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说的“不欲盈”是天地的秘密、成功的秘密(连载94)

 心理咨询诊所 2022-08-14 发布于山东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wèi)四邻;俨(yǎn)兮,其若客;涣(huàn)兮,若冰之释(shì);敦(dūn)兮,其若朴(pǔ);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zhuó)。孰(shú)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乃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bì)而新成。


今天,我们将从第五层面“盛极必衰,不欲盈是大智慧”开始分享。

首先,事物发展到极盛极盈的顶峰一定会走下坡路。

盈后是亏,盛极而衰,留有余地与人方便,就是给自己留下发展空间。一路走来,许多人都是因追求“盈”而走不上天长地久的大道。所以从大宇宙的角度来看,天下万物包括我们人类,在宇宙运动的范畴内都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是永远无法让宇宙充盈的。

而宇宙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的平衡运动,这是因为大宇宙永远会保持一个空盈的运动状态。就如万物无时无刻不跟随着地球进行自转,地球又无时无刻不围绕着太阳运转,太阳则无时无刻不在银河系内进行公转……所以万事万物都在运动之中,无时无刻不在归于无,又每时每刻在无中生出有。

故天地不会盈满,天地也不会空无一物。死亡不是在最后一刻才来临,死亡早存在于生存之内,死亡犹如换衣服、睡觉那样自然——生命无时不在死亡,又无时不在新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直到永远。这就是万物生生不息、无始无终之道。


其次,盛极必衰,不充盈是大智慧。

本章的“不欲盈”是天地的秘密,也是人生成功的秘密,是非常重要的天之道规律。

不欲盈规律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在演绎一个创建、成功以及成功之后又如何保持活力的过程,而且永无止境、永无圆满。作为一个修行者,有一个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不欲盈”!

修行者对于“盈”要特别谨慎,盈就是满,万物最害怕满,因为满必亏。若他们已处于比较满的状态,他们将更加谨慎小心,他们将微而不显、含而不露、高深莫测;他们为人处事从不自满高傲,所以他们看似保守,却不断取得成功,故而能新成。


不欲盈规律也是人类旅途的缩影:

  • 韬光养晦,让利让税,修养生息——可以是治国的不欲盈;
  • 穷寇勿追,四围缺一,以多胜少——可以是治军的不欲盈;
  • 计划开拓,留有余地,让利经营,售后服务——可以是治业的不欲盈;
  • 勤俭持家,闲置忙用,集财防灾——可以是治家的不欲盈;
  • 高调做事,低调为人,谦恭有礼——可以是做事的不欲盈……

不欲盈规律,对于人类的寿命来说同样至关重要!

因为要想保持长久,就不能过盈过满。现代很多病都是因为过于讲究营养、养生过度造成的。吃饭七分饱差不多了,若非要百分百或者过了头,可能就会适得其反。


再次,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夫唯不盈”的意义有四:

一、道的本质特征就是不盈,不盈是天地之道。

二、为人为事不可执着于盈,执着于盈是妄念,是更大的贪欲之心。所以凡事不能执着盈满,要学会知足知止,知止方可以不殆。

三、宇宙不盈,天地不盈,这就是天地之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自然的道理是月盈则亏,水盈则溢,物满则损,故说盈不可久。如果我们觉知了天地之道,在生活中放下荣誉得失,就可以按照天性来复归于自然了。

四、我们知道盛极必衰、不充盈是大智慧,那么我们就可以追求天性的无我精神。我们的天性是唯道是从、上善若水;我们的使命是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关爱天下。


天命、使命和目标是不一样的概念!使命是方向,目标是结点,目标围绕使命。

在我们一生中大方向是不变的,但不同人生阶段给自己设定的奋斗结点可以灵活调整。当我们效法天地不盈的精神之时,我们自然同样会不盈;当我们愈付出愈创造时,我们的心中愈能无中生有,我们拥有的爱、激情、能量、财富、才华就会愈多。付出是唯一的出路。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就是告诉我们:自己才是创造爱、创造世界、创造妙有、创造万物的唯一源头。万物皆由心造,世界皆由心造,爱也皆由心造。行动若没有取得预期成效,反过来向自己找原因、要力量就可以了。


今天的分享先到这里,明天,我们将开始《道德经》第15章,第五层面的分享。

欢迎您持续跟随《道德经》的分享,我们明天再见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