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座 | 糖尿病的六经辨证思路和实践(一)

 路加_Djoy 2022-08-17 发布于四川
图片

以下为李赛美教授外出授课的现场翻录讲稿

现做节选、分享

本期开始将摘录

糖尿病的六经辨证思路和实践

相关内容

您可点击#专辑#可快速获取目录。

本文字数:1534字

阅读时长约4分钟

今天开始给大家讲讲糖尿病的六经辨证的思路和实践。

大家一直都很疑惑,为什么伤寒科室主攻糖尿病、代谢病以及内分泌疾病?经典科室应该是经典病房,什么病都看,什么方都用,不应局限于治疗单一的病种。这是因为我们回归临床很早,35年前就开始了,当初医院发展的很好,规模越来越大,科室越分越细,专科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所以我们很早就定下来作为糖尿病、内分泌病、代谢病专科。

现在回想,我们很感谢熊曼琪教授当年的决定。90年代初,熊曼琪教授在美国进修期间时选定这个方向,回国后就马上开展糖尿病的研究。时至今日,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关于糖尿病的研究已经硕果累累了。糖尿病作为常见的慢性病,它可以演绎《伤寒论》从太阳病到厥阴病的全程,所以我们在病房六经病都能看得到,甚至乌梅丸证亦不在少数。下面跟大家分享糖尿病六经辨证的思路。

我写的《浅谈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六经辨治思路》是07年发表在中华中医药杂志上的,当时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评定的2005-2014年糖尿病中药研究最具影响力论文之一。这是从10000多篇论文中评选出68篇,而我这篇排名第六,就我当时的想法,跟大家谈一谈。

首先是六经辨证,我们专科治疗糖尿病的特色就是突出六经辨证。《伤寒论》记载的六经病反映了外感病发生发展转化的过程,除了讨论外感病外,六经辨治疑难杂病也是书中浓重的一笔。临床上我常遇到一些患者都是外感和内伤相夹杂的,得外感的病人一般都有基础病,有基础病的病人又容易得外感,两者常常是兼夹的。那我们该怎么治?其实仲景告诉了我们,面对疾病的复杂关系,这个病怎么辨,内外相兼的时候怎么去思考,怎么去辨证都记载在《伤寒论》的条文中。六经体系是庞大的,也是最基础的,六经体系包含了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疾病发展阶段,治法方药及调护等在内的综合性的临床辨证体系,是我们的后世所有辨证体系的基础。我们现在很多辨证体系是在六经辨证体系的基础上,或者某些方面进行分化。我觉得除了外感病之外,疑难杂病都可以按照六经辨证。

糖尿病的病程十分符合六经病的传经规律,这里就提了几条。首先糖尿病的进展跟六经病有关联。糖尿病的发展是从早期、中期到晚期的一个过程,体现了六经病的从表到里,由浅到深,由腑传脏,由实转虚,往往虚中夹实,寒热转化。这种动态的过程跟《伤寒论》讲的六经辨证有良好的一致性。

其次,六经病讲了很多变证,包括我们今天讨论的糖尿病也是在它的变证的范畴内。往往变证的病机较复杂,比如表里同病,虚实同见,寒热错杂等,这恰好也是糖尿病的特点。糖尿病除了血糖代谢异常外,常累及心血管、肾出现多种并发症。而有些病人年龄大,病程长,除了糖尿病同时患有多种疾病,面对并发证和合并证,治疗过程中就不能只着眼于某一个病,一次就解决一个问题,要站在中医整体观的角度考虑。面对临床上病证的复杂性,《伤寒论》讨论的变证条文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第三个,糖尿病涉及的病变范围很广,牵涉到多器官、多层面,是一个全身性的代谢性疾病,所以又被称为大内科、小全科。糖尿病的病变特点和六经辨证体系的整体性、综合性十分契合。治疗方面,《伤寒论》除了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以外,还常用合并治法,比如寒温并用,攻补兼施,表里同治等。经方加减合用的灵活性为糖尿病的辨治拓展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相对其他辨证体系,六经辨证体系更具包容性。从这个发病病程、病机特点、病位的广泛性以及治法的复合性,我们也认为用六经辨证来通治糖尿病是最符合的。

下一节我们来分而论之。

责编 | 袁颢瑜

审核 | 李赛美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有错误请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