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吃饱喝足还不够,避免4种另类饥饿,才能让宝宝身心健康成长

 莹妈育儿 2022-08-13 发布于江西

不少爸爸觉得带孩子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要给他喝饱睡饱就行了,殊不知孩子的需求是多方位的,他不仅是胃口要喂饱,而且他的心理也要满足,孩子在小的时候容易有4种另类饥饿,如果不满足会影响孩子的心理需求,妈妈们一定要多关注。

孩子4种另类饥饿,妈妈容易忽略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第1种:心理饥饿

孩子在一岁之前他还不会说饿,他想表达什么都是通过哭来表达,妈妈会发现孩子有的时候哭,他并不是饿了,他只是需要你抱他,你只要抱一抱他,他就不哭了,他就开心了。

因为孩子在温暖的子宫出来之后,他对这个世界其实是有恐惧的,这些恐惧需要父母的安慰,需要父母的爱,所以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多抱抱孩子,就能够避免孩子的心理饥饿

妈妈的怀抱就是孩子心理饥饿的最佳精神粮食。

第2种:是皮肤饥饿

之前我们心理老师讲过一个案例:一对硕士夫妻剖腹产生下儿子,出院回家之后孩子却是日夜不停地哭,一个还没有满月的孩子,一天只睡5、6个小时,其它的时间就是哭闹烦躁,妈妈着急的只能带孩子去医院看。

儿科医生看不出什么问题就建议父母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只给这对父母开了一个处方,就是每天要给孩子多抱抱,而且要多做抚触,孩子是因为剖腹产出生身体的皮肤没有受到挤压,所以他的皮肤比较饥饿。

孩子的皮肤上有非常多的感受器官。所以孩子在小的时候多抱,而且要抱得紧一些,妈妈要多抚摸孩子,给孩子洗完澡之后可以给孩子做抚触,就可以避免孩子的皮肤饥饿也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和安全感

第3种:感官饥饿

几乎没有一个孩子是不喜欢出去玩的。孩子每当出门的时候,他就会非常的开心,兴高采烈,因为孩子家里面的各种环境他很熟悉,看到的东西都是千篇一律的,所以他更希望出门。在外面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能够更好地刺激他的感官,大自然声,光,电等新鲜事物都能够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满足孩子的感官饥饿

大自然的这些声光电,又通过孩子的视力听力和触觉感受器官传入孩子的大脑,有助于孩子大脑得到更好的发育。

所以家长不要天天让孩子待在家里面,多带孩子出去,你会发现孩子开心,孩子还变得更聪明。

第4种:语言饥饿

孩子出生后医生还没有放下心来,一定要听到孩子的哭声,这才能放下心来,因为医生知道哭代表着孩子能够自主呼吸,啼哭就是孩子出生后到一年这一段时间的语言。孩子到了一岁之后开始跟着妈妈,学会像成人一样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些都是需要模仿

孩子其实在三四个月的时候就会很认真地在听妈妈说话的时候,观察妈妈的五官,看妈妈的唇形,他在心里想着妈妈在说什么,慢慢地长大就会鹦鹉学舌地跟妈妈说话。

所以孩子是有语言饥渴的时候。带孩子的家长一定要多跟孩子聊天,多跟孩子说话,从孩子一出生就要跟孩子去聊天,比如换尿不湿的时候要跟孩子说,给他喂奶的时候也要跟他聊天,带他出门看到一朵花一棵树,一只狗都要跟孩子聊天,平时可以跟孩子看看一些有图的绘本,就能够更好的刺激孩子语言的发育,避免孩子语言饥饿。

养育孩子不能只给他吃饱,只给他睡好,还要满足他的4个心理另类饥饿,才能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