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跳快慢竟与寿命长短有关?心跳多少的人最长寿?一文说清

 ldtsg1957 2022-08-17 发布于四川

就在不久前,王大爷八十多岁,突然晕倒,被送到了医院。王大爷是个高血压患者,以前偶尔也会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的情况,但休息一段时间就会好很多,他也就没有多想。王大爷已经不是头一次昏迷了,之前也有类似的症状,当时医生说是心脏骤停,需要使用心脏起搏器。但王大爷一听说要做手术,还要花钱,心里就不高兴了,非要出院。他还告诉他的家人,海龟的寿命很长,就是因为它的心脏很慢,而它自己的心脏很慢。谁知道,竟然会出现这样的事情。王大爷这才答应给他装上心脏起搏器,这才让他死里逃生。

心跳的快慢,是否与长寿相关?

实际上,心跳频率的确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但“心脏跳动得越快,寿命就越长”,真的是这样吗?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很好的证据。第一个证明心跳过快会缩短寿命的人是温启邦,中国医学大学的温启邦,他搜集了两百万份的健康检查数据,发现一个正常的人,心跳速度在60~70次之间,平均寿命大约会下降4个月。另外,心跳70~80次的人的平均寿命也会比每分钟60次的人短3年。通常,在静止的时候,心率每分钟100次以上,就是心脏跳动过快。心脏跳动太快会引起身体的不适,严重的会损伤冠状动脉,严重的会出现心肌缺血、急性心梗等。正所谓,人的心脏跳动25亿次,谁跳得最快,谁就会死,呼吸科医生胡洋认为,心脏跳动得越慢,活得越久越好。

六十岁,心脏跳动55次,是否会活得更久?

心律失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心率过快,心率过慢。尤其是老年人,年纪越大,心脏跳动过缓的可能性就越大。心脏较慢的人寿命较长,那么60岁的人,心脏跳动55次是不是很正常?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黄晓波表示,普通人的心率每分钟在60到100次之间,超过60次就是心脏跳动缓慢。不过,心脏跳动缓慢并不意味着身体不好。心脏跳动的速度与遗传、锻炼情况、身体素质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不过,心跳过慢,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出现胸闷、乏力、头晕等症状,对身体有很大的危害。

心脏跳动缓慢的病人,会出现眼前发黑、疲倦、昏迷的症状。河北省人民医院郭艺芳副院长也表示,大部分的研究都认为心率在50~80下是正常的,超过50次/分就是心脏过速。如果心跳太慢,会引起心脏等器官的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出现一些问题。

早搏

早搏,又叫间歇,是一种心脏节律不齐,提前一次跳动,而且比平时更久。早搏并不是指心脏出了问题,有的时候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吸烟、喝酒、喝咖啡等都会导致早搏。大多数早搏属于良性,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少数与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等心脏病相关。所以,出现早搏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做检查,确定病因。

心脏的跳动和速度都不能加快,要如何让自己的心脏稳定下来?谨记下列要点:

运动规律

有规律的运动和适量的强度可以提高心功能,有研究表明,运动时间长达3个多月,心跳会降低4-5分钟。建议坚持走,游泳,打太极拳。

运动时心率为170,老年人体质虚弱者,心率为170-0.9。

补充营养

为何有人长寿有人会短命,其实最终都绕不开机体免疫力,每个人体生活习惯和饮食规律的不同都决定着免疫力高低和患病几率,最终影响你的寿命,而步入中老年后体弱多病也是因为免疫力的降低,导致细菌和疾病的侵入,这时候我们需要多补充硒多效素,它里面含有的富硒酵母和D-生物素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与健康密切相关,缺乏硒多效素可引起诸多病变,儿童可导致生长发育缓慢,成人则会出现伤口愈合慢,血管弹性下降、血液粘稠度增高。神经系统敏感性下降,肢体麻木痉挛水肿。消化道系统出现便秘腹泻腹胀。而长期缺硒则会引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疾病、白内障、肝病和一些癌症,坚持补充硒多效素能够预防和抑制肿瘤、抗衰防老、提高免疫力,维持机体器官正常功能。同时硒多效素的这种作用是其他物质和食物营养难以替代的,这也是硒多效素能健体去病的重要原因。

养成良好的习惯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少喝浓茶,避免憋尿。通过健身和合理饮食来维持身体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