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歌 | 离别曲

 芬乐汇 2022-08-16 发布于四川

第  641  首歌

  |  俊俊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2008-11-22

离别曲

词:陈珊妮

曲:肖邦

唱:陈珊妮/田馥甄

最美的时光,

听摇滚乐,

你的脸轻轻贴着我心脏,

不慌不忙,

青春的低频将延续播放,

越叛逆越显感伤,

你送了花,

粉红的花,

我的笑声无邪的不像话,

再坏的伤,

不过就是七月底的阳光灿烂,

夏天偷偷刺了一道吻痕在肩膀,

那么多爱,

那么多幸福,

那样的感觉,

变成一段,

流行的歌,

最美的时光,

跳舞音乐,

震动爱人不安分的心脏,

清秀长发,

年轻越摇摆越无限延长,

不思议 如此闪亮,

我卸了妆,

粉红的妆,

曾经是害羞情侣的模样,

再坏的伤,

不过就是你和我最好的照片,

时间偏偏故意弄脏你我的脸庞,

那么多爱,

那么多幸福,

那样的感觉,

变成一般,

轻浮哼唱,

萧邦最恨,

流行的歌。

陈珊妮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歌曲,是来自陈珊妮《离别曲》
如果要评选华语乐坛第一女性唱作人,那一定是陈珊妮。自从1994年发表第一张专辑《华盛顿砍倒樱桃树》以来,虽然很讨厌被标签化,但是“高产”、“跨界”、“才气”、”个性“……成为大众评价陈珊妮用的最多的词语。1970年出生的陈珊妮,除了是歌手、制作人、词曲作者,还是作家、画家、摄影师,还执导过吴青峰的mv,是个不折不扣的斜杠青年。
除了因为个人的作品,获得过最佳女歌手、最佳专辑制作人以外,2010年陈珊妮为钮承泽导演的电影《艋胛》制作的电影原声带还获得了54届亚太影展最佳电影音乐奖。演唱过陈珊妮写的歌的歌手也数不胜数:许茹芸、莫文蔚、彭佳慧、郑秀文、苏慧伦、万芳、梁静茹,等等。梁朝伟《花样年华》谢霆锋《香水》也是出自陈珊妮之手。
《离别曲》改编自肖邦的同名钢琴曲,即使对不上名字,相信很多人听到旋律都不会觉得陌生。陈珊妮填词并稍加编排,选择了当时还没有解散的SHEhebe搭档合唱。两人的音色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特别是后面hebe高音部分的加入,一下子多了耐人寻味的感觉。
 

《离别曲》的原作者是有“钢琴诗人”之称的肖邦。肖邦全名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9世纪波兰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肖邦7岁开始了创作,8岁登台演出,少年时期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之后便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进行巡回演出。却因为战争的原因没能回到祖国,而定居在了巴黎,直至逝世。

肖邦

《离别曲》,也就是E大调练习曲,原本只是一首用于练习旋律的乐曲,创作于1827年,是十二首练习曲中的第三首。据说,肖邦在一次他的学生演奏此曲时,突然发出了思念祖国的感慨,因此而得了《离别曲》之名。也许正是因为背井离乡,这位伟大的钢琴家的作品也总是与“悲情”相联。

   《E大调练习曲》(Op.10 No.3) 是一首大调作品,它具有一个三部性的曲式结构。在E大调上的A段温和、柔美、音色醇厚。主题宁静祥和,如同一种甜美的回忆。B段整体是动荡不安的发展性段落,但它以一种渐变递增的音响逻辑方式进行。以省略下方两个声部为弱起开始,低音的进入却以跳音的形态打破了之前的悠长气息。高潮段落完全是一种压抑并倾泻的状态,作者动用了所有的减七和弦,通过悬置解决的频繁转换、四声部节奏上的并行齐进加重了这种阴郁状态的程度,似乎到了一种天昏地暗、走投无路的绝境之地。而从高潮走向衰退回复的过程仅用了8小节,虽然篇幅不长,但该作品内涵容量却不同寻常,它丰满的和声音响使“悲情”效果充分体现。这种手法,就是于润洋先生上面所说的更为强烈、深刻的“悲剧――戏剧性”。摘自如何理解肖邦作品中的悲情因素?

· En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