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利国:柳树情怀

 京都闻道阁 2022-08-17 发布于北京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师利国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赵萍 

上周从外地回十堰,正好路过老家,顺便回去看看。刚到村口,就看到三辆外地牌照小车停放在大院广场。下车后院里一位老弟给我打招呼,他戴着草帽,肩膀上搭着一条擦汗毛巾,挑着一担水桶。我说老弟这么热的天还要去抗旱吗?他说今年天气也真怪,持续时间长,高温超历史新高,这个季节正是农村蔬菜丰收的时候,可是我们种地人还要买菜吃,要是过去会被人笑掉大牙的,今天没事给菜地浇浇水,也许能缓解一下。我说你也是快奔六十的人了,一定要注意身体。他说我生来就是贱命,在屋里吹空调浑身都不自在,到地里走走看看有活干一点,精神头也足一些。我说不耽误你干活,早去早回。

我回到老屋前后院转了一圈,刚坐下哥哥来电话了,你回老家了?我说路过就回来看看。哥哥退休后也搬到十堰住,偶尔回老家小住几天,平时都是铁锁将军把门,为了安全起见,侄女在房子周围安装了摄像头,可以随时监控老屋动态,没想到刚到家哥哥电话就来了。我静静地站在屋前道场思绪万千,空空荡荡的老房无声无息......。哥哥也许用这种方式看到老家房屋的一草一木,多多少少缓解一下思乡情感。

我正准备开车离开老家,看到有十几个人在大院里说着什么?还有几位院子里的人给我打招呼。等外地车走后,我问他们是哪里来的?有位嫂子说来的人我不认识,但我认识他的父母和他的爷爷奶奶,你也应该认识?他们姓甘,是专程从外地来这里办点事。说姓甘我就有些印象,这家人原本不在我们这里住,听说甘老爷子在城里工作,六几年因收听敌台广播被打成反革命,全家搬到我们这里。

当年甘老爷子大约有四十七八岁,三个孩子,老大是女儿已经出嫁,两个儿子随父母到农村,小儿子叫甘祥龙,比我大八岁。后来我参军到部队,再也没有见到他。

甘祥龙虽然在外地工作,但父亲在县城住,他也经常回家看看老人,凡是回家都要抽时间到我们村走走,这里有他割舍不了的情节,也是终身难忘的情节。按理来说从城里到偏僻的山沟生活十几年,住的是低矮的草棚,走的是田埂泥泞路,劳动是按工分计算,过着脸朝黄士背朝天,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应该没什么感情。可是这里有两件事他割舍不了,他母亲也是在城里工作,因父亲的问题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她受不了这种打击,患了郁抑症,后来死在水塘里,有的说走路不小心掉到水塘里淹死了,有的说她早就不想活了,是自己跳进水塘里。母亲埋在这里,作为子女能忘记这个伤心地吗?

还有一件事他终身难忘,有一年夏天,甘祥龙上山挖中草药卖,因下雨路滑,不小心滚到河里,由于河床不宽,水流速度特别快,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被河水冲走,他无法掌控自己,只能任洪水摆布,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眼前一片漆黑,脑袋一片空白。大约被洪水冲走二十几米,身体被什么东西拦住了,他慢慢的睁开眼睛,原来是柳树枝把他挂住,他奋力挣扎,死死的抱住柳树枝不放,稍作休整,顺柳树枝才爬上岸。

这棵柳树应该算是一棵古树,其中一根树枝被折断一半,倒在河床上。虽然身上多处受伤,但生命保住了。待身体养好后,他又到柳树下仔细观察,我每天都要经过这里,也没看到折断的树枝。是老天开眼?在我危难之际伸出手来救我,难怪人们说柳树有灵性一点不假,况且折断的印记也是新鲜的。他想让树枝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甚至找来棕绳站在树上往上拉,根本不可能拉上去。他又找来棕树板把受伤的部位包裹起来,里面装上水田里泥浆。经过他的细心照顾,受伤的树枝没有枯萎。

没事的时候他喜欢到柳树下坐坐,他说是柳树给了他第二次生命,没有这棵柳树就没有他的生命。柳树与水有不解之缘,以河为邻,以湖为伴。不同季节给人以不同的美丽,尤其是垂柳落落大方,楚楚动人,雨水为她们洗漱灰尘,轻风为她们梳理,诱人的清香四周散发。唐朝诗人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真是千古美诗。

回到城里后他除了带几本书外,还在河沟里挖了一棵外观似盆景的柳树带到县城,经过他的精心打理,长势特别好。除了浇水施肥打虫,他没事时坐在小凳子上品味欣赏。后来他考上大学,临走时告诉父亲照顾好这棵柳树。毕业后在外地成家,结婚时还带妻子回来看曾经救过他命的柳树。当他看到这棵柳树被河床冲刷根部,心情十分难过,似乎是伤了他的心。他找到村委会商议,愿意出钱加固河床保护柳树。

其实,这棵柳树不仅保了甘祥龙的命,而且路过此地的人,见到外观似伞又像蘑菇云一样的大柳树,都会停下来欣赏一番。过去大集体干活时,这里就是休息的场所,春天你可以听到嫩叶在风中舞动的响声。夏天你可以在这里降温纳凉,谈古论今,说学逗唱。秋天你可以欣赏到柳叶轻轻地落在水里,像小船在荡漾,你可以顺流追寻到远方。冬天落叶的柳枝结上薄薄的冰花,有雾松之感。在村民的保护下,柳树越来越高,树干越来越粗,枝叶越来越茂盛,形状越来越美丽。

老甘死后,两个儿子把母亲的坟也移到了县城与父亲合墓。甘祥龙给自己的子女讲,我死后把骨灰安放在父母身边,这样可以方便敬儿子的孝心,另一部分撒在曾经救过我命的柳树下当作肥料。前几年他还特意带儿子回来。没想到回到家里就大病一场,今年七月份去世,儿子带着父亲的骨灰,携家人回到这里,了却父亲的心愿。柳树根下成了他的长眠之地,他变成了柳树的一部分,他将伴随着柳树享受阳光雨露,经历风吹雨打。

听了他们的讲述,我为甘祥龙的后事安排点赞,这种树葬方式不仅有故事情节,更有纪念意义,值得推广。

2022.8.17十堰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 作者简介:师利国,1957年出生,1976年入伍,1993年转业回湖北十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