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末伏难养生的10天来了!全家吃法,不怕暑热、不怕秋燥,心脏健康

 大家针灸 2022-08-15 发布于浙江

今天是8月15日,正式进入了三伏天的最后一伏。

末伏:8月15日—8月24日,共10天

末伏又称“秋老虎”,盛夏未过,秋燥来临,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因此也是疾病的多发季节,养生保健要注意“四防”

防秋后中暑

喝消暑祛湿汤

末伏暑热未消,防暑降温仍要上心。

老年人由于年纪大,感觉系统不敏锐,因此出现了轻度中暑的症状自己也容易忽视。

需要注意的是,不仅烈日下容易中暑。

在中医里,中暑被分为阴暑阳暑。阳暑常见于长时间在太阳暴晒下的劳动者、运动人士。阴暑则是暑季受凉产生的疾病,有些人长期呆在空调房,热散不出去,极易中“阴暑”。

远离中暑,就要牢记五点:睡眠足、多饮水、避骄阳、备药物、重通风。

消暑祛湿汤

今天分享一碗消暑汤,在三豆饮基础上添加了乌梅,喝起来像酸梅汤,酸甜清爽、不伤脾胃,还有清热解毒、消暑祛湿的功效。

做法:绿豆、红豆、黑豆各30克,乌梅3-4颗,冰糖适量,大火煮至豆子软烂

功效: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生津止渴、祛痘除痱子

这道汤饮还有多重搭配,大家可以对照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食用。

爱出虚汗:三豆饮+麦仁

心火旺:三豆饮+带芯莲子

脾胃虚寒、腹泻:三豆饮+大枣、生姜

防心脑血管病

生脉饮补气滋阴

伏天多汗,汗出多了易耗伤阴液,出现口干喜饮、尿赤短少等症状。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末伏温度闷热,人体血液粘稠度增高、心脏耗氧量增加,心脏容易缺血,所以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多发的时候。

针对中老年人容易耗气伤阴、伤心的问题,专家带来中医经典方剂生脉饮,有补气滋阴、养护心脏的功效。

生脉饮

做法:人参、麦冬、五味子各5克,加温开水焖泡半小时到1小时即可饮用。可以加水反复冲泡,最后把药材也一起吃掉。

功效:人参大补元气,麦冬滋阴清热,五味子敛津敛汗敛气,搭配起来有益气生津的作用。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者慎用

针对身体情况,生脉饮配方可以使用不同的参类。

气虚特别严重:选择人参5克

气虚不是特别明显:选择党参10克

吃人参上火:选择西洋参5克,补气又清热

防肠胃不适

养胃粥增食欲

末伏这段时间处于立秋之后,也是“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容易致使胃部不适。

心功能不好的人群则常有胃肠瘀血的问题,末伏常有食欲差的困扰。

营养科的佟主任告诉我们,其实可以选择一些清补的肉类,同时按照中医的性味归经配一些辅料,做成食疗方来食用。

爽口鸭粥

专家带来了一道爽口鸭粥,不妨学起来在家试一试!

食材:肥鸭100克、山药100克、姜末、香菇、米酒、食盐各适量

做法:将山药打成糊,与鸭肉一起炖煮成粥即可。

鸭肉清补不上火,山药补脾气,这两者搭配非常容易被吸收,适合末伏食欲差、胃部不适的人食用。

防热感冒

薄荷茶散风热

暑热、秋燥夹杂,现在也是热伤风的高发季节。

热伤风是伤热了产生的一种热感冒。常见症状有怕热、有汗、咽喉肿痛,伴有浊涕、口渴、痰黄黏等表现。

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用薄荷加豆豉煮水调理。

风热感冒方

做法:薄荷5克、淡豆豉15克,加适量水煮开后再煮10分钟即可。每日饭后服用,每天2-3次。

淡豆豉发散解表,薄荷散风热,两者综合使用,能缓解风热感冒引起的嗓子疼、大便干结、小便黄等症状。

今日互动

“末伏暑热未消,防中暑就要一直呆在空调屋里。”这个说法对吗?

1、对

2、错

快留言回复你的答案,参与互动吧

秋来伏未去

末伏养生要注意”四防“

给您带来对应的食疗方

健康过完今年的伏天

好方子不要藏私

给您的亲朋好友们也看看

转发就是传递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