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气生于脾、源于肝、藏于肾,教你一招,从头到脚祛湿气

 怀宁都是好样的 2022-08-12 发布于安徽

湿气生于脾,源于肝,藏于肾,教你一招,从头到脚祛湿气。大家好,我是和医生,生活中很多人感觉湿气重,想着趁着三伏天,来去去湿气,但是发现,不管是用参苓白术丸,还是其他什么健脾祛湿的药,效果都不好,这是怎么回事呢?

那今天和医生就教你如何正确祛湿,

首先我们说湿气生于脾,这个不难理解,中医一直都有脾是生湿之源的说法,我们想一想,湿气是怎么来的呢?是不是代谢不掉的水液,积聚形成的,而我们喝进去的水,吃进去的食物,都要靠脾胃的运化,变成水谷精微物质,如果脾虚运化无力,就会积聚成湿气,所以说湿气生于脾,如果你平时湿气重,消化也不好,舌头伸出来一看,舌头胖大有齿痕,舌头中间凹陷,有裂纹,这多见就是脾虚湿气重了。我们可以参考一个参苓白术散。

接着我们说湿气源于肝,为什么说湿气源于肝呢?肝和湿气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呢有两方面关系,一方面我们刚才也说了湿气是生于脾的,但是大部分脾虚它都和肝气郁结有关,我们说脾属土,肝属木,肝气郁结救会克伤脾土,导致脾虚,产生湿气,这是肝郁,导致脾虚,间接产生湿气的,其二肝郁还能直接导致湿气,我们说气载津行,气滞就会导致津液停聚产生湿气,所以你有肝郁脾虚湿气重的情况,是不可以光健脾祛湿的,肝郁的问题不解决,湿气还是会不断产生,所以我们在用过参苓白术丸祛湿气以后,还要疏肝解郁,可以再用一个逍遥丸,

最后我们说湿气藏于肾,那湿气和肾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说肾主水之下源,肾阳肾气,对水液有蒸发气化的作用,而且可以控制膀胱开阖,把不用的废水排出去,所以肾阳不足,水液无法蒸发气化再次利用,那么也会聚集成湿气,这时候人也会出现湿气重的问题,平时还会出现怕冷,尿频,腰膝酸软这些问题,这时候我们不仅要祛湿,还要温阳利水,可以先用个参苓白术丸,再用个金匮肾气丸,

以上就是如何祛湿的三个方法了,大家学会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