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忆我的老师『源潭天空•郭文森』

 乡土唐河 2022-08-13 发布于河南
回忆我的老师

作者:郭文森

作者简介:郭文森,河南省唐河县源潭镇人,源潭镇“铁旗蒸酒”传承人,在最艰苦的岁月里坚持将源潭传统造酒工艺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年幼时读私塾,对中国传统文化感悟颇深,古稀之年仍能出口成诵,并时有感悟之作。尤其是对源潭民间传统文化感情甚深,并积极呼吁将源潭历史文化挖掘和传承下去。

小孙子在国庆假期回来了,虽然小学三年级,假期作业还真不少,看着他认真背书的样子,让我这个七十多岁老人的思绪回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上学的时光,想起了我小学的级任教师李冬云老师(当时的级任教师就是现在的班主任)。

时隔六十多年,我仍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她上课的情景。李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她对我们这些学生除了亲切之外,就是讲课的方法很特别,尤其是在生字学习上,时常用讲故事的方法来解读字的结构和意思,使我们在快乐中学到很多生字,且牢固难忘。
如学“臭”这个字,她先在黑板上写一个“自”,问同学们这个字怎么读,同学们异口同声读了出来“自”,然后她又在自的下面写了一个“大”,并且用书本把上面的“自”遮着,再问同学们这个字怎么读,同学们又异口同声的读了出来“大”,最后,她把书本拿开,在“大”字上面点了一个点后说:“同学们,你们看,这个字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自、大和这一点,它的读音就是我们大家都不愿意闻的气味——臭气的'臭’,这个字还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像这个字一样,自大一点就变成它——'臭’了”。

又有一次,她把三个生字:聖賢愁(圣贤愁),写在了黑板上,然后就开始给我们讲故事:从前有一个蛮横吝啬的人,邻居们拿他没办法,后经大家一起商量,对钱给他送了一个匾,内容就是黑板上写的这三个字:圣贤愁(李老师用教鞭指着那三个字),悬在了那家大门上。
一天,有两个神仙经过这家门前,看到了这块匾觉得很奇怪,随即变成两个老头,想看看这家人到底有多难缠。于是在这家大门口门墩上放了一壶酒和一个杯子,坐下喝起酒来。过了一会儿,从院子里走出一个人,大声喝道:“谁让你们坐在我门前喝酒的?”。两位老者很客气的说到:“那就请东家也来一起喝酒吧”,这人一听有光可沾,说话也就客气了些,说到:“既然是这样,那就请进屋吧”,进屋后把酒壶和酒杯放在桌子上之后,两个神仙以为东家至少会弄几个菜,谁知酒过三巡后仍未见有上菜的意思,于是两位神仙提醒到:“要是有两三盘才好里”,听到这,东家立刻命人端上来三个盘子,不过是空的。一个神仙气不过,提议说:“每人作诗一首且自备一盘菜,方可喝一杯酒,否则不能喝酒,如何?”另一个神仙马上表示同意,并且问东家是否同意,东家心想不同意就喝不成他们的酒了,于是也答应了,同时问道:“我们以什么为题呢?”,提议神仙说:“就以你门口匾上的三个字为题,我们每人依次一个字”。

东家想了想说:“那两位先请吧”,提议的神仙用“圣(聖)”字作诗道:“耳口王,耳口王,壶里有酒我先尝,盘里没肴我来配,割个耳朵配一配。”随后拔出剑将自己的耳朵割下来一个放进盘里,然后倒一杯酒一饮而尽。接下来另一个神仙用“贤(賢)”字作诗道:“臣又贝,臣又贝,壶里有酒我也醉,盘里无肴我来配,割个鼻子配一配。”也拔出剑把自己的鼻子割下来放进盘里,倒一杯酒喝了。这时候,东家已经胸有成竹了,随口云道:“禾火心,禾火心,壶里有酒我也吞,盘里没肴我来配,拔根汗毛配一配。”两个神仙听到这里不乐意了,说到:“我们把耳朵和鼻子都割下来了,你怎么好意思只拔一根汗毛呢?”东家得意的说到:“今天也就是你们两个人,换做别人,我是一毛不拔的。”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了这三个字的结构,虽然时隔六十多年我仍然记忆犹新。

这两件事虽然是小事,但对于年少时的我影响很深,至今想起来仍念念不忘,感念李老师的教育之恩,也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老师,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阅享感悟

《师道》全文

【第一篇】师之重

生命之重:

人有三命,一为父母所生之命,二为师造之命,三为自立之命。父母生其身而师造其魂,而后自立其命。所以师者,再生父母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是为师父。

圣学之重: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孰继孰开,师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孟夫子继往圣,开来学,万世典范也。

天下之重: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能责,在于务学,务学者,务经务师,然经师易遇人师难遇,所以为人师者,人之贵人也,天下之贵人也。

所以师者,关乎人之生命,关乎圣学之传承,关乎天下之太平,成人子弟则天下至德,误人子弟则天下大失也,不可不重视而慎行。

【第二篇】师之责

传道之责:

道者,良知也。人之初,性本善,因有良知也。所以师者,顺人善性,扬其善而抑其恶,是为传道。

道者,创造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道之创造,皆由人之创造而显,人之创造,与道同在,与生俱来,能生万物。所以师者,顺道而为,开人之创造,是为传道。

授业之责:

犬守夜,鸡司晨,蚕吐丝,蜂酿蜜,动物皆有所司,况人乎;花木司美,泥矿司器,水气司能,万物皆有所司,况人乎。

工业农业商业,学业职业事业,世间千业万业,皆为人设,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各取所需,是为业道。所以师者,因材授业,鼓之励之,以至成业,是为授业。

解惑之责:

惑者,迷也。人未有不学而知者。未知而学,学而后知不足,于是愈学,于是愈知不足,于是愈学,旋而复始,成长之道也。所以,师者,教其不足而解其迷也,是为解惑。

【第三篇】师之慎

惰之慎:

学子少小好动,心性不定,未入正道,师不可惰而不严。《三字经》云:教不严,师之惰。严者,非怒也,非厉也,不惰也。不惰者,尽心也,必果也。

怒之慎:

为人师,压力烦恼,慎勿发怒,苟若发怒,过较常人更重。一者,学子少小,心性脆弱,易受伤害,苟受伤害,恐终生难愈。二者,为师者一人怒而众人受,一染十,十染百,受者甚众。三者,怒则失敬,失敬则学子不畏不信,恐有荒学业。所以师者应忍常人所不能忍,受常人所不愿受,受福受福,能有大受,必有大福。

利之慎:

庄子曰: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誉),贤士尚志,圣人贵精。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师者,君子也,莫以利而教,莫以教谋利,苟以利教,苟以谋利,则失道亦。然师亦为人,人必计利,而教育之业,乃久利大利之业,所以师者,应以天下之久利大利而利。大利则大善,必有大庆。

【第四篇】师之道

仁爱之道:

仁者德也;爱者慈也;师者父也;弟者,子也。故为人师者,唯以父母慈爱儿女之心爱人,方可行师道于天下,古今之圣王贤师,莫不以仁爱为教之本。师以爱子之心爱人,弟子自以孝亲之心尊师,父父子子,师师弟弟,父慈子孝,师慈子尊,孝亲尊师,道在其中矣。

师范之道:

言传身教,上行下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乃教之根本。博学广闻,学而时习,教而时新,是以学高,可以为师。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是以身正,可以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身正而后能得敬,得敬而后能得信。其身不正则不能得敬,不能敬则不能得信。

谦德之道:

师者,勿以为师而自傲,人皆各有所长于天下,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又曰:不耻下问。韩愈云: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又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第五篇】师之法

鼓励之法:

气为人之能,有能而后能行,能行而后能果。所以善为师者,鼓其气,励其行。鼓者,使其动也。励者,劝其力也。动而力,力而动,愈动而愈力,愈力而愈动,周而复始,良性循焉。

诱导之法:

人之创造,与生俱来,善为师者,循循然善诱人。诱者,导也;导者,致其自达创造也。创造生其成就,成就生其信心,信心生其动力,动力生其创造,创造复生其成就。周而复始,良性循焉。

威严之法:

威于信,严于律,不怒而威,依律而严,是为威严。威者,信也。自信信他。信而能威,威而能敬,敬而能畏,畏而能严,严师出高徒;严者,律也。律己律人。律而能严,严而能行,行而能果,果而能成,成人子弟,方为人师。

【第六篇】师之本

乐教之本:

好为而后能恒为,好教而后能恒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好不能为之恒也。而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教者不如乐教者,乐教而好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师之大乐也。师乐教而弟子乐学,教乐乐,学乐乐,教学相长,乐在其中矣。

修身之本: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正在修身,修身之道,在《大学》,《大学》之道即大人之道,大人之道,即修身之道,《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师者,为人师范,尤当以修身为本,修身治教行大道。

功德之本:

弟子以师贵,师亦以弟子贵,古之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西方耶稣夫子,释迦本师,皆因其弟子而成其德。今天下之为师者,皆当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治教,贤德桃李满天下,是为师之大功大德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