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的本质是“不折腾”

 语文桃花源 2022-08-17 发布于吉林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上面的的这段话,很有名,也说得上是众人皆知,这段话,出自于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思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一书。

时不时地,我把这句话含在思想的味蕾中,细细地咀嚼,愈发体会到了其中的真,其中的纯,其中的美。雅思贝尔斯思想上开出的花朵,多美啊!因为,它并没有停留在教育的表层——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上,而是直指教育的核心,教育的本质,那,就是关注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

是的,教育的本质,就应该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塑造一个健康的灵魂,比塑造一个健康的肉体重要得多了。

灵魂健康的人,怎会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有了正确“三观”的人,面对这个世界的纷繁芜杂,才会有明辨是非的眼睛;面对人生的多变诡谲,才会有正确的前进道路;面对理想的追求与获取,才会有正确的判断和抉择。

灵魂健康,“三观”正确的人,精神境界得以升华,才会有效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健康灵魂的塑造,需要一个适合它的场所,而这个场所,就是一个宁静的校园,只有在一个宁静的校园里,老师和学生才是摇与被摇的树,推与被推的云。可是,现在的校园,太喧嚣!太折腾了!

折腾现象太多,时间有限,仅举几例:

折腾一:某日天朗气清,校园一片宁静,校门忽有汽笛声声,原是官人视察校情。校园巡视一遍,材料检查一堆,一两小时过后,上车打道而回。可知为了这么一“督”,为了这么一“导”,校长急得失眠,老师弄得红眼,甚至学生上阵,来把材料填。人力、物力、财力,最后都变成了看不见的空气。

折腾二:听闻某思教学好,探知某郎办学高,几块小黑板,就让学生任逍遥。不畏路途远,不惧水漫长,舟车劳顿后,觅得几锦囊,回来一试验,啥都没有变。

折腾三:专家一聚首,理念便出手,传递各地后,解读遍地走。老师手捧书卷,挨字细细分辨,黑夜到白天,仍是迷茫一片。怎办?怎办?这是什么高见?本来教学云淡风轻,理念先行后,如今寸步难行。

…………

这样的折腾,多得不胜枚举。且这些爱折腾的人士,可谓有奇思,富妙想,花样千奇百怪,只有你没做到的,没有他们想不到了。任你东南西北风,若不折腾怎能行?

这样的折腾,导致老师苦不堪言,学生苦不堪言,这样,怎会有一个宁静的校园?

想起了成都武侯实验中学原校长李镇西老师写的一篇文章,在文章中,他有这样的表述:

我愿中国校园恢复宁静。校园本来应该是宁静的,但问问现在的校长和老师,是否真能如胡锦涛先生所说“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无止无休的“验收”“迎检”,花样翻新的“特色”“模式”……耗费了多少人力、精力、财力?学校不断被折腾。喧哗嚣叫中,教育没有了。越是宁静的校园,才越有真教育。愿2012年,每个校园都能成为教育的一方“静”土。

有着“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美誉的李镇西老师,是最懂得教育的,他想还给校园以宁静,来静静地做教育。可距李镇西老师写这篇文章已经十年了,中国的校园,还是没有恢复宁静。

教育上的折腾,其实就是功利性在作祟,因为,这些折腾,都是要达到一定的目的性的。所谓,无利不起早是也。

环境能够成就人,环境也能毁灭人。在一个折腾的环境里,老师和学生也都会浮躁起来,受到影响。

老师浮躁了起来,就会失去教育心,于是,在传道受业解惑的时候,禁受不住社会上的诱惑,唯利是图,丧失本心。

学生浮躁了起来,就会丧失学习心,觉得学习无用,心就静不下来,心静不下来,就不爱学习,不爱学习,又要释放处于青春期里的过剩的精力,不调皮捣蛋才怪呢!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只有内心宁静的人,思想才会深远。只有不折腾,校园才会宁静,当校园宁静了,老师才会安心教学,学生也才会安心学习。

这样,我们才能欣赏到树摇动时的婀娜,云飘动时的妩媚,心灵之花绽放时的美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