 九曜是他的晚辈。

总之,镇元大仙就是所谓的地仙之祖,很是厉害。

但仔细一看文,却发现不对劲,和三清是一个辈分的镇元子却在参加兰盆会时,面对如来的二弟子的捧茶相敬,觉得十分荣幸,甚至在对方转世投胎为唐僧之后,还要赠他人参果。

这是为何呢?要知道他可是和三清一个辈份的人物,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西出函谷关,化胡为佛,才有了后来的如来佛祖,三清的辈分高于如来,而金蝉子是如来的二弟子。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孙子辈的金禅子,给镇元子捧茶,不是理所当然吗?

你见过小辈给祖辈捧茶,祖父辈的朋友受宠若惊吗?

从这可以看出,镇元子的辈份虽高,却水分不小。

在中国道教中,曾将仙人分为五种:鬼仙、人仙、地仙、天仙,大罗金仙。

初步修成死后灵魂不灭,在鬼道的世界里,可以长久存在的,称之为鬼仙;能够祛病延年,无病无灾,寿比南山的,便是人仙;修到辟谷服气、行及奔马、会法术,寒暑不侵、水火不惧的,便是地仙。

而地仙飞升,升至天界,具有种种神通的,便是天仙;能修到形神俱妙,不受世间生死的拘束,解脱无累,随时随地可以散而为炁,聚而成形,天上人间,任意寄居的,便是大罗金仙,也即是所谓神仙的极致。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为地仙之祖的镇元子,他的境界不过是地仙。

为什么称为地仙之祖呢?从他的经历可以看出,镇元子也是鸿蒙初开时的人物,和三清是一个年代的,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他的境界一直没有提升,一直停留在地仙境界千万年之久,所以称之为地仙之祖。

作为地仙,他本来没能力活这么久的,但不要忘了,在五庄观还有一个天地异宝,也就是人参果。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凭着人参果,镇元子才活了那么久。

说得简单一些,镇元子就像一个企业刚刚初创时就已经存在的老员工,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他同批次的员工都个个升为主管、总监甚至总经理,而这个员工一直还只是一个小组长。

人家虽说职位不高,但资历在那里,哪怕已经现在的总经理,见到他也要赔笑打招呼,没事的时候,一起聊天,谈一下当年的光辉岁月,喝个茶一样。

至于镇元子为什么要请唐僧吃人参果呢?在我看来,和唐僧的取经大业有很大的关系。

从《西游记》中我们可以看出,佛教东传,这是三界的大事,从西天大雷隐寺到凌霄宝殿,从佛家到道家,都在积极地参与,连老君的两个烧火童子和坐骑青牛,都下凡积极参与,给唐僧师徒凑成九九八十一难。

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大工程,也是一个大功德。唐僧取经结束后,唐三藏被如来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取经有功,被封为斗战胜佛,而其他两个弟子连白龙马都封了菩萨,而协助取经的各方人士都各有功德,这说明取经是一件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件。

而镇元大仙作为地仙之祖,为自己境界的提升也想尽了办法,当他听闻由唐僧参与的取经大业之后,想从其中分一杯羹,这才借着由头请唐僧吃人参果,以结好唐僧。

不知道我说的合理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