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抓住对心脏疾病的特性理解,仅需一点

 茂林之家 2022-08-16 发布于湖南

心系疾病的患者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容易出汗,此为“汗为心之液”理论的体现。针对心病汗出这一特点进行辨证治疗,往往能取得非常好的疗效。

从事中医的人,都知道有“汗为心之液”之说,但对此理论真正有深刻理解的人并不多。其理论源于《素问·宣明五气》“五脏化液,心为汗”一语,《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说:“心主血,汗乃血之液也。”而《类经》则云:“心主血,汗者血之余。”《医宗必读》曰:“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在外者为汗,汗者心之液也。”故有血汗同源、津血同源之说。

在心内科工作久的同道都会有体会,心系疾病临床极易出现汗证,无论是冠心病、扩心病、肺心病,还是心衰或PCI术后。通过对汗证的辨证分析,不仅能有助于对病机的判定,而且对病情的预后判断也有帮助。汗出日久,必耗气伤阴,甚则出现阴阳亡脱之证候。因此,心系汗证的及时治疗,对于心系疾病的康复显得极为重要。

临床上心病汗证的出汗部位多见于心胸部,亦可见于全身。关于心病汗证常见的病因病机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虚证,可分为心之气阴两亏、心之气阳两虚、心之阴阳亡脱三型。

(1)心之气阴两亏:症见心胸汗出面热,气短,口干,五心烦热,或手足心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当益气养阴,方用生脉散加浮小麦、麻黄根。就临床所见,此型以胸痹心痛为多。

(2)心之气阳两虚:症见心胸汗出而冷,气短,甚则上下气不相续接,畏寒、四肢不温,舌质淡嫩,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当温阳益气,方用保元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临床心衰患者尤以此型为多见。

(3)心之阴阳亡脱:症见突然喘息气促,大汗淋漓,声短息微,精神疲惫。阳脱者,冷汗不止,四肢厥冷,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脉沉微或脉大按之如空;阴脱者,汗出如油而黏手,舌卷无津,脉细微欲绝。临床多见于急性心衰。偏于阴虚者以大剂生脉饮加大剂量山茱萸为治;偏于阳虚者以参附汤或回阳救逆汤投之;阴阳两虚者又需以全真一气汤为法。虚证之汗证,尚须标本兼治,往往在辨证选方的基础上加浮小麦、麻黄根、瘪桃干、煅龙骨、煅牡蛎收敛止汗。

二是实证,可分为痰热内蕴、心脉瘀阻两型。

(1)痰热内蕴:临床常见于形体肥胖,喜辛辣油腻者。症见汗出而热,其特点为汗出齐颈而还,常胸闷心痛,心悸,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滑。其治疗当以黄连温胆汤清化痰热,尚需清淡饮食,少食辛辣厚味之品。

(2)心脉瘀阻:患者心胸疼痛反复频繁发作,痛则汗出,其舌质常暗,舌有瘀斑,舌下静脉迂曲,脉涩。治以活血化瘀,代表方为血府逐瘀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