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邵东团山石子组:新华社名记者刘光辉的老家,人才辈出之地

 乡土天下 2022-11-03 发布于广东

团山东红村石子组

本文由乡土天下发布,原创保护

作者:刘利君

《新华每日电讯》2018年11月1日消息:新华社浙江分社原党组书记、社长刘光辉因病医治无效,在杭州逝世,享年81岁。

此消息一出来,就有朋友说刘光辉是我们团山人,于是一个对团山历史文化有研究的朋友说:在你们团山,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值得研究,团山人似乎有干记者的天赋。例如民国时期的尹如圭、禹问樵,创办《劲报》,大胆揭露国民党黑暗腐朽,名重一时。当代的刘光辉曾任新华社江西、山东、浙江分社社长,1958年针对江西余江县消灭血吸虫撰写通讯,毛主席读后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七律《送瘟神》。还一位尹岳中曾任湖南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撰写的新闻通讯稿、评论、杂文都非常有影响力。1982年,尹岳中作为新闻界的代表性人物、优秀党员被当选为中共十二大代表,出席全国党代会。

好几个朋友都证实刘光辉是团山人,可是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哪个村的人。有朋友猜想刘光辉可能是团山镇双河村人,因为双河村出了一个词作家佘致迪,很有名气,但却找不到证据证实。

刘光辉生前照片

笔者是团山东红村人,知道团山镇的刘姓以双江刘氏为主,第一次听到团山有如此名人,这是家乡与家族的荣誉与骄傲,于是我便急不可耐四处打听。最开始问了很多人都说不知道,最后问在市财政局工作的哥哥,他告诉我说,刘光辉就是我们东红村石子组人,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021年11月20日,我带着朋友们的嘱托,特意开车回老家去探寻刘光辉社长以前在老家的足迹。我找到村里的晚爹爹,80多岁的老人,今天还很健康很硬朗,精神抖擞。据他介绍:刘光辉的父亲有兄弟六个,今天的石子组有他们一大家人。刘光辉的小名叫“光辉猛子”,当年很顽皮,以胆大心细而出名,从小就是他们童子军的老大。还说1937年出生的刘光辉与他是同年的发小,一同光着屁股长大,一同去双江小学读书,直到小学毕业。解放后刘光辉举家迁往长沙,此后40多年杳无音讯。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刘光辉回家乡省亲,大家才知道他后来到杭州工作。刘光辉很是低调,对他的工作很保密,回家没有找陪同,没有专车,也没有惊动地方政府,一身朴素,谁也不知道他是正厅级干部、新华社浙江分社的社长。村里人看见他和普通人一样坐车步行回老家,还以为他只是一名很普通的工人。

刘光辉在石子组的故居

前几天,我又回到东红村老家,与80岁的伯伯聊刘光辉和他家的渊源。伯伯告诉我说,上世纪90年代,伯伯的小儿子、比我大一岁的堂兄刘荣在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杭州工作。堂兄刚到杭州,不知道从哪里听说,有一个团山老乡在新华社浙江分社当领导,便要伯伯在家里打听是谁。伯伯问了很多人,原来这个人就是本村人刘光辉,找到刘光辉的电话,一个电话打过去,刘光辉一听说老家有优秀的晚辈来到了杭州,便兴高采烈,四处张罗,并把堂兄的户口迁到他家的户口簿上。堂兄通过自己努力工作,在杭州买了房子。后来堂兄结婚,伯伯去杭州参加儿子的婚礼,得到刘光辉热情款待,并当着我伯伯的面,对堂兄赞不绝口,看重家乡人,提掖爱护晚辈之情,溢于言表。

堂兄告诉我说:刘光辉年轻时人家都叫他“刘记者”,后面当上了社长,仍没有一点官架子,大家都尊称他“老刘”。刘光辉身材魁梧,性格开朗,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积极向上,喜欢爬山,乐于助人,退休后喜欢上了钓鱼,每次去外钓,钓到的鱼都要分给亲友。

退休后,刘光辉特意回老家修葺父母的坟墓,之后每年清明节,都会回老家给父母扫墓,但每一次都是匆匆来,匆匆走,所以村里除了极个别亲属,几乎没有人知道他的事迹,直到他去世后,大家看了新华社的报道,才知道邵东团山出了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新华社浙江分社原党组书记、社长刘光辉。

诞生刘光辉的团山东红村石子组,位于峡谷之中,背靠流泽镇春龙村的矮里坪,正对面是双江刘氏的祖坟山——虎形山,以前有一条石板官道从石子组经过阳和坪、陶子冲,铺到了廉桥的官道。石子组除了一户谢姓人家,其他都姓刘,都是从一个曾祖下来的。在这个小家族里,近代人才辈出,由于族人低调,导致少有人知道。

在邵东市团山镇烈士陵园墓碑上,有一个烈士刘寿林的名字很醒目,并有文字记载,大家都知道他是团山人,但没几个人知道他是东红村石子组人,更加没有人知道刘光辉与他是亲叔侄关系。

团山烈士陵园

刘寿林,生于1887年,十几岁时在长沙求学,后入伍,在武汉新建陆军担任教官,参加过辛亥革命。1926年,年近五旬的他在老家太一乡参加农民远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太一乡农协执行委员、太一区联合农民协会负责人。刘寿林为革命在家乡散尽家财帮助穷苦大众,领导农民打土豪、开仓济贫。团山惨案发生后,他凭着过硬的军事指挥才能,率领农军与反对势力作拼死斗争;1927年9月11日,不幸被俘,第二天被杀害于团山。刘寿林牺牲后,遗体葬于石龙村西育山。刘寿林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年龄最大的邵东籍共产党员。现在在刘寿林的后辈家里,还保留了他在武汉时的照片,成为珍贵文物。

刘寿林的长孙刘青春(现住冷水江市,已退休),出生于1936年,比亲堂叔刘光辉还大一岁,两人小时候一起上学,同班同学,少年叔侄如兄弟这句话在他们二人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现在86岁的刘青春老人回忆说:刘光辉虽然比他大一辈,但从来都是称呼他为哥,这一声哥哥叫了一辈子,从小在一起玩,一起读书,相互勉励,自从刘光辉家1952年迁往长沙后,他们有四五十年没有见面,直到两人都退休后才再相见。

刘寿林烈士照片

为继承祖父刘寿林革命遗志,刘青春于1954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奋战25年。1958年7月参加宁夏剿匪战斗,当时担任文书工作,白天和部队一起行军打仗,并负责打扫战场,晚上到班、排收集情况,写总结报告。10月份大部分土匪被消灭,地方政府基本恢复工作,部队奉命撤回原单位。同年10月部队调往四川,刘青春担任营部书记,次年调团部工作。

1978年响应党的号召,刘青春转业到地方工作,分到锡矿山矿务局工作(当时属中央冶金部直管单位厅级单位),历任党委办主任,医院党总支书记,宣传部副部长,正处级,工龄41年,党龄63年,今年86岁,退休在家。

当年每次从部队回来探亲,刘青春都到长沙去看望其叔祖父母(刘光辉的父母)。

一个小小的山谷,一个家族三代人,出了三位优秀人物,这或许有风水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家风优良,继承红色文化,才导致人才辈出的局面。

附:【乡土天下】坚持独立、理性,心存善良和敬畏,用朴实语言描写乡土历史人文。长期坚持创作不容易,如果文章引起共鸣,敬请点赞、留言并转发。

作者简介:刘利君,曾用名箫剑,湖南邵东团山人,曾南下漂泊流二十三年,散有作品在企业杂志、月刊及网站发表,现回归故乡,致力于家乡的公益事业及乡土文化建设,用余生积极为家乡鼓与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