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RG/DIP支付下,医院耗材管理变了!

 ljm99的图书馆 2022-08-16 发布于山东

DRG/DIP医保支付改革方式的推进,加速了医院精细化管理的进程。一方面医院通过按疾病诊断分组、分值付费,确定了每组病种的价值,每个病种按地区差异、医院等级划分不同的付费标准,诊疗费用变得清晰透明;另一方面,医保病人的用药、耗材使用也被医保部门实时监控,这将倒逼院方主动控制成本,调整耗材管理模式,加强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

那么医院医用耗材管理有哪些变化?

01
医用耗材入院流程

一般来说,为了保障医院用耗材使用的规范和安全,医院制定严格的医用耗材试用制度,以及相关的准入制度。科室要试用Ⅱ、Ⅲ类医用耗材,原则要先写一份产品使用考察报告,考察报告要明确写出产品的用途、功能、特点和优势,以及其他医院使用评估报告。考察报告审批通过后提交正式产品试用申请,经过职能科室对产品和资质严格审核,经过领导审批,医院和供应商签订试用协议后才能正式进入科室使用。

科室试用后,要正式引入医院使用,必须提交试用评估报告,对产品功能、质量和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并且给出科室使用的意见,经过耗材委员会讨论审批后,产品才能正式被准入科室使用,并且建立全面的产品备案制度,包括产品资质、供应商资质、授权资质等,严把新品种进入科室使用的各个

在医用耗材供应商管控方面,医院也建立一套严格的供应商准入的全面资质审核和管理。任何一个将被准入的生产厂商和供应商,必须提供全面的产品资质和公司资质,包括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每个产品必须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以及经营范围必须与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中的范围一致。 

审核关键点包括产品实物与注册证号、生产厂商信息保持一致,产品实物登记的生产日期是否在注册证有效期内,产品实物的规格型号是否包含在附件产品登记表登记的规格型号内,以及预期用途是否与产品登记表中登记的使用范围保持一致。对于供应商资质,通过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网,进行资质审核验证,严把资质合格的关卡。否则,缺少任何一个资质,都不允许被准入医院。

在医院医用耗材管理软件方面,经历了从手工管理、单机版电子化、网络版电子化到条码应用管理信息化阶段,再到现在的精细化物流管理模式,配合院内仓储管理和物流服务,建立医用耗材全流程精细管理体系和信息化系统。

02
DRG/DIP支付下,医用耗材管理变了

DRG/DIP付费已是大势所趋,医用器械行业也面临生存挑战,不仅需要优化自身,以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更需要合理降低运营成本,尤其是医疗耗材的运营管理。其中,以医院信息化建设为基础的医院药品、耗材、试剂等医疗产品的精细化运营管理已然成为减负降本的必由之路。驼峰软件科技打造了一套院内物流管理系统,实现医用耗材从申请、采购、验收、入库、出库到使用的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希望助力医院降低成本。

图片

怎样降低院内成本?

院内物流管理系统包含科室管理、采购管理、中心库管理、二级库管理、高值耗材管理、财务管理,严把准出入关卡,并采用数字化管理模式,在保证耗材质量的同时,降低医院耗材成本。

图片

医用耗材管理从采购入库、科室领用、患者使用整个过程一个条码追溯到底,真正做到”上可追溯到生产厂家,下可追溯至患者“,在确保耗材安全使用的前提下,让医生回归医疗服务,提高医生工作效率,节省院内运营成本和人力成本。

03
节约院内成本,助力医院精细化管理

山东省立医院前设备科主任李光毅表示,为了顺应医改,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医院在设备、耗材、医药等方面的管理,离不开现代化全过程的医院物资供应链管理平台。如此一来,医院管理层也能实现全院各类物资的统一分类、统一管理。建立统一的物资编码体系, 实现全院各类物资的统一分类、统一管理。

尤其是在管控供应商方面,驼峰软件可助力医院供应商的统一管理,建立从供应商的资质准入、维护到供应商评估等有效的监管体系。通过电子订单、条形码等现代自动化技术手段,与供应商实现网络协同平台交互,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

在高值植入性医疗耗材管理方面,可实现全程跟踪、可视化管理,提供包括高值耗材的供应商资质及产品管理、临床材料需求管理、采购管理、验收管理、使用登记、HIS 计费、付款结算管理等功能。利用条码技术实现高值耗材全过程化的流程监控和规范化管理。

此外,还能实现耗材的全供应链闭环管理。通过实施闭环流程,实现耗材从科室需求、计划采购到患者消耗的全供应链管理,从而更好的改进质量和保障效能,优化流程,有效堵漏管理缺口,助力医院精细化管理。

为适应国家医保支付改革的目标,驼峰软件科技还获取最新国家医保医用耗材标准数据库,并在所有耗材品规信息维护中增加国家医保医用耗材分类编码、国家医保医用耗材分类编码流水号字段。医满足国家医保政策,实现医保结算双码运行。

同时,还确保项目运行所需软硬通过等级安全测评等测试。最终帮助医院实现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赋UDI码产品的UDI码进行解析和应用,推进院内全程扫码流转,实现医疗器械的精细化管理。

你的点赞,在看, 引领行业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