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大自然的语言》

 大象时空 2022-08-18 发布于江苏

下周要上一节公开课,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有时我在想,一节课的基础在于文本解读。文本解读的深,教学就越透。那么文本解读,去解读什么?个人认为,更多应该是作者把文字写出来的内心想法。

固然说,一篇文章由语言和结构组成。但是,语言和结构应该只是作者内心想法的一部分,它们只是一个载体。恰当揣度作者内心想法,就是抓住了文章的主旨。抓住文章的主旨,才能真正体现作者的思想和观点。

我曾想试着把这篇文章自己照着敲一遍,把自己想象成作者,去揣摩一字一词一段之间,作者思绪的跳跃和内心情感的游动。但是,耗时太久。所以复制下来,想象着敲打中,去写出自己的解读。

大自然的语言  

这个题目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用人性化词语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竺可桢(学生了解他什么?教师要引导了解。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2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3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4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5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6。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7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立春后的模样。四字词语概括了四季特点和变化。词语具有概括性, 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8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由大自然现象联想到劳动人民安排农事,引出大自然的现象就是大自然的语言。它在告诉人们去如何安排农事。)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9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对物候和物候学进行下定义,先说古代农谚到近代研究农业生产。具体介绍了物候学的内容和意义。农谚有哪些,也许是现在孩子不了解的。课堂上要涉及一些,让学生去理解。)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用生物进行物候观测,数据的作用。通过下面的事例,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10、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举例子说明,人们没有注意到1960-1962年三年间花期的变化,去推测农作播种的日期改变。从而导致损失。说明物候不是一成不变的,观察物候很有必要,它对于农业生产的很重要。)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一句设问,引出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首先纬度11。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中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12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但是在大连,连翘13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14、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四个因素各有不同,前三个是空间,最后是时间,它们是逻辑顺序。体现了说明文结构的条理性。教学中要引发学生思考:顺序能够颠倒?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显著词语及四者之间的关系,发现科普文叙述的逻辑严谨性。

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中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介绍了物候学与其它学科的相似之处,具体介绍了物候学五个方面的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几个关键词语来进行概括五个方面的意义,提高学生抓住关键连词来提取信息能力。最后一个提到山区,也体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希望贫困的山区,也可以通过物候观测,农业生产得到改善。

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科学,我们要进一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5] 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了要重视物候学,更好服务农业生产。这段话里包含观察、总结、实践,体现了一种科学精神。同时体现了作者对物候学的热爱,对科学反过来作用于农业生产的肯定。还有可以发现,为什么作者写这样一篇文章?因为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希望祖国农业丰收。它体现了作者心系祖国发展的人文情怀。

纵观全文,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作者定是个留意观察大自然的人,热爱生活。但是热爱大自然的人,并不见得就能联想到农业生产。作者把大自然的变化与农业生产相联系起来,而不是单纯述说大自然的变化之美。作者其实是在述说一门科学——物候学。他想向人们介绍这门科学,引起人们的重视。

所以,就会从大家熟知的美丽四季写起,引出物候和物候学。接着介绍影响它的因素,以及它多种意义。作者想呼吁大家认识物候学,通过观察对比,更好的从事农业生产,取得丰收。这就是一种科学精神。

作者最终目的是普及物候学的知识,让大家重视物候变化,用科学的精神去发现规律。行文都是为了这个主旨,在1968年,能写出这样的科普文,有这种科普意识很了不起。用科学的观察眼光去看待物候的变化,而不是一味欣赏事物的美。应该把事物与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我们要有观察大自然的意识和科学精神。学,最终为生活服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