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氏文化】葱的记忆(文/范俊来)

 百年yesuo 2022-08-14 发布于江苏
郁氏文化

葱的记忆

文/范俊来


一说起葱,当下的人们立即就能想起山东又粗又长的大葱,这种葱辣中带甜,葱白极长,口感很好。可我要说的葱却是家乡那种土生土长的葱,这种葱虽然没有山东大葱那么大而粗,但刺激性辣味却浓而烈,做菜时如果在油中用它呛锅,满屋的香味立刻扑鼻而来。一言以蔽之,饭菜中离不开葱。

坝上的春天来的特别晚,葱是被种植的最早植物,因为它耐寒。

小时候的葱是在菜畦里长大的,在菜畦里种葱被叫做育苗。葱的种籽是黑色的,比好多蔬菜的种籽都大。抓一把葱籽均匀地撒在畦子里,再用刮畦子的刮板盖上薄薄的一层土,浇上水后就可以静等它发芽长大。
刚出土的葱叶细而绿,在四处是一片荒凉的菜地里显得特别醒目。上二年级的我,每当路过看到它的时候,总要蹲下来情不自禁地薅几把葱叶放进嘴里咀嚼。闲置了好久的味蕾,经过这突如其来的刺激,口水如同决了堤一样,一下就充满了口腔。

菜畦里长出来的小葱,密密麻麻,一株挨着一株。营养一旦跟不上去,叶梢很快就变黄,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小葱最好的养分就是大粪汤,而这种粪汤却来之不易。先是人工到城里的旱厕所里掏大粪,再用专用牛车运到菜园里,倒进一个专用的粪坑里。

当小葱长到一掌高的时候,就要给它灌大粪汤。过程如下:用水车把井水提上来,通过垄道将水引入粪坑,灌满水之后再流进垄道,通过垄道流入种葱的畦子里。

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有一个人站在粪坑旁,用掏粪勺不停地搅动大粪,使其与水充分融合,水和大粪的混合液就是大粪汤。

大粪的味道恶臭无比,大多数人因为受不了这个味道不愿意干掏大粪和搅大粪的活儿,尽管它不是最累的活儿。队长把干这种活儿的工分提高了好多,才勉强有人干。我清晰地记得,我们队干这活儿的那个人有点二,是个光棍汉。

经过大粪汤灌溉后的小葱,一天变一个样,叶子由墨绿变成了黄绿,更有甚者,有的叶子是鹅黄色。这种鹅黄色的小葱最嫩,有一种甜丝丝的味道,每当干活休息的时候,总有人从畦子里薅一把大快朵颐。

经过三四次大粪汤浇灌的小葱,就该收获了。这种小葱品相极好,运到市场上很快就被抢光。在当时,人们经常能在餐桌上看到它的身影,小葱就窝头算是当时的美餐。

有一句歇后语: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这歇后语的重点虽然在“一清二白”这个成语上,但小葱起到的关键作用却不能忽略。

我曾在菜园子干过一年,看着小葱一天天地长大,我的心里特别高兴,几乎每天都要揪几次葱叶吃。日子久了,养成了一种下意识动作,每当看到鹅黄的小葱,总要走近拔几把,一直吃到舌根发麻为止。

辣中带甜的味道好像被刻在基因里,每当看到小葱,口里立刻生津,总想伸手揪几把吃,直到现在也有这种冲动。

小葱在畦子里不能长得太久,到日期如果不挖出来的话,就会因为长苔而不受欢迎。从畦子里挖出来的小葱,一部分分给社员,一部分作为大葱的秧苗使用。

每到夏锄以后,生产队就要组织社员种大葱,这个活儿叫做拢葱。先用犁在大田里劐出一道一道的沟,再把小葱均匀地栽进沟里,然后用铁锹把沟填平。

移栽进旱田里的小葱叶子很快就枯萎了,我和小伙伴跑进地里,把软和的黄叶子揪下来,一头拧紧,另一头揪断,往葱叶里吹气。当被充满气的时候,再将这头也拧紧,一个葱叶泡泡就形成了。双手用力拍打它,只听“啪”的一声脆响,玩伴就会发出得意的笑声。

原有的叶子虽然枯萎了,但葱的根却吸收了更多养分,新的叶子正在葱心酝酿,此时如果来一场及时雨,墨绿色的葱叶就会很快长出来。随着葱叶越长越高,就要给它培土。培土越多,葱白就越长,这也是大葱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

坝上有霜降不行犁的谚语,所以霜降前必须要把大葱从土里挖出来。这些大葱分到每家每户,人们把它整理成小把,每把的葱叶缠绕在一起,若干把绑成一捆,放在房顶上,这些被捆在一起的大葱很快就变成了干葱。

有的时候,生产队会故意把大葱留在地里。等到第二年春暖花开,大葱刚长出来的时候就是“羊角葱”,用这种葱炒鸡蛋,是一道非常美味的菜。那时有一句口头语:羊角葱炒鸡蛋,一顿能吃两碗半。若要吃上一顿羊角葱炒鸡蛋,浑身舒坦赛神仙,整整儿一天都不饿,干活儿力气使不完。


还有一种羊角葱姑且叫它“野羊角葱”,就是头年生产队挖大葱的时候遗留在地里的。这种葱因为无主,获得它有一种特别的满足感。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的这联诗是描写江南春天的,我借用它的意境描写一下故土的春天:家乡天暖葱先知。每到来年天气转暖,我和玩伴就跑到去年种大葱的地里剜羊角葱。

我在没有任何绿色的黄土地上努力搜寻,当一点绿色在不远处映入眼帘时,心里异常激动,以最快的速度飞奔而去,生怕被别的伙伴抢了先。有时因为说不清是谁最先发现了那棵葱而大打出手。

剜无主羊角葱的最好工具是一个丁字形铲子(见下图),这种铲子小巧玲珑,也适合剜各种野菜,最大的特点是携带方便。

大葱的生命力极强,有一句歇后语是这样说的:冬天的大葱—皮干叶烂心不死。在长达七个月的时间里,家乡的人们见不到任何绿色。每年春节前,母亲总要栽一大盆干葱放在锅灶旁。等到春节那几天,大葱长得郁郁葱葱,大葱的那盆绿色给家里增添的喜庆,不亚于南方的鲜花。

时至今日,每逢过年,我仍然有一种愿望:在家里栽一盆绿油油的葱。只是在上海的市面上根本看不到家乡的那种干葱。我把这种遗憾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幻想着进入母亲栽葱的那种家庭氛围之中。


END



作者简介

范俊来(15710169010),汉族,内蒙古化德县人。生于1955年,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内蒙古电视大学,曾在《守望故乡》平台上发表三十万字的自传《复盘》。包钢设计院和上海梅山设计院工作,现退休定居上海。

范俊来作品精选

【郁氏文化】鸡屁股银行散记( 文/范俊来)

【郁氏文化】中西医又起争端的思考 (文/范俊来)

【郁氏文化】相信自己的翅膀  (文/范俊来)

【郁氏文化】抗病毒格律诗三首(文/范俊来)

《郁氏文化编审部成员组成

顾问:郁美兰  匪 石

审稿组主管 : 郁志发

审稿组组长 : 范俊来

审稿组成员:郁光涛

                   郁祖槃

审稿组成员:刘高田

编辑组主管 : 郁

审稿组组长 : 张爱梅

         组员:黄花梨

                  陈玉峰

推广组组长:陈玉峰

        组员:郁德忍 郁光涛 丁秀萍 郁秋萍 郁洪军 郁金波 郁家社 杜永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