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荷花雅集】周敦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860277 2022-08-12 发布于河南

图片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让荷花成为“网红”的人,当首推北宋文学家周敦颐。

他的《爱莲说》奠定了荷花高洁、清廉的形象,赋予了荷花“花中君子”的人格内涵,“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堪称咏荷最经典的名句。

相较于《爱莲说》的千古传诵,周敦颐本人却并不为大众熟知。作为宋朝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作为一位政声政绩皆佳的官员,他有许多故事值得我们去了解。


为官清正 有口皆碑
图片

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周敦颐出生于道州营道楼田堡(今属湖南省道县)。

15岁时,父亲去世,他和母亲前往京城,投奔在朝中当龙图阁直学士的舅父郑向。因聪慧仁孝,深得郑向喜爱。

20岁时,依照朝廷惯例,经由舅父举荐,周敦颐得到官职“试将作监主薄”(掌管祭祀活动、宫室建筑的办事机构),步入仕途。


图片

在此后三十多年的官宦生涯中,他在多地辗转,先后任分宁(修水)主簿、南安军司理参军、桂阳令、合州判官、虔州通判、郴州知州、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

虽然官职都不算高,但是周敦颐每到一地,都是尽责尽职,一身正气,讲原则、有底线,官声有口皆碑。

在南安军(今江西大余)司理参军任上,有一狱囚,法不当死,而转运使王逵却决定严加处理。众官虽觉不当,但慑于王逵的权势,皆不敢作声,只有周敦颐据理力争。

王逵不听,他便弃官而去,气愤地说:“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终使上司清醒,免除了囚犯的死刑。


图片

在任永州通判时,因永州与周敦颐家乡道州相邻,他的侄子找上门来,想向他求个一官半职。

周敦颐断然拒绝,并耐心地做了解释。临走时,周敦颐除送了些银两布匹给他,还特地写了一首《任所寄乡关故旧》:

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

停杯厌饮香醪味,举箸常餐淡菜盘。

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

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

为官两袖清风、无愧于心,为人尽职尽责、德才兼备,为事公平公正,亲力亲为。“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这两句更是道出了他为官的宗旨。

周敦颐为官就是这样,不愿投机取巧,不愿谋取私利。外人看来似乎显得“愚笨”,他却不以为然。

或谓予曰:“人谓子拙。”予曰:“巧,窃所耻也,且患世多巧也。”喜而赋之: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劳,拙者逸;巧者贼,拙者德;巧者凶,拙者吉。呜呼!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风清弊绝。

这篇《拙赋》就是他的回应。巧者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是地地道道的“贼者”;而拙者正大光明,严于律己,是社会所推崇的“德者”。不巧言令色,不阿谀奉迎,“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正是他为官一生的真实写照。


开创理学 承前启后
图片

“孔孟以来推此老,程朱之上更何人。”周敦颐是宋朝理学思想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他的主要哲学思想著作《通书》和《太极图说》中,他以儒家理论为核心,吸收佛、道对宇宙生成模式的认识成果,援佛、道入儒,拓展了理学家的思想领域。

他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成为后世理学研究的课题,对后来的宋明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图片

周敦颐生前学术地位并不高。最早发现他的是他的上司——南安军副职程太中。

程太中见他“气貌非常人”,与之交谈,更知其“为学知道”,为他的学识所叹服,和他结为挚友,把两个儿子——程颢、程颐送到他门下学习。

在周敦颐的言传身教下,程颢、程颐“遂厌科举之业,慨然有求道之志”,把学问之道作为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按师承关系来看,二程为周敦颐亲传弟子,朱熹则为周敦颐五传弟子。

周敦颐去世后,他的思想经二程、朱熹等人的继承、发扬和传播,形成了宋明理学,他的名声也逐渐显扬。

到宋理宗时,周敦颐得到了从祀孔子庙庭的待遇,确立了他理学开山的地位。

南宋时许地方开始建立周敦颐的祠堂,人们把他推崇到与孔孟相当的地位,认为他“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


一生爱莲 写就名篇
图片

晚年周敦颐知南康军,治所在今九江星子县城。不久,因身体原因,卸职居于庐山下。

他喜爱庐山北麓莲花峰一带的清雅环境,尤其是从莲花洞流出的一股清泉,以故乡之名将其命名为濂溪,自号濂溪先生,并在溪上筑一书屋,这就是著名的濂溪书院。

大约两年后,周敦颐病逝,后人将他葬在了今天九江濂溪区莲花镇的莲花峰下。遵从周敦颐“吾后世子孙,遂为九江濂溪人”的嘱咐,其子定居在此生息繁衍,自此潺潺流淌的濂溪旁多了一座名叫周家湾的村庄。


图片

周敦颐一生喜爱莲花。少年时,为了满足他的这个爱好,舅舅郑向就曾在自家宅前西湖凤凰山下构亭植莲。为官后,他每居一地,都要于堂前凿池种莲。

他对莲花的情有独钟,都凝结于他的传世名篇《爱莲说》之中。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在他看来,菊花代表隐逸,是道家出世的立场;牡丹代表富贵,是普通人的立场。菊花和牡丹都不是儒家的选择。

儒家积极入世,既要担当做事,又要保持名节。如莲花一般,“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既清白不为世俗所污染,又能以自身的崇高美好,光照世人。

这种品格,周敦颐称之为君子。自周敦颐以后,在中国文化中,莲花成了君子的象征。


图片

周敦颐的一生,爱莲、赏莲、敬莲,以莲为友,以莲为师,无论是为官,还是为人为师,处处都体现了莲的品格,故而能成为一代大儒,为后世所敬仰。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