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代表如何学习数学||随笔

 丁丁读书会 2022-08-14 发布于湖南

本钟情于理科,却如何选择了文科,已在如下一文中说明,点击链接:

20多年前我填报的志愿~【随笔】

上个月应高中恩师毛里林老师之约,回顾了自己高中的英语学习。不得不感慨,上个世纪90年代,在那么落后的小县,毛老师的授课已经很前卫,很具有开创性了。点击链接:

不能不说的英语学习

既然英语和数学是我的优势科目,在此也打算班门弄斧,说一说我高中作为数学课代表的数学学习心得。

课代表如何学习数学

那时候当然没有人告知高中与初中是两码事,当然也不知道高中的难度会指数级上升。

学习过程中没感觉学不懂,只是高一第一次单元测验后才意识到事情没那么简单。虽然得分全班第二,但第一的袁同学,平时没见他搞学习,大概脑回路与常人不同,属于那种有数学天赋的人。

初中的数理化明明遥遥领先,尽管是高中,不就那么些知识点么?如果考前自我感觉良好,考试中的失误是怎么产生的呢?我必须弄清楚自己的问题出在哪。

因此,我开始“阅读”数学课本,一个字也不放过。

从目录了解知识框架开始,到公理定理的推论,再到每一个练习题。很多人觉得书上的练习很弱智,但弱智的题目我权当练习计算速度。

更何况课本上的练习并非全部小儿科,记得有个题目一时半会儿没做出来,扰得我一节体育课心不在焉,一直思考怎么破解。

即便那些看似简单的练习,与该章节的理论部分紧密贴合,每一个练习题对应理论部分的某一个环节或某一个知识小点,不像综合性极强考试大题。

领悟出这一点,又得益于阅读数学课本中着重公理定理的推导过程。

今年(2022年)高考数学巨难,据说正是从机械刷题到数学思维转变的阵痛。假如真是这样,我认为太有必要。

不少人只是机械地记住一些公式,虽然也可以做出很多题,但少了探究“所以然”的过程,无疑与数学学科本身之美擦肩而过,与探索数学的乐趣与意义也就失之交臂了。

我想,很多人谈数学色变,这大概也是原因之一了。

同样的道理,老师讲解习题,正式解题步骤开始前的那一段“废话”,犹为我所关注。我的班主任,也是教数学的孙美容老师,恰恰特别注重这一段作为序幕的分析。这样我可以知晓面对一道新题,如何去观察,如何寻找突破口。掌握了这个诀窍,后面的解题步骤便水到渠成了。

除此以外,不懂就问也是我热爱数学,沉迷数学的原因。一方面可以及时清除困惑,另一方面,老师面对面的解答,方便随时提出自己的疑问。那时每天晚自习,老师都会下教室值班。有时候老师被我拦截,一节课全为我服务了。

当然,和同学讨论也是极好的学习方式。只不过袁同学后来不知怎么就不知去向了。我得以霸占数学首席~

最后,当然是做练习,现在叫刷题。记得我们就用一本叫做《精编》的数学书,与每一章节的课本内容同步。

里面的题目从简单到超难的都有。我还清楚地记得关于数列的几个难题,我啃了不少时间,死磕出来后那种爽感莫可名状。

但还没完,难题是怎么做出来的,中途遇到哪些卡点,是怎么思考的,为什么会这么思考,都一一总结成可以移植到别的题目上的经验,一般记录在课本的封面内页。因为我知道课本不会丢,且天天见面,看到一回熟悉一回。

比较尴尬的是我不是那种很会爱护书的女生,也不喜欢用书套,封面常常被磨得卷了角,或者右下角磨掉也是一种常态,很多时候封皮全没了踪影。因此,书的前面几页或后面几页常常被我写满,别人看不懂,只有自己懂。

这种习惯延续到现在,甚至要求学生的笔记尽量记录在书上,方便对照。

理科的方法都是相通的,数学学好了,物理化学自不在话下。

(关于读书,这辈子最遗憾的莫过于喜欢理科却选了文科。但人生的选择均只有一次,只能自我安慰:一切均是最好的安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