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还记得你一生中最灰暗的时刻吗?

 芳酱说 2022-08-12 发布于浙江

从此刻起,我们一起酱汁啃读吧

让你读的每一本书都有用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美】塔拉·韦斯特弗 著

文 / 芳 酱 · 图  / 网 络

全文317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荐书·导读

我们读一本书,并不是追求在多短的时间内读完,而是读完之后,我们从中汲取了多少养分,有多少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我们,从而促使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这本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在2019年11月印刷的第一版,虽然我已经看了两遍,但我还是想感慨一句:相见恨晚!

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说,这是一本值得所有女性看的书。故事中隐藏的力量,非同一般。

好书就应该“啃读”,一遍不够,那就两遍。

这是我为她写下的第九篇文章,希望我的真诚分享,能够为正在阅读此文的你,带去很哇塞的力量。

摁下播放键,一起来听同一首晚安曲

芳酱在杭州与你互道晚安❤

塔拉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在剑桥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这时,家中传来了山下奶奶奄奄一息的噩耗,她急忙赶回巴克峰。

这又不得不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奶奶。我的奶奶是去年底去世的,我过了很长时间才从那段悲伤中走出来。

塔拉在文中有描述他的父亲在葬礼上的情景,她洞察到自己的父亲只是表面故作淡定,内心实则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看到此处,思绪又把我拉回到了我奶奶的葬礼上。那些天,天一直下雨,地面潮湿,云雾氤氲,和所有人的心情一样沉闷。

我的父亲是一个不善表达又好强的人,他从来不会在外人面前透露自己一丝一毫的情感波动。

或许在外人看来父亲是淡定的,但我知道,父亲心里是无比的沉重。

记得老舍先生曾在《我的母亲》一文中,曾这样真挚地写道: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我的父亲本身就有腰椎盘突出,看着他祭拜奶奶的时候,腰疼得都直不起来时,我的眼泪再一次泪如雨下。

看着书中塔拉描述的她父亲柔软的一面,着实让读者也心头一软。

其实再倔强的人,在失去亲人的那一刻,都是可怜的,令人心疼的。

塔拉在巴克峰待了一个多星期。准备去剑桥的时候,姐姐奥黛丽叫她不要走。因为肖恩太强大了,奥黛丽无法单独面对他。

塔拉安抚奥黛丽说,母亲已经相信了她们说的话,父亲也跟以前不太一样了,她劝姐姐也应该相信他们。

塔拉在剑桥读博的日子,忙碌而充实使她不再想着巴克峰的一切,包括哥哥、父母。

然而,或许是割舍不断的亲情,让她产生了深深的罪恶感。她这样写道:

我更喜欢自己选择的家庭,而不是被给予的家庭。所以我在剑桥越开心,我的开心就越因为觉得自己的背叛了巴克峰而散发着恶臭。

当我们成年后,当我们发现,自己的思想体系与曾经父母架构的思想体系大不相同后,我们好像是为了避免与父母之间起冲突,会更喜欢外面的“小窝”。

比如学生时代,或者成为上班族之后,我猜每个人都会有过这样一种想法——不想回家宁愿待在宿舍。

然而,我们又与塔拉无异,我们会对产生这种想法的自己嗤之以鼻,“你怎么能这样想呢?那是你的家呀,你的爸爸妈妈在盼着你回家呢!”

是啊,滋生出这样的想法,如果被父母知道了,对父母而言也会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我们辛辛苦苦把你养大,天天盼着你回家,放假了你竟然还不想回家?”我想,全天下的父母都会为此感到失望吧。

这样一想,我们又好像能够理解塔拉内心里的矛盾之情了。

她的家并不是她想象中的温馨和谐的家,她的哥哥欺负她,她的母亲没有把偏爱留给她,她的父亲顽固专制......

她回不回家,确实也没有什么好期待的。可是,那终归是自己成长的地方,圣诞节,她还是买了回家的票。

这一次回家,塔拉与肖恩之间难得有一次短暂的平和舒适的谈话。

可是,很快,肖恩的一番话打破了这种美好,又把塔拉拽入了恐惧之中。

你跟奥黛丽联系得多吗?

奥黛丽就是个爱说谎的贱人。

我会朝她脑袋开一枪,但我不想把一颗好好的子弹浪费在一个没用的人身上。

塔拉听到这段话之后,她一动不动,脑袋里一片空白。好像就是说给她听的,她心里充满了恐惧。

肖恩依然没有改变,阴晴不定,让人捉摸不透,随时都会爆发。

后来塔拉终于鼓起勇气去父亲面前告发肖恩的种种暴力恶行,可是父亲却对她大吼证据呢?你有证据吗?

我难以想象,这是作为一位父亲对自己女儿说的话。出身在这样一种轻视女性的家庭里,何其悲哀。

塔拉抽泣着说,“你不需要证据,你见过,你们俩都见过。”

原本是塔拉控诉哥哥肖恩的暴力倾向,结果却被自己的父亲疯狂质问:

是不是把肖恩关在监狱里任其烂掉,你才会开心?是不是你从剑桥回来,就为了让家里鸡犬不宁?

这一字一句,就像一把尖刀刺向塔拉的内心最柔软处,而站在一旁的母亲一言不发。她不会帮塔拉辩解的,她在家中也是没有发言权的。

不,不是她没有发言权,而是她已经惯性使然,她不想再做无谓的挣扎。所以,她就那样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女儿哭成了泪人儿。

塔拉心中的幻想都破灭了。她以为母亲会像那天发的信息那样,“我也应该好好保护你”。

可是,她的母亲没有。

我为塔拉拥有这样一位软弱的母亲而心疼,也为塔拉拥有这样一位蛮不讲理的父亲而愤懑。

塔拉撕心裂肺地哭着,她在家里孤立无援,她哭着跑进了洗手间。

她盯着镜中的自己,指责流下的每一滴眼泪,从而制止自己停止哭泣。

虚伪的过去,虚假的未来,全部消失了。

这是塔拉一生中最灰暗的时刻。

在她的童年时代、少女时代、青春期、成年之后,凝视的都是同一面镜子,都是哭红着双眼看向这面镜子。

但是,此时的塔拉意识到,镜中的那张脸与往日有所不同了。

是什么让她与往日大不相同呢?

不是身上穿着的衣服,而是咬在齿间的东西——希望、信仰或信念,让人生不再一成不变。

很快,塔拉恢复了平静,回到了父母在的那个房间。父亲打电话叫肖恩过来。

肖恩手里拿着一把刀,刀上还有染红的血迹。他半开玩笑似地威胁塔拉,“小妹,如果你是聪明人,还是用这个自行了断吧。”

这是什么样的家庭啊?纵容一个儿子猖狂到这种地步,当着父母的面做这种令人发指的事情。

塔拉的父亲在一旁长篇大论,而塔拉此时已经无法集中注意力听父亲的声音了,她盯着肖恩手中的刀刃,不知所措。

她看着眼前这种局面,自己明明说的是真话,却反倒成了众人眼里的骗子。

这一切,在我看来,简直难以置信。它就像一场噩梦一样,发生在塔拉身上。

接下来的那几天,塔拉被认定是在撒谎,她受到威胁、否认、训诫、道歉,连奥黛丽都背叛了塔拉,在父母面前否定了肖恩曾经对她施以暴力。

塔拉差点也认为是自己犯了上千个错误,把刀子插进了家人的心脏。

可是明明受伤的是塔拉啊!是她的家人们把刀子都插进了塔拉的心脏,为什么受到惩罚、受到质疑、心生内疚的却是塔拉?

我在心底里呼唤。

写在最后

这是最令人无法平和的一个篇章,也是全书中人物形象和语言最饱满的一个篇章。

作者最大的成功,就是把读者全然带进了她的文字设定的那种氛围中,体会着主人公的全部感情,跌宕起伏。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作者塔拉做到了。

作者塔拉从一开篇就说,这不是在虚构故事,而是真实发生在她自己身上的故事。真实的故事往往最感人,也最能引起读者的共情。

你还记得自己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刻吗?

我希望,你的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刻不是自己的亲人制造的。相反,我希望我们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刻,给我们以最大力量的,是我们的家人。

下一章节,我们来解读塔拉在面对这些质疑、委屈以及遭受到姐姐无情的背叛后的内心世界,后面还会发生什么样的带有亲情味道的温情故事呢?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芳酱,90后写作人,湖南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曾从事日语翻译多年,现汉语言文学在读。在最深的夜写最真的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