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二子散敷脐治疗小儿汗症

 虚竹怀远 2022-08-16 发布于湖北

二子散敷脐治疗小儿汗症

孙浩,主任医师,院长,党支部书记(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邮编211400)。

主治

小儿自汗、盗汗、多汗。

处方

五倍子、五味子各15克。

用法

共研细末备用。每晚于睡前取1份(10克),加温开水调拌,捏成圆形药饼如银元大,紧贴脐窝。上覆洁净塑料布1块(较药饼稍大),外用纱布绷带裹腹(如螺旋式从上腹裹至下腹,使之相互牵扯,以免药饼滑脱)。翌日清晨俟儿起身时去绷带及药饼,当晚再如法。连敷3次为1疗程。

疗效

本组63例患者,痊愈(运用本法1~2个疗程(即3~6次)汗止,经随访3个月~半年以上未汗者)43例.66.85%。有效(运用本法1~2个疗程汗止,在1~2月内又汗者)16例,占25%。无效(运用本法1~2个疗程汗止,停敷后3~5天汗出渐多,再用本法1~2个疗程,停敷后短期又出汗者)4例,占(6.5%)。

按语

小儿肌肤常表现柔软湿润,身有微汗称“养身汗”,故小儿又名曰“汗团子”。本散所治之汗,系指自汗、盗汗与多汗。多汗指小儿寐时出汗,汗出如珠,沾湿衣衫,以头面、颈项、胸背为多,临床无明显气(阳)虚,阴虚证象,与盗汗、自汗不同,与养身汗亦异。散中五倍子味酸、咸、性寒,入肺、肾、大肠经。《本草纲目》对其作用作了全面概括“其味酸咸,能敛肺止血,化痰止渴收汗;其气寒,能散热毒疮肿;其性收,能涂泄痢湿烂”。五味子味酸,性温,入肺、肾经,功能“滋肾经不足之水,强阴涩精,除热解渴,收肺气耗散之金,疗咳定喘,敛汗固肠”(《医宗必读·本草征要》)。二药均入肺、肾二经,其味皆酸,《伤寒论注》云“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故用于肺虚出汗极为有效。用五倍子止汗,见于《本草求真》,该书谓“常出自汗,睡中出为盗汗,用五倍子研末,津调填脐中,缚定,一夜即止也。”今二药合用,是先父受朱丹溪“黄昏嗽方”(即五倍子、五味子二药合成,功擅收肺保肾)之启发,认为二药合用有金水相生、母子同补之义,其功效倍于单味药。药性寒温相济,其性和平,无刺激、过敏反应。

脐窝为神阙穴所在,属任脉经,可纵横连贯人身十四经脉,上达心肺,下交肝肾,使入肺肾二经之药性随其经气径入病所,故疗效甚捷。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