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年级】红绿灯数字的秘密

 博阳书屋 2022-08-14 发布于浙江

宁波大学附属学校

507班   俞淙

指导老师   范锦芝

     吃过晚饭,我们去姚江边散步。到洪大南路和丽江西路的交叉路口,妈妈和弟弟先过了马路,我和爸爸被红灯拦在了后面。

     公路上并没有多少车辆经过,看着红色数字慢条斯理地变换,我嘟囔起来:“汽车通过的时间那么长,行人通过的时间却很短,这红绿灯不公平!”

     爸爸却说:“红灯绿灯定时变换,时间肯定一样啦!”

     过了路口,我索性多看了一会。果然不出我所料,人行道红灯共倒计时43秒,车道在37秒时开始变绿灯,在5秒时变黄灯,总共能通行32秒。而人行道的绿灯倒计时却是26秒。

图片

     行人等待时间是通过时间的1.65倍,汽车通过时间是行人的1.23倍。显而易见,这红绿灯的时间设置对行人是多么不友好!虽然社会一直倡导“车让人”,实际上却仍是“人让车”。

     正当我为自己的发现得意时,爸爸提醒我说:“时间设置长短肯定自有道理,你看经过的车子多,还是行人多?”这么一说,倒点醒了我。就这么一会工夫,车子已经来往6辆,并且远处还有汽车开过来;而行人却只有我们两个。以我观察的几分钟为例,行车数量是行人的3倍。再看两者道路的区别,汽车来往是6车道,而宽阔的人行道至少可以有10个人并排通行。人多了只要挤一挤一起过就行了,车多却不能挤,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在“人的通过效率>车的通过效率”的情况下,给汽车多一点通行时间也是有必要的。

     散完步,我们从祥北路口回家,发现人行道绿灯倒计时是33秒,车道绿灯时间是39秒,都比洪大南路多出了7秒。同一条丽江西路,红绿灯设置时间为什么会不一样呢?爸爸查了手机,给我看了一个红绿灯时间设置的公式:

图片

     我明白了,我的学校在祥北路上,这么多学生上下学,车流量和人流量都会比洪大南路大。从红绿灯的设置时间也可以看出,祥北路口的车流量是洪大南路口车流量的1.22倍(39÷32≈1.22)。

     回到家,我在电脑上查阅了资料。原来我国的红绿灯设置分为定时控制和感应控制两种。定时控制是通过计算车流与行人数量,将设定的时序输入控制器中。当然这个时序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年中不同季节、一天中不同时段的车辆和行人可能不同,需要进行调整和设置,丽江西路上的红绿灯应该是这种方法。

     感应控制是根据监控设备或者地下传感器获得个个路口的车辆数,实时调整配时。这种智能分配下,行人和车辆都能更快地通过,避免“空等”的现象。真希望这种控制方法早点普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