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2069

 随缘522 2022-08-14 发布于山西
这8组方药,专门针对男女30岁以后常见小毛病,收藏好,生病不求人!
1、心烦、整夜整夜的睡不着、总觉得累、手脚心热、大便干结、记忆力减退
【调理原则】:滋阴清热,养血安神
【常用药】:人参、茯苓、玄参、丹参、桔梗、远志、当归、五味、麦门冬、天门冬、柏子仁、酸枣仁、生地黄。
2、情绪变化大、控制不住、心烦、焦虑、失眠、记忆力差
【调理原则】:舒肝解郁、安神定志
【常用药】:柴胡、郁金、栀子、胆南星、茯苓、石菖蒲、远志、百合、酸枣仁、龙齿、浮小麦、甘草。
3、口腔糜烂、发热、嗓子干、关节酸痛、总觉得累、浑身没劲儿、胃口差、恶心、呕吐、小便颜色深、便秘
【调理原则】:清热化湿、解毒杀虫
【常用药】:黄连、黄芩、黄柏、栀子、苍术、牛膝、地肤子、白鲜皮、百部、苦参。
4、四肢浮肿、怕冷、排尿不通畅、胃隐隐作痛、身体消瘦、吃点东西肚子就胀、腹痛、反酸、打嗝
【调理原则】:温中补虚、调和肝脾、行气活血、止痛生肌
【常用药】:白芍、大枣、桂枝、炙甘草、生姜。
5、头总是晕晕乎乎的、身上没力气、记忆力减退、入睡困难、一点声音就醒
【调理原则】:益气养血、强脑安神
【常用药】:鹿茸、制何首乌、淫羊藿、干姜、甘草、大枣。
6、五心烦热、睡着了就一身汗、醒来汗就没有了、口干舌燥、腰腿酸软无力、耳朵边有嗡嗡声
【调理原则】:滋阴补肾
【常用药】: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7、一觉醒来满身汗、头总是晕晕乎乎的、眼睛看东西模糊不清、耳朵边有嗡嗡声、腰腿酸痛、后脚跟痛
【调理原则】:滋肝补血、清虚热、滋阴养血
【常用药】:当归、白芍、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
8、肚子大、赘肉多、身体肥胖、脸上和头发爱出油、大便不成形、浑身沉重
【调理原则】:益气、利湿、降脂、消胖
【常用药】:罗布麻叶、泽泻、白术、薏苡仁、芒硝、防己、海藻、当归、荷叶、大黄。
 
 
 
 
 
 
 
 
夺命汤4
【处方】 吴萸、肉桂、泽泻、白茯苓。
【功能主治】 冲疝、厥疝痛上攻,脐悸,奔豚气上行。
【摘录】 《金鉴》卷四十二
 
 
 
 
 
 
夺命汤3
【处方】 银花、草河车、赤芍、细辛、蝉蜕、黄连、僵蚕、防风、泽兰、羌活、独活、青皮、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 红丝疔。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外科全生集》卷四
 
 
 
 
 
夺命汤2
【处方】 皂角3寸(去黑皮并子),甘草2寸。
【制法】 同打碎。
【功能主治】 喉风
【用法用量】 用水1盏,煎至半盏,去滓,入蜜少许,再煎3-5沸,放温服.连进2服。且吃白粥1日。
【注意】 忌油面、酒、鱼腥、炙煿诸热毒物100日。
【摘录】 《普济方》卷六十一
 
 
 
 
 
 
 
前列腺增生奇方,给患者使用,用一个好一个,经得起临床验证
组方:沉香、肉桂、黄柏、知母、石韦、车前子、当归、王不留行、赤芍、白芍、菟丝子、巴戟天、皂角刺、生甘草。
功效:益肾化瘀、利湿降浊。
我们说一下此方的配伍:
 解析:本方尤适用于前列腺增生所致的癃闭。该证多由肝肾亏虚,热瘀结于下焦、壅闭而成。方中取沉香降气开结、破瘀;配以肉桂、菟丝子、巴戟天、黄柏、知母益肾泻热;石韦、车前子利湿降浊;当归、王不留行、赤芍、皂角刺活血化瘀;白芍、甘草敛阴缓急止痛;且甘草调和诸药,皂角刺利关开窍。诸药合用,共奏益肾泻热,利湿降浊,活血化瘀,开结利窍之功。
注意: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上热下寒的三个经典方子
上热指的是上火,常见的就是牙龈肿胀、口腔溃疡,而下寒指的就是肾阳不足,腰膝失养、手脚冰冷、尿频等。
1、栀子干姜汤
取栀子、干姜,用水煎服,栀子主要就是消除人体火气,而干姜具有补气的功效,两者煎汤具有清上温下、清热除烦,温中暖脾的效果。
2、黄连汤
取甘草、干姜、大枣、黄连、黄芩,放入水,然后慢煮,去除渣子,再煎。黄连汤具有平调寒热,和胃降逆的功效,主要用来治疗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痛,欲呕吐者。
3、乌梅丸
取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去皮炮制、蜀椒、桂枝去皮、人参以及黄柏,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于米饭下,饭熟后将乌梅和其他药材捣成泥,揉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乌梅丸具有缓肝调中,清上温下之功效。
 
 
 
 
 
 
 
 
脾胃病的8大常见证型,看看你是哪一个
1、胃中寒冷
胃脘部冷痛,一般为阵发性疼痛,通常是由受寒或吃凉食引起,可伴有恶心、呕吐、出汗,还会出现腹泻、食欲不振、口干不渴的症状。
2、胃火上逆
呃逆,打嗝,打嗝声音大,口臭,容易口渴,喝水多,还喜欢喝冷饮,还可出现尿黄,便秘。舌象为舌红苔黄。
3、脾胃气虚
胃胀、胃部隐痛,吃饭少,饭后胀疼明显,大便溏泻,面色萎黄,还可有气短懒言,消瘦,乏力,头晕等表现。舌胖大有齿痕。
4、脾胃阳虚
胃痛、腹痛,喜温喜按,四肢不温,手脚发凉,还经常呕吐,吐清水,腹泻。另外也有气短,疲惫,精神萎靡,大便不成形的表现。
5、肝胃郁热
胃脘部灼痛,胃胀,感觉饥饿却不想吃饭,同时伴有嗳气、打嗝、反酸、口干、口苦的症状。还容易发怒,烦躁,便秘。
6、肝气犯胃
胃痛,胃脘胀闷不舒,连及胸胁部位,嗳气、吞酸,情绪不好时会加重,时不时的胸闷、叹息,小便黄,大便稀且不成形。
7、脾胃虚寒
腹胀,食欲不振,吃一点东西就饱,畏寒怕冷,受凉容易腹痛、拉肚子,还可有面色苍白、口苦、口干、尿多的表现。
8、胃阴不足
胃部隐隐作痛,腹胀,口干,咽干,容易恶心呕吐,有时是干呕。另有盗汗,四肢乏力,大便干结,舌红、少苔的症状。
 
 
 
 
 
 
 
19条心脑血管养生常识
1.戒烟。吸烟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
2.限酒。酒伤肝,助湿热,易形成肝火挟湿痰而发生中风。
3.饮食宜清淡。少食大鱼大肉等肥甘厚味之品。
4.保持大便通畅。大便燥结,排便时用力,使得腹压升高,血压和颅内压也同时上升,极易使老人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发中风。
5.注意调节情绪。大喜大悲都会影响血压。“怒则气上”,血与气并走于上,容易导致脑血管痉挛或者脑充血。
6.适当运动。运动则气血周流,不易停滞,不易形成瘀血。但运动不宜太剧烈。
7.避免过劳。
8.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子时(23点至凌晨1点)阳气最弱,阴气最盛,是人体最需要睡眠养阴的时候,尽量在子时之前。
9.按时服药,定期测量血压。
10.适度进行娱乐活动,心情舒畅。
11.如果出现脑血管意外的早期表现,如言语不利落、手脚无力、脸歪、剧烈头痛等,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12.控制体重。
13.多进食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葡萄...常吃海带、洋葱、苦瓜、醋蒜等。
14.适当喝些降脂降压通便代茶饮,如决明子、山楂片、葛根、菊花、绿茶等。
15.高血脂者枕头不要太高。因为高血脂者血流较正常人慢,枕头太高会使血液流向头部减慢和减少,容易形成缺血性脑中风。
16.节制性生活。肾为先天之本,肾精为诸阴的源泉,如果肾精不足,日久会形成阴虚火旺的体制,阴虚肝阳上亢,易发生中风。
17. 每日睡前用热水泡脚、搓脚心,可以补肾、养阴、安眠、引上亢之虚阳下潜,对预防中风有良效。
人类的脊椎生理结构决定了不能整天趴在桌子上打电脑,而是要像祖先那样,虽然不用像猴子那样上窜下跳,但每天都要做各种活动。很多青年人认为自己离危险还远着呢,但是来心血管科的30%是中青年人。平常对自己的身体加以关注,保护好自己的心脑血管。
善用其心,有病吃药,无病吃饭,适当锻炼。
 
 
 
 
 
 
 
夺命神效膏
【处方】 大黄1两,士鳖子1两,当归1两,川芎1两,赤芍1两,生地1两,麻黄1两,细辛1两,白芷1两,荆芥1两,防风1两,苍术1两,羌活1两,川乌1两,草乌1两,甘草1两,五灵脂1两,白芍1两,虎骨1两,防已1两,甘遂1两,海藻1两,大戟1两,芫花1两,白凤仙根1两,白蔹1两,附子1两,乌药1两,南星1两,半夏1两,香附1两,肉桂1两,苍耳子1两,申姜1两,艾叶1两,角刺1两,枳壳1两,三棱1两,蓬术1两,卜子1两,巴豆1两,五倍子1两,独活1两,桃仁1两,红花1两,苏木1两,川断1两,连翘1两,栀子1两,苦参1两,干姜1两,蓖麻1两,甲片1两,全蝎1两,僵蚕1两,蜂房1两,山柰1两,甘松1两,皂荚1两,半支莲1两,过山龙1两,水红花子1两,玄参1两,紫金皮1两,蛇衣1条,蜈蚣14条,蛤蟆3只,血余1团,大蒜3两,葱头3两,生姜3两,桃头3两,柳头3两,槐头3两,桑头3两,阿魏6两,木香2两,丁香2两,乳香2两,没药2两,血竭2两,潮脑4两,麝香6钱(后8味共研末,收入膏内)。
【制法】 前75味,用麻油18斤,浸春5、夏3、秋7、冬10日,煎枯去滓,再熬至滴水成珠,每净油1斤下炒血丹7两搅匀,入阿魏化尽,次入细药,稍温再下麝香搅匀,乘热收贮。
【功能主治】 内外一切恶症。
【用法用量】 临用炖化摊贴。
【摘录】 《外科集腋》卷一
 
 
 
 
 
 
 
夺命神蛇散
【处方】 白花蛇1条,黑梢蛇1条(俱用酒浸1宿,去头尾皮骨听用),蕲艾3钱,地龙3钱(去土),川芎3钱,当归3钱,天麻3钱,蔓荆子3钱,银花3钱,细辛3钱,沙参3钱,甘菊3钱,甘草3钱,胡麻3钱,草乌3钱,木笔子3钱,菖蒲3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大麻风,眉落鼻崩。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温酒送下。须在静室中,无风处服之,上用被盖汗出为度,切忌临风。
【摘录】 《秘传大麻风方》
 
 
 
 
 
 
小儿疝气中药方剂
〖 辨 证 〗 中气下陷。
〖 治 法 〗 升陷降气。
〖 方 名 〗 完疝汤。
〖 组 成 〗 柴胡6克,白芍15克,枳实12克,甘草6克,黄芪12克,北五味子6克,荔枝核12克,黄芩10克,萱草根15克,铁线草15克。
如无萱草根可用山药15克代之。铁线草乃草药,具有祛湿、活血生肌的功用。
歌诀是:完疝汤中芍枳甘,柴芪味荔铁芩萱;
 小儿疝气频煎服,升降同施补散兼。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一次生附子中毒的体验
前天晚上,吃了很多凉东西,酸奶呀,西瓜呀什么的,都是从冰箱里刚拿出来的,很凉。因为天气太热,所以吃得确实很舒服,但我当时也意识到要不好结果,半夜的时候开始胃疼,艾灸神阙,上脘,中脘,不再疼了,睡到五点多,又有点疼,又灸了一次,然后上班。一天都没精神,感觉到胃,小腹甚至腿都发凉。晚上回家,取生附子30克,干姜30克,细辛10克,小茴香10克,白术20克,黄芪20克,正常煎服(本来应该加甘草,可是家里没有了),服时略有麻口感。过了一会儿,感觉胃里发热,后背发热,脸有点麻。半个小时左右,身上发热,体温37.5,四肢和脸发木,不麻,身上有酥麻感,就像要起鸡皮疙瘩那种感觉。下肢略有汗,盖上被,又别了碗红糖姜汤,出了点汗,不太多,凉汗。脸和四肢还是木,但不影响行走而且是静止情况下有这种感觉,活动一下就没有了,如果不动,比如说坐一会儿,就又有木的感觉,知道是中毒了,但感觉还挺舒服的。大概到晚上十一点,木的感觉渐轻了,睡觉。今天早上起来,神清气爽。
你的方如果加点麻黄,可能反应就没这么大了。
我的体质不好,本来就寒气重,要不也不这么用。感觉如果体格好,急症还是要用猛药。另外,有毒的药用得好,效果肯定会让人惊喜,可惜呀,不会用,也不敢用。原来用过黑顺片,用到四五十克,也没有热的感觉。这个生附子也用到过十五克,但加了大量的甘草,一点热的感觉也没有。(从不久煎),这一次是真的热了。下次再用这么大量,然后加甘草,看看效果怎么样。
国家著名老中医吴佩衡特别叮咛用附子医者:“附子片未煮透服之被中毒麻醉不安者,即以好肉桂三、五钱泡水服之,轻者立解,重者渐愈,切忌用冷水洗胃,每多促亡,已屡见屡闻,注意慎之为幸”
坚持用,对虛寒体质有良效,身体太虚,尤其是中焦虛的话,建议量不要太大,缓缓图之,配伍也很重要,尽量给邪以出路!
昨天晚上又服一剂,但先煎两小时,没有中毒症状,但热感不明显。个人以为,久煎在去除毒性的同时,药效也受到了影响。
今天早上服二煎,胃中有温热感。
我个人认为,附子久煎温阳。
 
 
 
 
 
 
治血管神经性头痛
[配方]:桂枝18克、白芍12克、半夏9克、瓜蒌30克、尾连30克、川芎9克、白芷9克、菖蒲15克、远志15克、茯苓15克、赤芍9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疏肝降逆,祛湿化痰,活血化瘀。
[主治]:血管神经性头痛。
 [疗效]:治疗21例,近期疗效明显,一般服药 3一5剂后头痛减轻(13例),少则l一2剂(6例),多则6一8剂(1例),即可达到减缓疼痛或止痛效果。l例无效。
 
 
 
 
 
 
治老年斑方特效验方
【治法】:将云南白药稀释于白酒中,每天坚持蘸此酒涂抹患处数次。
【疗效】:不用多久老年斑即可自行脱去,且不留疤痕。
 
 
 
 
 
 
 
 
夺命散38
【别名】 全蝎延胡散
【处方】 元胡索不拘多少(盐炒过),干蝎减半。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小肠气。
【用法用量】 全蝎延胡散(《直指》卷十八)。
【摘录】 《百一》卷十五引《既效方》
 
 
 
 
 
 
夺命散37
【处方】 乌头尖1钱,附子底1钱,蝎梢1钱,雄黄1钱,蜈蚣1对,硇砂半钱,粉霜半钱,轻粉半钱,麝香半钱,乳香半钱,信2钱半,脑子少许。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疔疮。
【用法用量】 先破疮,出恶血毕,以草枝头用纸带入于内,以深为妙。
【摘录】 《保命集》卷下
 
 
 
 
 
 
老中医公开疑难杂症方
老中医公开治病绝招,一些疑难杂症治起来竟易如反掌!
化痰消风汤:
双花 ,土茯苓,蛇舌草,桃仁,半枝莲,蝉蜕,紫草,茜草,旱莲草,槐米,乌梢蛇, 白鲜皮,甘草,山豆根,红花,三棱 ,莪术
哮喘方:
炙麻黄 ,桂枝,干姜 , 细辛 ,半夏,五味子,白芍 ,冬花,紫苑 ,徐长卿,射干 ,蚤休, 炒地龙 ,黄芩,炒杏仁 ,党参,甘草 6
祛湿方:
车前子(包) ,栀子 ,赤芍 ,黄柏 ,川牛膝,云苓,泽泻,丹皮,茵陈
祛痛方:
桃仁,川芎,当归,赤白芍,甘草 ,红花,炙香附 1
心痛宁:
人参(包) ,天冬 ,麦冬 ,五味子 ,黄芪 ,元胡 ,当归,黄连,郁金,川芎,陆路通 ,羌活 ,海风藤 ,柏子仁 ,炒枣仁 ,三七粉 (冲)
清眩方:
钩藤 ,炒黄芩,菊花 ,牛膝 ,生熟地,炒地龙 ,生龙骨 ,枸杞
舒胸方:
丹参 ,赤芍,黄芪,寄生 ,枸杞 ,炒枣仁 ,元胡 ,甘草
养心方:
当归,川芎 ,茯苓神,党参,炒枣仁 ,柏子仁 ,黄精 ,砂仁,甘草
肠炎汤:
党参 ,白术,云苓 ,陈皮,白芍,防风 ,黄连,木香,甘草
调肝方:
柴胡,云苓,当归,白术,白芍,郁金
调更方:
仙灵脾,仙茅 ,巴戟天,当归,知母,黄柏
八味平喘汤:
板蓝根,贯众,公英,桑皮,苏子,葶苈子,丹参,川芎
安肺方:
柴胡,黄芩,生石膏,桃仁,红花
化积方:
生黄芪 ,炒白术,云苓 ,清半夏,蛇舌草,蜈蚣,猫爪草,补骨脂,砂仁,炒三仙,黄连,党参,陈皮,甘草
止血散:
生地,丹皮,仙鹤草,藕节,女贞子,旱莲草,白茅根,茜草,三七粉(冲)
益血方:
菟丝子 ,枸杞子,鸡血藤,当归,阿胶 (烊化)
清肝散:
丹皮,栀子 ,当归,白芍,柴胡,白术,云苓,薄荷,青皮,香附 ,生麦芽 ,甘草
清心安神汤:
黄连,枳实 ,竹茹 ,陈皮,半夏,云苓,炙甘草
祛风方(外用):
仙灵脾,巴戟天 ,补骨脂 ,鹿含草 ,生艾叶,川椒
祛毒方(外用):
苦参,黄柏,赤芍,土茯苓,白头翁,冰片(包),地肤子,白鲜皮,枯矾
解毒利咽汤:
双花 ,连翘,淡豆豉,芥穗,牛子,薄荷(后入),桔梗 ,芦根,黄芩,公英,板蓝根,山栀,炒麦芽,川芎,甘草
生津养肺汤:
北沙参,麦冬,玉竹,花粉,炒扁豆,桑皮,百合,川贝,炙百部,炙杷叶,桔梗,炒杏仁,佛手,双花,生地,苏梗,太子参,射干,甘草。
 
 
 
 
 
 
 
原来中药也有“十二生肖”,你知道么?
鼠曲草
鼠曲草具有止咳定喘,健胃和脾,补中益气,滑肠通便的功效。可以用于虚劳咳嗽,梦遗泄精,大便秘结,胃痛。
牛蒡子
牛蒡子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
虎杖
虎杖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的功效。用于湿热黄疸,淋浊,带下,风湿痹痛,痈肿疮毒,水火烫伤,经闭,癥瘕,跌打损伤,肺热咳嗽。孕妇慎用。
菟丝子
菟丝子具有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外用消风祛斑的功效。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肾虚胎漏,胎动不安,目昏耳鸣,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龙胆
龙胆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强中,惊风抽搐。
蛇床子
蛇床子具有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温肾壮阳的功效。用于阴痒带下,湿疹瘙痒,湿痹腰痛,肾虚阳痿,宫冷不孕。有小毒。
马齿苋
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的功效。用于热毒血痢,痈肿疔疮,湿疹,丹毒,蛇虫咬伤,便血,痔血,崩漏下血。
羊耳菊
羊耳菊具有散寒解表,祛风消肿,行气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咳嗽,神经性头痛,胃痛,风湿腰腿痛,跌打肿痛,月经不调,白带,血吸虫病。
猴头菌
猴头菌具有健胃补虚,抗癌,益肾精的功效。可用于食少便溏,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浅表性胃炎,神经衰弱,食道癌,胃癌,眩晕,阳痿。
鸡冠花
鸡冠花具有 收敛止血,止带,止痢的功效。用于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带下,久痛不止。
狗脊
狗脊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下肢无力。
猪牙皂
猪牙皂具有祛痰开窍,散结消肿的功效。用于中风口噤,昏迷不醒,癫痫痰盛,关窍不通,喉痹痰阻,顽痰喘咳,咯痰不爽,大便燥结;外治痈肿。有小毒。孕妇及咯血、吐血患者禁用。
涉及药品,如需用药,请遵医嘱,切勿滥用药物!
 
 
 
 
 
 
 
各种肉药之运用
桂皮八角一起炒,香果香叶不能少。
陈皮草果茴香好,山柰一起洗个澡。
八种香料一起炒,红烧味道绝对好。
羊肉萝卜牛肉茶,猪肉文火烤山楂。
花椒鱼肉香茅鸭,陈皮兔肉沙姜鸡。
八角茴香要适当,白芷丁香别多放。
鸡鸭禽类多用白芷加良姜,当归不能少。
猪肉多用香叶加木香,桂皮强。
羊眼泡,牛口条,羊心羊肺羊肚汤
草蔻好,人人夸,能熏鸡来又烤鸭,
北京烤鸭用草蔻,德州扒鸡它当家。
猪肉微臭土味强,八角桂皮小茴香
 
 
 
 
 
 
 
夺命散35
【处方】 白附子1钱,黑附子(炮,去皮)1钱,南星(炮)1钱,天麻1钱,防风1钱,半夏(泡7次)1钱,麻黄(去节)1钱,朱砂1钱,全蝎(新薄荷叶裹,生姜汁蘸炙3两度黄色)1钱。
【制法】 上入麝香半钱,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急慢惊风。
【用法用量】 3岁半钱,薄荷、姜汁更同酒泡汤调下。
急惊,加朱砂、轻粉。
【摘录】 《普济方》卷三七五引《全婴方》
 
 
 
 
 
 
夺命散34
【处方】 芫花不以多少(用好酒浸1宿,慢火炒令黑色)。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产后血迷、血晕,胎衣不下,恶血停凝,血块枕痛,脐腹 (疒丂)痛;及赤白崩带,月候不定。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热酒调下。
【摘录】 《鸡峰》卷十六
 
 
 
 
 
 
 
针药并用治疗脾胃气虚型耳鸣
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内鸣响,且无外界声源的干扰,可妨碍听觉,是一种主观上的症状,可导致不同程度听觉减退、失眠、心烦不安、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周婷是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经验丰富,擅长采用针刺方法治疗多种常见疑难疾病,如围绝经期失眠、周围性面瘫、卒中后半身不遂等。现介绍周婷用针药结合为主要方法治疗耳鸣的经验如下。
方药治疗
健脾益气 开闭通窍 周婷用益气升阳、调补脾胃之法,方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来治疗耳鸣。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方中重用黄芪为君,臣以用人参、炙甘草,君臣相伍,可补中气、固表气,补一身之气;白术、当归为佐药,白术可健脾补气助运化,当归可补养营血,且使所补之气有所依附;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升麻与柴胡用为佐使之药,使所补气血上升通于耳窍。全方可健运脾胃之气,又能恢复中焦上腾下达之功,从而清阳之气通致耳窍使其得以濡养。
抑木扶土 息风降火 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相乘相侮。肝病郁久化火生风,风火上犯耳窍,则鸣响不止,应抑木扶土。脾胃应分治,方以逍遥散合左金方加减,两方配合加减即可疏肝理气健运,又能清降胃火;耳鸣久病阳气内闭者,配通气散加减可开郁升阳,郁开阳气上达则窍通,窍通则耳鸣耳聋可愈。
针刺治疗
局部取穴 听宫、翳风。听宫是手太阳小肠经,与手、足少阳经相交会,可使气通耳窍,能够聪耳启闭,是治疗耳疾的要穴;翳风是手少阳经耳部穴位,二者相配能疏经气、通耳窍。
远端取穴 足三里、三阴交、百会、印堂、太冲、中渚。《黄帝内经》:“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胃下合穴,是治疗虚劳诸证及保健要穴;三阴交是足三阴交会穴,可健脾气、滋阴,二者可健运脾胃,使耳窍得养;百会、印堂、太冲以调畅气机,安神定志;中渚为手少阳三焦经远端输穴,循经远近配合可通上达下,疏经气、通耳窍;诸穴配合以开窍复聪。
典型医案
患者,女,27岁,因“双耳耳鸣1个月余”就诊。耳鸣常劳累后加重,似蝉鸣声,呈间断性,无闭气感及听力下降,既往体健。近一周来患者自觉耳鸣加重,呈持续性,纳眠欠佳,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无力;就诊前于耳鼻喉科进行专科检查,结果示双侧耳郭无畸形,无牵拉痛,耳屏及乳突区无压痛,鼓膜完整无破损,诊断为“神经性耳鸣”。周婷根据症状辨证综合考虑后,中医辨病耳鸣,辨证为脾胃气虚证;治则为健脾益气、开闭通窍。治疗取穴:听宫透翳风、足三里透三阴交,透刺用5寸芒针;中渚、百会、印堂、太冲等穴,用1~2寸毫针,刺入深度安全且有针感为度。得气后留针30分钟,其间行针1次,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并予补中益气汤加减口服,共7剂。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自述耳鸣症状较前好转,劳累后不易发作,纳寐明显改善;两个疗程后询问患者,称基本痊愈。嘱其规律作息,宣畅情志,后随访,诸证皆除。
按 本案属中医脾胃气虚型耳鸣。周婷针药并用治疗耳鸣时,常从脾胃生理功能出发。首先,脾胃乃胃气化生之源,滋养元气之根,其腐熟运化功能正常,则水谷精微化源充足,脾气上升胃气下降,升降枢纽协调一致,则水谷精微向内可濡养脏腑经络,向上向表能布散全身,精气神可得养,遂九窍通利。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胃论》曰:“谷之所注者胃也……”脾胃健运,则气血生化充足;反之若脾失健运,化生气血不足,则无营养物质濡养五脏,故九窍亦失养,则耳窍经络无气血滋养可见耳鸣之症,即《灵枢·口问篇》:“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耳鸣。”
其次,脾为胃行津液。若饮食不当,可导致脾胃升降失常,可见胃气上逆、脾气下泄,浊气中阻,脾失健运,则水湿运化功能失常,水液停聚,而致水湿痰饮,痰饮流窜,可致诸窍阻塞不通;痰郁久化火,上扰清窍,亦致耳鸣,甚则气闭耳聋。
另外,脾运化正常,脾气充足,则脾的升清胃的降浊功能则正常,水谷精微可上输心肺,充养全身孔窍;若脾气不足,升输无力,或浊阴不降,耳窍失养,又受浊阴之邪来扰,也可见耳鸣、耳聋。
 
 
 
 
 
 
血府逐瘀汤:十九种病证针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用一个词概括血府逐瘀汤的适应证就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王清任在此方之下所列十九种病证,全部都是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
·临证应用血府逐瘀汤应视情况作调整:大便稀者加茯苓,减当归、生地、桃仁用量;舌质淡黯者赤芍用6g,舌质偏红者可用10~15g,舌紫红者可加到30g;柴胡多用会加重烦躁、兴奋、失眠;便秘者,桔梗可加量,不欲饮食者桔梗用量不宜大;头部症状重、精神症状明显者,川芎可用至30g。
清代医家王清任创制的血府逐瘀汤,是一首极其好用的方子,所治病证多达十九种。
《医林改错》书中记载的血府逐瘀汤原方为:当归三钱,生地三钱,桃仁四钱,红花三钱,枳壳二钱,赤芍二钱,柴胡一钱,甘草二钱,桔梗一钱半,川芎一钱半,牛膝三钱。水煎服。现代用量一般为:当归10g,生地10g,桃仁12g,红花10g,枳壳6g,赤芍6g,柴胡3g,甘草6g,桔梗5g,川芎5g,牛膝10g。
笔者临证应用血府逐瘀汤,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中药剂量作调整。服用血府逐瘀汤后,多数患者会出现大便稀。便秘者服用此方会有所改善;如果患者本就大便稀,笔者一般和茯苓配起来用,然后把当归、生地、桃仁的用量减少。原方赤芍用6g,按照笔者经验,如果患者舌质暗淡,赤芍就按原方剂量用,舌质偏红者可用10~15g,舌象紫红者可加到30g。柴胡在方中不可或缺,一般用3g,多用会导致患者烦躁、兴奋、失眠等症状加重。如果患者抑郁严重,整天无精打采,柴胡量也可以加。便秘者,桔梗可以加量,不欲饮食者,桔梗用量不宜大。头部症状重、精神症状明显者,川芎可用至30g。
用一个词概括血府逐瘀汤的适应证就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王清任在此方之下所列十九种病证,全部都是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以下逐一分析。
1 头痛
原文:头痛有外感,必有发热、恶寒之表症,发散可愈;有积热,必舌干口渴,用承气可愈;有气虚,必似痛不痛,用参芪可愈。查患头痛者,无表症,无里症,无气虚痰饮等症,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而愈。
讲解:看到血府逐瘀汤,很多医者第一反应觉得这是治胸痛的方子,其实该方的第一个适应证是头痛。王清任说过“辨血瘀,无表症”,指的是没有恶寒和发热,没有这两个症状同时存在,就叫没有“表症”。外感的头痛,用发散的方法治疗即可。外感头痛表现为整个头部胀痛,没有一个确切的局部部位,这也是外感头痛在临床上可以鉴别的一个特点。如果是积热引起的头痛,一定舌干、口渴。有便秘、口干、口渴这些症状的头痛,用承气汤治疗即可。如果是气虚,患者疼痛得比较轻,用参、芪类药物即可。
如果不是前面这些情况,患者没有恶寒发热、口干、舌燥、便秘,没有气虚,不是那种隐隐的疼痛,也没有明显的痰饮症状,且头痛“忽犯忽好,百方不效”,那么用血府逐瘀汤1剂药即可收效。笔者临证常用血府逐瘀汤,很多患者反馈刚吃完1剂药,头痛症状就轻多了。
2 胸痛
原文:胸痛在前面,用木金散可愈;后通背亦痛,用瓜蒌薤白白酒汤可愈;在伤寒,用瓜蒌、陷胸、柴胡等皆可愈。有忽然胸痛,前方皆不应,用此方一付(应为“服”,下同),痛立止。
讲解:血府逐瘀汤的第二个适应证是胸痛,此胸痛不是冠心病的心绞痛,即不是中医讲的胸痹。“胸痛在前面,用木金散可愈”,木金散是《医宗金鉴》的方子——颠倒木金散。“后通背亦痛,用瓜蒌薤白白酒汤可愈”,就直接把冠心病心绞痛的胸痛排除了,所以王清任讲的“胸痛”不是胸痹之胸痛。“在伤寒,用瓜蒌、陷胸、柴胡等皆可愈”,前面这些都不是用血府逐瘀汤,实际临床上可不可以用?可以。但王清任讲的血府逐瘀汤并不是治疗这些胸痛的。他更强调的是——“有忽然胸痛,前方皆不应”,胸部刺痛疼一下就没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又疼一下,王清任指的胸痛其实是这种。至于血府逐瘀汤用于胸痹以及其他的胸痛,是后人的拓展应用,并不是王清任所指的“胸痛”。
3 胸不任物
原文:江西巡抚阿霖公,年七十四,夜卧露胸可睡,盖一层布压则不能睡,已经七年。召余诊之,此方五付痊愈。
讲解:什么叫“胸不任物”?王清任举了一个例子:74岁的江西巡抚阿霖公,睡觉时胸口什么都不能盖,即便盖上一层布也会睡不着,胸口上没有任何东西他才能睡。这叫“胸不任物”。这个病笔者在临床遇到过,就用血府逐瘀汤治疗,一般开7剂药下去就好了。
4 胸任重物
原文:一女二十二岁,夜卧令仆妇坐于胸方睡,已经二年,余亦用此方,三付而愈。设一齐问病源,何以答之?
讲解:关于“胸任重物”,王清任又举了一个案例:一女二十二岁,睡觉时要是没有一个人这样的重量坐在她的胸上就睡不着。王清任用血府逐瘀汤治之,三剂而愈。胸任重物,这病笔者也遇到过,患者必须要在胸口压个东西才能入睡,再也找不到比血府逐瘀汤更有效的方子了。“设一齐问病源,何以答之?”是讲,假如患者问医生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医生怎么回答?说明这种少见病很难用一般的认识去理解,这种情况王清任认为也是血府血瘀所致。
5 天亮出汗
原文:醒后出汗,名口自汗;因出汗醒,名曰盗汗,盗散人之气血,此是千古不易之定论。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一两付而汗止。
讲解: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一类患者说自己盗汗,问对方什么叫盗汗?他说一醒来就出一身汗。这时候一定要问,是醒来以后全身已经湿了吗,还是醒来以后才开始出汗?醒来以后才开始出汗,是“醒时出汗”或“醒后出汗”,跟睡醒是相关联的,这不是盗汗,盗汗是睡眠当中出汗。
有些人不论是自汗还是盗汗,吃了补气、固表、滋阴、降火的方子都不效,是因为“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血府逐瘀汤治疗自汗、盗汗疗效非常可靠,笔者验之于临床多年,屡试不爽,方知王清任所言不假。
笔者再补充一个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可以治疗的汗证。前两天笔者遇到一患者,自诉躺下以后哪半边身体在上面,哪半边身体就出汗,翻过来,依旧是上半边身体出汗。笔者一同学的丈夫曾经也因同样的症状求治于笔者,笔者用血府逐瘀汤治之,只用了两周,多年的病就好了。
6 食自胸右下
原文:食自胃管而下,宜从正中。食入咽,有从胸右边咽下者,胃管在肺管之后,仍由肺叶之下转入肺前,由肺下至肺前,出膈膜人腹。肺管正中,血府有瘀血,将胃管挤靠于右,轻则易治,无碍饮食也;重则难治,挤靠胃管弯而细,有碍饮食也。此方可效,痊愈难。
讲解:这个适应证比较奇怪,叫“食自胸右下”,就是吃进去东西后,觉得吃的这个东西是从胸的右边下到胃里面去了。而一般人咽东西感到是从正中下去。
“食人咽,有从胸右边咽下者,胃管在肺管之后,仍由肺叶之下转入肺前”,这是王清任自己解剖上的认识。“由肺下至肺前,出膈膜入腹。肺管正中,血府有瘀血,将胃管挤靠于右”,这是王清任的分析,他认为是食管的左边有什么东西把它挤到右边去了,这完全是王清任的推测。临床上遇到这样的患者,往往是他们的一种自我感觉,做检查如食管造影等,都没事的。
这种病笔者临床也遇到过。“轻则易治”“重则难治”“此方可效,痊愈难”是王清任肺腑之言,患者往往服药后能感觉到吃东西不从右边下来,要完全消失则比较难。
7 心里热(灯笼病)
原文:身外凉,心里热,故名灯笼病,内有血瘀。认为虚热,愈补愈瘀;认为实火,愈凉愈凝。三两付血活热退。
讲解:“心里热”,也叫“灯笼病”。灯笼是里面烧着火,里面是热的,外边是凉的,所以叫“灯笼热”。经常有患者自述外边冷、里面热,指的就是这个病。王清任认为这是内有血瘀引起的,不能按“虚热”和“实火”论治,用血府逐瘀汤两三剂就能好。笔者在临床上反复验证,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8 瞀闷
原文:(瞀闷)即小事不能开展,即是血瘀,三付可好。
讲解:“小事不能开展”,其实就是心胸狭窄,遇点儿事就想不开,老是觉得难受,这个就是“瞀闷”。王清任认为这是血瘀导致的,三剂药就可以好。一般来说情绪不好的患者,用上血府逐瘀汤能迅速改善郁闷的症状。
9 急躁
原文:平素和平,有病急躁,是血瘀。一二付必好。
讲解:“瞀闷”和“急躁”往往是同时出现的,但是王清任讲的这个“急躁”是指的什么呢?“平素和平”,平常这个人还挺好的,突然变得急躁起来,其实是身体有病了以后变得急躁,也就是说各种疾病导致患者急躁的,可以放心地用血府逐瘀汤,两剂药必好。
10 夜睡梦多
原文:夜睡梦多是血瘀。此方一两付痊愈,外无良方。
讲解:“夜睡梦多”,就是睡觉做梦多。王清任说:“是血瘀,此方一两付痊愈,外无良方。”很多医者在临床上都体会到患者“梦多”并不好治。王清任肯定也验证过很多方子都效果不好,所以说“外无良方”。那么用血府逐瘀汤,梦就不多了。这个适应证很简单,不用看有没有脉涩、有没有舌瘀斑、有没有舌黯,不需要看这些。所以王清任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临床医家。
11 呃逆
原文:因血府血瘀,将通左气门、右气门归并心上一根气管从外挤严,吸气不能下行,随上出,故呃气。若血瘀甚,气管闭塞,出人之气不通,闷绝而死,古人不知病源,以橘皮竹茹汤、承气汤、都气汤、丁香柿蒂汤、附子理中汤、生姜泻心汤、代赭旋覆汤、大小陷胸等汤治之,无一效者。相传咯忒伤寒、咯忒瘟病必死。医家因古无良法,见此症则弃而不治。无论伤寒、瘟疫、杂症,一见呃逆,速用此方,无论轻重,一付即效。此余之心法也。
讲解:顽固性呃逆怎么治?可以用血府逐瘀汤,很好用,越是顽固的呃逆,就越要用它。王清任讲的解剖结构的部分我们就不讲了,原文的分析是不妥当的,但是他这个方子的疗效是确切的。他说“古人不知病源,以橘皮竹茹汤、承气汤、都气汤、丁香柿蒂汤、附子理中汤、生姜泻心汤、代赭旋覆汤、大小陷胸等汤治之”,这些方剂都被用来治疗呃逆。大家一说到呃逆,用什么方子?丁香柿蒂汤,谁都知道这个,但是有些情况真的不管用,说“无一效者”就是都没有什么很好的效果。温病里面也提到“相传咯忒伤寒,咯忒瘟病必死。医家因古无良法,见此症则弃而不治”,这里指的是感染危重症出现呃逆的情况。笔者上大学时,老师也给我们讲,比如中风,或者是感染危重症昏迷时,只要一出现呃逆,这个患者就快病危了,其实并非如此,不能单凭呃逆一症来判断。
“无论伤寒、瘟疫、杂症,一见呃逆,速用此方,无论轻重,一付即效”,一般的医家绝不敢说这个话,但是这个确确实实是有效的,笔者临证反复验证过。
12 饮水即呛
原文:饮水即呛乃会厌有血滞,用此方极效。古人评论全错,余详于痘症条。
讲解:临床上经常会遇到有的患者一喝水就呛,这种情况王清任认为是“会厌有血滞”,用血府逐瘀汤就能好。在病房也有好多例这样的患者,就是饮水呛咳,真的是用上一剂药,第二天就不呛了。关于王清任讲“饮水即呛”的原理,其在痘症篇有详细阐述。
13 不眠
原文: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
讲解:失眠“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临证这类失眠患者很多,患者到处治都治不好,笔者一般给开血府逐瘀汤,患者一吃药就有效,其实这是笔者跟王清任学的。
14 小儿夜啼
原文:何得白日不啼?夜啼者血瘀也。此方一两付痊愈。
讲解:王清任认为夜啼是血瘀导致。笔者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小儿夜啼也很有效。
关于治疗夜啼,古人还有一味药——蝉衣。熬一味蝉衣,就能治疗夜啼。为什么小孩无缘无故夜里哭呢,笔者认为可能是做噩梦被吓到了,于是就把蝉衣用于容易害怕、惊恐以及噩梦多的人,收效甚好。后来看到书中王清任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小儿夜啼,笔者根据前面的经验推理,对于做噩梦的患者用血府逐瘀汤加蝉衣,患者服药后噩梦渐渐就没了。这个是笔者发挥的,不是王清任讲的。
15 心跳心忙(心悸)
原文:心跳心忙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方百发百中。
讲解:“心跳心忙”,也就是现在说的心悸。心悸的患者非常多,血府逐瘀汤是治疗心悸的一首方子,屡试屡效。但是前面有个“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也就是说用补气养血安神的方子没有效果,就换这个方子。心悸也是我在临床上用血府逐瘀汤最多的一个适应证,效果非常好。
16 夜不安
原文:夜不安者,将卧则起,坐未稳,又欲睡,一夜无宁刻,重者满床乱滚,此血府血瘀。此方服十余付,可除根。
讲解:“夜不安”,实际就是夜里面烦躁,想睡睡不着,然后就起来了,起来还没坐稳,就又困了。经常有患者说看着电视想睡觉了,去床上一躺,马上就又清醒了,这个叫夜不安,实际上也是不眠。“一夜无宁刻,重者满床乱滚,此血府血瘀”,王清任认为这种情况也是血府血瘀引起的,用血府逐瘀汤即可。
17 俗言肝气病
原文:无故爱生气是血府血瘀。不可以气治,此方应手效。
讲解:我们说某人“肝气大”,肝气重、气不和、肝气郁滞,实际上是“无故爱生气”,就是没有让他生气的事也会无缘无故生气,不管大小事都会生气,这就叫“肝气病”。王清任认为病因在“血府血瘀”,“不可以气治”,就是不可以用理气的方法治疗,“此方应手效”,是说血府逐瘀汤用来治疗此病确实是有效的。前面讲了因病出现烦躁者可以用血府逐瘀汤,无故生气的肝气病实际上和那种情况是一样的性质。
18 干呕
原文:无他症,唯干呕、血瘀之症。用此方化血,而呕立止。
讲解:此处讲“干呕”,注意是“无他症,唯干呕”,就是什么症状都没有,就只有恶心干呕,王清任认为这也是“血瘀之症”。这实际上就是神经性呕吐之轻症,是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干呕,用血府逐瘀汤就好了。
19 晚发一阵热
原文:每晚内热,兼皮肤热一时。此方一付可愈,重者两付。
讲解:临床上有很多人到下午、傍晚就要发烧一阵儿,然后就不烧了。“每晚内热,兼皮肤热一时”,“皮肤热一时”就是一个时辰,即两个小时,到这个时候就发烧,“此方一付可愈,重者两付”。血府逐瘀汤治疗此证也是非常有效的,笔者用过,所以介绍给大家。
 
 
 
 
 
 
 
便血的原因有哪些?
大便出血有六大常见的病因,曾医生来帮你一一分析。
大便出血是非常常见的症状,有人看到大便出血就非常的害怕,担心是肠癌,因为很多网络上面的资料都写着,结肠癌或者直肠癌会导致便血的症状。但是,除了大肠癌,引起便血的原因还有其他疾病,便血并不一定是癌症。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大便出血有可能是哪些疾病。
(1)痔疮
痔疮是最常见的大便带血的病因,好发于年轻人,常常表现为便鲜血,滴血,或者檫手纸上面有血,大便与血液不混合。除了便血的症状,痔疮还会出现肛周瘙痒,潮湿,内痔脱出来,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在肛周有一个小肉球,大部分情况下,大便的时候,会有肉球脱出,大便之后,肉球会自己回去,也有常年脱出的患者,无法回纳。痔疮的诊断非常简单,医生用肛门镜看一眼,如果发现了直肠末端的粘膜曲张淤血,就可以诊断痔疮。痔疮以保守治疗为主,大部分的患者,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注意肛周卫生,提肛运动等保守治疗,痔疮的症状会有好转。只有痔疮引起大出血,内痔无法还纳,影响生活和工作,才考虑手术治疗。
(2)肠息肉和大肠癌
肠息肉和大肠癌也会表现为便血的症状,一般表现为暗红色的血便,可以与大便混合,可伴有粘液或者脓液。肠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如果不做治疗,任由肠息肉发展,就有可能发生癌变。肠息肉发生癌变的时间大约是5至10年,为了防止癌变,发现肠息肉的时候,应该将肠息肉切除。大肠癌好发于中老年人,除了便血的症状,大肠癌还可以出现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与便秘相交替,排便困难,腹部包块等等。如果你既往没有痔疮的病史,人到中年,突然出现便血的症状,一定要去医院检查一下,需要做肠镜明确诊断。早期的大肠癌以手术治疗为主,中期的大肠癌需要手术加上放化疗,如果是晚期的大肠癌,以化疗和靶向治疗为主。
(3)肠炎
肠炎也是可能会出现便血的症状,肠炎有很多种,包括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性肠炎,还有自身免疫性的肠炎,例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还有放射性肠炎等等,这些肠炎的患者,也可能出现便血的症状。以细菌性痢疾为例,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痢疾杆菌进入肠道之后,在肠道里面繁殖,引起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并释放毒素入血。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同时伴有全身毒血症症状。肠炎的患者,除了便血之外,还会出现一系列其他的症状,例如急性的腹痛,腹泻,发热,恶心,呕吐等等。
细菌感染性的肠炎,治疗的原则是抗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而自身免疫性肠炎,例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确切的病因并不清楚,可能与免疫功能失调有关系,引起肠道的非特异性炎症。自身免疫性肠炎以内科治疗为主,需要长期口服抗炎药物,甚至是免疫抑制剂。
(4)肛裂
肛裂也是一种良性病,是直肠的粘膜出现了破损,形成小溃疡,肛裂的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呈梭形或椭圆形,长约0.5~1.0cm,常引起肛周剧痛。肛裂的患者,常常合并有便秘,大便干燥,长期排便困难,大便用力的时候,大便过粗过硬,导致直肠粘膜破裂,形成肛裂。直肠粘膜破裂,造成小血管破裂,引起出血,往往表现为便鲜血,以排便时滴血或便后纸上擦血为主,很少引起大出血。
除了便血,肛裂患者还会出现疼痛,常常非常的剧烈,排便的时候,肛裂内神经末梢受到刺激,立即感到肛管烧灼样或者刀割样的疼痛,大便之后,可以缓解几分钟。然后,又会因为肛门括约肌收缩痉挛,再次引起剧烈的人体,称为括约肌挛缩痛,直到括约肌疲劳,松弛,疼痛才会缓解。
肛裂的诊断比较简单,根据典型的症状,即疼痛、便秘和出血。同时,检查的时候发现直肠粘膜的溃疡,就可以诊断为肛裂。肛裂的患者,需要改变排便习惯,治疗便秘,保持大便通畅,止痛,坐浴等保守治疗等等。如果保守治疗无效,肛裂就需要手术治疗,将肛裂切除,敞开创面。
(5)上消化道出血
一般来说,大便便血,血液主要来自于结肠或者直肠。而胃,十二指肠,小肠等部位的出血,一般表现为黑色的大便,如果是极少量的出血,肉眼是无法分辨的。但是,如果大量的出血,或者出血速度快,也可以表现为暗红色血便,甚至是鲜血便,例如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胆道出血,除了便血,还有可能呕血,腹痛等症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往往比较凶险,需要立即做胃镜,在内镜下止血,严重的情况,还需要手术治疗。
(6)全身性疾病
引起便血的疾病,除了消化系统疾病,还可能会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例如白血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传染病、中毒、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等等。有一些患者长期使用某些药物,也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例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等等。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出血,首先需要治疗原发病,这样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就能得到控制了。
大便出血了应该怎么办?
如果你有一天大便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大便中有血或者黑色的大便,请立即拍照,并且估计一下大便出血的量。如果只是少量的滴血,或者大便擦手纸上有血,没有腹痛、腹胀等不适,那么,痔疮的可能性比较大。
除了便鲜血,还伴有肛门的剧烈疼痛,便秘的情况,那么肛裂的可能性大。如果有进食不洁食物的病史,然后出现腹痛,发热,便血等症状,一定要考虑肠道炎症性疾病。
中年人,突然出现便血的症状,一定要考虑消化道肿瘤的可能,需要尽早去医院做检查,明确有没有大肠癌或者肠息肉。如果是黑色的大便,在排除食物或者药物的影响之后,需要考虑胃癌的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
这是引起大便带血最常见的六种病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出现大便带血,需要去医院看病,明确诊断,然后接受正规的治疗。
 
 
 
 
 
 
名医名方宁嗽饮
摘自2022-5-11中国中医药报
金殿春,1966年出生,1988年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原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现为江苏省扬州市名中医,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扬州市中医学会肺系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临证善用经方,自创时方,集诸多名家之精华,擅长治疗肺系疾病和内科杂病,疗效确切。
组成:黄芪15g,党参10g,南沙参10g,北沙参10g,百合10g,枸杞子10g,白前12g,前胡12g,金银花10g,连翘10g,牛蒡子10g,蝉蜕6g,当归10g。
功能:益气养阴,疏风止咳,平调寒热。
主治:感染后咳嗽之气阴不足、风邪留恋、寒热相杂。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药液250ml,分2次口服。
方解:感染后咳嗽,又称感冒后咳嗽,是指呼吸道感染患者鼻塞、流涕、发热等急性症状消失或缓解后,咳嗽迁延不愈,可持续3~8周,甚至更长时间,临床多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喉痒,痰少,色黄或白,咯痰不畅,甚则干咳无痰,遇冷、遇风或刺激性气体易诱发,常规使用中西药治疗效罔,甚为顽固。
此类咳嗽临床较多见,但治疗效果不佳,金殿春认为原因有四:其一,外感风热或风寒后,风热/寒之邪留恋不去,故咳嗽同时伴喉痒明显;其二,咳嗽排痰乃祛邪之征象,现如今常使用较多抗菌药物,使肺气闭塞,肺失宣发,则感冒虽愈但咳嗽不止;其三,表寒外束,表现为稍感寒凉或遇风后咳嗽明显加剧,内有热郁,故见痰少难咯,或黄或白;其四,久咳不已,正虚邪恋,以肺气不足,甚则伤及肾阴,表现为咯痰不畅,甚则干咳无痰,咳甚汗出,甚则咳而遗尿。因而本病多表现为气阴不足、风邪留恋、寒热相杂之证。
宁嗽饮方中黄芪益气固表、党参补肺益气。南北沙参同用,两药都可益气养阴,南沙参祛痰效著,而北沙参滋阴力强。百合润肺养阴止咳。枸杞子性平,能补肺肝肾之阴分不足,且无留邪之弊。白前和前胡均可下气消痰,止咳定喘,白前性偏温,偏于痰多、喘急,前胡性凉,咳嗽痰偏黄兼有风热用之更佳,两者常相须为用。金银花、连翘疏风清热解表,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三药同用,仿银翘散之意。蝉蜕清咽止痉、疏风解表,现代研究表明,蝉蜕有抗过敏的作用,用来治顽固性咳嗽之咽痒、痉咳常收殊功。当归“主咳逆上气”,用于治疗久咳,常有和血的作用。诸药合用,益气养阴、疏风止咳、平调寒热,共奏标本兼治之功。
加减:咳嗽频繁,痰少者加五味子10g;偏于热象,痰黄,舌苔黄者加黄芩10g;偏于寒象,舌苔白者,去金银花、连翘,加羌活10g、白芷6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