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手上的小水泡,其实是身体藏不住的湿!快用2碗汤来处理

 许尤佳育儿堂 2022-08-12 发布于广东

图片来源:稿定素材

最近,有家长反映,孩子的手上长了密密麻麻的小水泡,又红又痒,挤一挤还能挤出水,这是什么东西呢?

相信很多家长都猜出来了,孩子这是长了汗疱疹


如今正是汗疱疹的高发期,什么是汗疱疹呢?孩子为什么会长汗疱疹?孩子长了汗疱疹,应该如何护理?如何防止复发?

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汗疱疹。

1

什么是汗疱疹?

汗疱疹,是一种对称发生在手和(或)脚的水疱性皮肤病。很多孩子都是在春末夏初发病,炎夏病情加重,随后每年春夏都可能会复发。

孩子手上长了小水疱,怎么判断是不是汗疱疹呢?

首先,可以观察一下孩子的水疱,一般是针头至米粒大小的,且通常是呈对称性地分布在手掌侧面、脚掌侧面、手指侧面或者脚趾侧面。

水疱内通常含有清澈的疱液,可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或烧灼感,伴手足多汗。

水疱一般不会自行破裂,大概2~3周后就会吸收干涸形成脱皮,露出红色薄嫩的新鲜表皮,此时可能会伴有疼痛感。

2

汗疱疹,与出汗有关吗?

很多家长听到汗疱疹这个名字,便以为是孩子出汗太多导致的,经常给孩子洗手擦汗,真的是这样吗?

与湿疹一样,目前汗疱疹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过敏体质,有特应性皮炎病史、过敏性鼻炎病史等。

② 接触了刺激性物品,比如金属镍和铬,或者洗衣液、洗洁精、肥皂等。

③ 闷热潮湿的环境下,导致出汗过多

④ 情绪紧张,心理压力过大。

⑤ 暴露于强紫外线辐射。

3

手上的小水疱,能挤破吗?

有些家长认为,汗疱疹要戳破/挤破水疱,才会好得快。但是,这样的处理方法会导致皮肤破损,还可能会引发感染。因此,是不建议戳破水疱的。

孩子得了汗疱疹,应该如何止痒呢?

汗疱疹出现瘙痒的症状时,家长可以在患处涂抹复方炉甘石洗剂三黄洗剂来止痒,每天可以使用5~6次。

也可以用侧柏叶外洗方浸泡患处来止痒:

许尤佳育儿堂·外洗方

侧柏叶外洗方

材料:侧柏叶30g,土茯苓15g,苦参10g,蛇床子10g。

做法:加约3碗水烧开,装入盆中稍晾,可先将手(或脚)放置在盆面30cm处熏蒸5分钟,水温适宜后再浸泡患处10~15分钟。

功效:祛湿凉血。

适用年龄:3岁以上对证可外洗。蚕豆病可用。

当汗疱疹出现干燥、脱皮时,可以涂抹一些凡士林、维生素E尿素乳膏等来滋润保湿。

4

孩子长汗疱疹,

可能是脾虚湿盛

在中医看来,孩子长汗疱疹,是因为湿热内蕴,不得透达疏泄,下注于手足末端引起的。

最近的天气潮湿多雨,外部湿气是比较重的。脾是喜燥恶湿的,湿邪困脾,便会影响到运化水湿的功能。水湿内停,湿邪不能通过正常渠道疏泄,只能熏蒸肌肤,下注于手足末端,表现出来的便是汗疱疹。

孩子长汗疱疹,外用药物来止痒只是治标的方法,祛除体内湿气、健运脾胃才是治本的方法。

呵护脾胃,家长在平时的时候就要注意科学喂养,坚持“吃少、吃软、吃温”的饮食原则。每天用10秒消化判断法检查孩子的消化情况,发现积食时及时用新三星汤消食导滞。

孩子消化好、无病痛时,适当地给孩子健健脾,可用新四神汤白术佛手汤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

新四神汤

材料:山药、芡实、白扁豆、南杏仁各9g。

做法:材料下锅,加水约5碗,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煎煮1小时即可,去渣喝汤。每周1~2次。

功效:健脾祛湿,适合食欲不振、消瘦的宝宝。

适用年龄:3岁以上消化好、无病痛时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可服。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

白术佛手汤

材料:白术10g,佛手6g,土茯苓15g,陈皮2g,猪瘦肉50g(调味用,可不放)。

做法:材料下锅,加2碗水煲至半碗水即可服用。

功效:健脾化湿。

适用年龄:3岁以上消化好、无病痛时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可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