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谢婆婆帮助孩子养成了平和的性格

 新用户6122K55q 2022-08-17 发布于浙江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家树苗小时候跟他奶奶在乡下住了几年。后来孩子上学,婆婆也跟着到了城里。再后来他能自己上下学,婆婆就回了老家。

这些年,树苗和他爷爷奶奶一直很亲。在外念书,十天半月总会打电话给老人家(也给他外公外婆打);在家休假,他更是主动提醒我们周末要去看他们。

现在想来,我该感谢婆婆的,不仅仅是她在我脱不开身的困难时候带了树苗,最重要的是,她帮助树苗养成了平和的心态。

而这,是我几十年的人生里不断提醒自己要养成、却一直养成不够的。我更担心潜移默化影响孩子——成为传给他的一项“不良资产”。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了。

可以说,树苗从小到大,没有对大人说过一句重话,就算和我们有不同意见,有时候难免顶嘴吵架,他也不会朝我们吹胡子瞪眼。我有时候责怪他口气不好,他事后也会“以退为进、以理服我”。

而这,与他在奶奶身边长大的那几年是分不开的。

婆婆不仅家务活、农活里外都是一把好手,在他们村上更是有口皆碑的好脾气、有耐心。树苗曾说,他不记得奶奶冲自己发过脾气——而婆婆也曾说,树苗只对她发过一次脾气,哈哈。

仔细想想,一个人性格的养成,不仅仅靠基因,与从小长大的环境也息息相关。

树苗在这点上不像我,无疑更像他爸,而他爸也无疑是我婆婆带大的。

反观我自己,是在小镇上一条里弄里长大的。细想起来,和树苗(或是他爸)从小的成长环境有些方面形成鲜明对比。

那条小巷子里几乎是家家户户挤在一起,邻里之间就隔着木板,根本没有秘密可言。不仅住户多,住房条件也差。就拿我家来说,四口人挤在楼上楼下加起来不足30平方米的清末老房子里,下大雨要接漏,刮大风要堵窗。而周围邻居大不了多少的家里四代同堂都是有的。于是,弄堂里几乎三天两头有人家吵闹,夫妻打架也是屡见不鲜。谁说孩子小,不会受这些家长里短影响呢?

对于孩子来说,长在大人们和睦相处的环境里,又能四处跑动,有开阔的居住空间无疑更有助于好性格的养成。而这两者往往相辅相成。

婆婆家虽然也破旧,但是面积不小,从第一扇门跑到最北一道门,差不多有25米了, 屋前有晒谷场、屋里有天井、楼上有露台。而这在村上还不算大的。

想想自己小时候也特别喜欢去乡下外婆家,一放假就心心念念舅舅来带我。除了外公外婆舅舅舅妈从来不会骂我,能自由自在四处跑动也是无比吸引我的。那时候不管是不是亲戚,村上的人家都可以随意串门,而那时候的农家,从前门到后门,五十公尺都不算夸张。那么长的距离,自然门也多,但几乎没有一道是上锁的,我们一群孩子在谁家里捉迷藏都可以。

我的童年记忆里,在乡下的日子是最开心的。这点,倒是与树苗和他爸小时候挺像。只是这样的日子,在我的童年里所占比例太少了。

婆婆帮我带树苗的时候,我曾经因与她在卫生、穿衣、喂养等方面有分歧而抱怨。现在回想起来,那些说重要也重要,但更应该是父母自己的职责。长辈们因为知识所限,可能顾不到这些,但是他们平和开朗,不斤斤计较的心态,对所带的孩子来说,真的是一种莫大的精神资产。

说到知识,我还想提一件小事。婆婆没有上过一天学。树苗读幼儿园时,她和我们住一起。孩子放学回家早,一老一小在家无聊,树苗刚会下五子棋,技痒痒得很。等不及我和他爸回家,于是就教他奶奶——一两天工夫,就教会了,祖孙俩在家里一有空就摆棋子,没到三天,树苗就不是他奶奶对手了。

婆婆还亲手带大了她外孙,那孩子现在在世界顶尖名校读博士。借助于微信,他三天两头和父母通话。我们一起在乡下老家聚餐的时候,他也会跟外公外婆视频,一点都没有因为自己攀登了学术金字塔,就漠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家长辈的样。

我婆婆居功至伟。

树苗的快乐童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