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存留至今的摩梭记忆!——《永宁摩梭史话》读书笔记

 子鱼3599 2022-08-18 发布于天津

图片

写在前面:


这篇推送的文字部分,来自研究纳西文化的资深学者——木丽春老前辈编撰的《永宁摩梭史话》,我把其中我认为非常重要的内容摘录出来,重新编辑,作为读书笔记。

这篇推送的视频和图片部分,是我重返泸沽湖之后,花了几个月时间在湖边和博物馆拍摄、剪辑的素材。

一边在云南和四川两地走访和拍摄,一边读木丽春前辈的这本《永宁摩梭史话》,真有醍醐灌顶、恍然大悟之感。其中最直接的帮助,是它解开了一个长期困扰我的疑惑:同样是在泸沽湖畔,为什么定居云南的摩梭人被归入到纳西族,而定居四川的摩梭人则被纳入到蒙古族?

而阅读《永宁摩梭史话》对我更深远的帮助,还在于它理清了摩梭母系氏族在史前阶段的源起、迁徙、变迁等各方面的问题。同时,木丽春前辈还罗列出各种论据,以论证摩梭达巴教和纳西东巴教同根同源的观点。

有时候,读书就像挖井;这一次,经由木丽春前辈的指引,我确定我挖到水了。

总论


当达巴教处于人格化“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时期,将世界自然的万类物种,都仿人一样的有生、老、病、死的变异现象和七情六欲的幻化迹象,与自然世界变异迹象作感知的感性认知的模拟比较,深感自然界与万物之间,有一冥灵指控和牵系特异功能的变异与幻化的现象。

初民在冥蒙的意识境界的驱动下,模拟人以自身的变异和幻化,认知有一冥灵指控,引发变异幻化的媒介作用。结果,初民才产生了人格化“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

图片


人类处于人格化“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时期,原始先民住在岩洞里举以狩猎和采集生产方式维持生活。古先民住在岩洞里,有时发生喜、怒、哀、乐的感情的引发和波动,模拟狩猎和采集获取的动植物具物具象,描模在岩洞洞壁上,寄托以自己爱憎的期望,或祈求冥灵的庇佑。所以,摩梭达巴教处于人格化“万物有灵”崇拜时期,创生了“鲁巴”,鲁巴意为岩画。

图片

摩梭先民从人格化“万物有灵”崇拜进入到亲缘化图腾父亲崇拜的时候,古先民以一始母祖的血缘后裔,把许多个居住在岩洞的母系血缘家庭组合起来,迁出岩洞,到高山盆地,或高山草甸,建立母系氏族的大栅栏。这时,一始母祖血缘后裔组成的母系氏族,离开原居住地的岩洞远程,寄托古先民福祸生死的岩画符号。为了方便在新居住地祈祷,他们将岩画符号刻模在木棒上,并适当地把图腾父亲崇拜的信念符号,也描模在木棒上。这样,亲缘化图腾崇拜时期的木刻画产生了,木刻画叫“斯巴”。

图片


摩梭母系氏族是由始祖母的血缘后裔的许多母系血缘家庭,组成一个母系氏族,有西、胡、牙、俄四个母系氏族,每个母系氏族群居于一个大栅栏内,大栅栏叫“苛”。“苛”另一个含义是母系氏族。

每个母系氏族都有一个崇拜的图腾父亲,据研究,西氏母系氏族崇信蛇图腾父亲,胡氏母系氏族崇信蛙图腾父亲,牙氏母系氏族崇信猴图腾父亲,俄氏母系氏族崇信熊图腾父亲。崇信不同图腾父亲的西牙两个母系氏族结成氏外婚联盟,胡、俄两个母系氏族结成氏外婚联盟。

摩梭先民从亲缘化的图腾崇拜,进入半亲缘化半神灵化的祖先崇拜时期,摩梭先民承认了男性生殖力作用观念文化,取男女结合生人观念,刷新亲缘化图腾崇拜文化内容,把四个母系氏族以图腾崇拜为内核的母系氏族宗教文化,刷新和综合而成达巴教文化,也把西、胡、牙、俄四个母系氏族,肢解为“尔”、“那”,“而”为一根骨头,指父系,“那”为一盘子肉,指母系,四个母系氏族的“尔”(父系)“那”(母系),共同组成双系社会为内容的摩挲夷。而“苛”大栅栏肢解为母系血缘家族,摩梭语叫“斯日”;组成母系血缘家族的母系血缘家庭,摩梭语叫“依杜”。

图片


由此可知,达巴教的始生和摩挲夷的产生,是承认男性生殖里作用观念文化刷新和改造而成的结果,也知达巴教和摩挲夷的产生是同步的。达巴教是灵魂,民族是崇信达巴教的载体,宗教离不开崇信的民族,民族也有了凝聚力的灵魂。

古摩梭先民长入祖先崇拜初期阶段后,达巴教利用原有的图腾崇拜时期的木刻画(“斯巴”),加以祖先崇拜初期阶段创生的与人有半亲缘化半神灵化关系的神灵谱系,把原有的木刻化发展成达巴教木牌画,并把新产生的神灵模拟成具象,描模在木牌上。这样,达巴教始生了祖先崇拜初期阶段的木刻画和木牌画相互结合的画谱。至于象形文字,是祖先崇拜中期阶段才产生的形字,摩梭达巴教仅发展到祖先崇拜初期阶段,就停滞发展了。所以,达巴教未能创造形字,因而达巴口诵经没有形字书写的经典。

以上叙述的达巴教文化概貌,它是尼月乌酋长从磨些江畔格主酋寨带到永宁的达巴教原生态文化内容,也是至今仍在摩梭人中遗留的文化内容,它是一份摩梭人长入祖先崇拜初期阶段的达巴教文化内容。

图片




01.

人类处于图腾崇拜时期,女人们宣扬和崇信图腾物父亲的感应生殖力作用,带给了求生育的女人怀孕生人。她们相信:是女人和图腾父亲的感应媾合生了人。

进入祖先崇拜以后,人类宣扬和崇信的是男人与女人的媾合怀孕生人。视男人为天,是播种种子的父亲;女人是地,是承受播种种子的母亲,把后代视为天盖地受孕出生的后裔子孙。

达巴教处于图腾崇拜时期的猴图腾物父亲,从此取以祖先崇拜观念文化,刷新和改造成“尤”的祖先神灵,伴随“尤”(祖先神灵)的产生,还追溯出了祖源地,祖源地叫“尤底”,还追溯出了一条先祖的迁徙路,先祖的迁徙路叫“余日”。

图片


这样,男人们拥有了男女结合生人的父亲地位,追溯起人类生身的男女结合生人的第一对男女祖先,宣扬和创造承认男性生殖力作用的观念文化。相应地,达巴教创造了男神灵阿衣笃噶拉和女神灵阿衣塞嘎拉,也是男女祖先神灵。阿衣意为始祖,笃塞为名字,嘎拉为神灵,意为始祖笃神灵,始祖塞神灵。

旷古时天地混沌,“笃”挥起开天斧,把天地开成了分明,塞也挥起了劈地刀,把摇晃的地劈成稳定的大地,是男神灵“笃”开了天,女神灵“塞”辟了地。所以,达巴口诵经才有了笃塞二神灵是创世神灵。

达巴教又把“笃”和“塞”两尊神灵视为兄妹,世上没有人,兄妹做一家,成为伙烧一座火塘火的夫妻。“塞”神灵有孕生了一红肉团,红肉团有嘴不会说话,红肉团有眼睛不会眨动。“笃”和“塞”二神挥起了开天斧和劈地刀,把红肉团剁碎,他俩又撮起红肉团剁碎的碎肉,把碎肉抛撒到天空,满天空降落起了红肉团碎肉雨。红肉团碎肉雨撒落到地上,肉雨幻化成了自然世界的万类物种。这样,达巴教称呼“笃”和“塞”二神灵是造物神神灵。

同时,“笃”和“塞”二神灵,是取以男女结合生人的规矩文化,教会男女结合生人的规矩,故达巴教也叫“笃塞”二神灵为规矩文化神灵。

诚然,达巴教让“笃晒”戴上了创世神灵、造物神灵、规矩文化神灵和男女祖先神灵的四项无上荣光的桂冠。

图片


因“笃”拥有男性生殖力作用,“塞”拥有女性生育力作用,达巴教依据“笃塞”各自拥有的生殖力和生育力文化,取以白石(祭石)作为“笃”神灵的标志符号,以祭木作为“塞”神灵的标志符号。所以,达巴教举祭祀仪式的神坛,一旦插上祭木,摆上了祭石,说明“笃”和“塞”二神灵降临神坛。

达巴教逢到执举祭祀仪式,达巴都得念诵“笃的”的口诵经,而“笃的”口诵经里包容了上述创世、造物、规矩文化等的故事内容。

图片

02.

磨些先民从故里带来了祖先崇拜初期阶段的观念文化,它是承认男性生殖力作用权力为内容的文化。

摩梭达巴教产生了男女结合生人的观念文化以后,取以承认男性生殖力作用观念文化,否决了图腾崇拜图腾父亲的感应生殖力作用,树立了男性生殖力和女性生育力的结合生人的观念文化。

图片


在承认男性生殖力作用权力观念文化的指控下,达巴教创生了与人有半亲缘化、半神灵化的一系列的祖先神灵、创世神灵、造物神灵、文化神灵和掌理自然世界万象幻化,拥有万类物种的自然(“日木古”)神灵产生了父系和母系双系共存的母系血缘家庭,和创生共同拥有的集体观念“斯”灵魂,还产生了一个私人拥有的个体观念的“干”灵魂,并创生了“斯”灵魂死、蜕生蛇、蛇举蜕皮(火葬)蜕生祖魂,祖魂回归祖源地,过生前一样的生活的葬仪文化等一系列文化。

图片



03.

达巴教进入承认男性生殖力作用为内容的祖先崇拜初期阶段,摩梭人婚制产生了男性(父系)入赘母系血缘家庭的几姐妹为妻子。

这样,就产生了一夫多妻的婚媾制度,而财产的承接仍按母系血统继承财产,入赘的男人(一夫)仅为具有男性生殖力作用的父亲;也就是说,一夫多妻母系血缘家庭中的男人仅拥有生殖权力。

图片

图片

04.

唐末,尼月乌酋长迁徙到“吕底”(永宁)以后,看到该地三面与吐蕃比邻,南与丽江隔江相望的地理位置。尼月乌酋长为在永宁站稳脚跟,考虑到只有意识形态与吐蕃相融合,才能实现民族间的心灵和睦沟通。有了心灵的和睦沟通,就可与吐蕃像兄弟一样在这块地域共同繁衍发展。

图片


这样,尼月乌酋长抛弃从故土带来的达巴教文化,改信喇嘛教文化,并自觉地仿“政教合一”的政权组织机构,取喇嘛教文化作为施政的法规,让达巴教文化放任自流地滞留在祖先崇拜初期阶段。此为1000多年的历史岁月里,永宁历代土司施政方略的概况。

图片

05.

民族的达巴教文化土司脱去达巴教教主帽子,把达巴教下放民间自流,和对旧婚制文化的采以不管不理态度,放任自流。

永宁土司的统治组织构成土司,喇嘛教堪布,选以饱学佛经的总管家族人,脱下袈裟还俗任以总管职。土司府的统治机构形成了与藏传佛教文化接轨的施政机构。

图片


失去民族头人支持和维护的达巴教文化,在统治者作为施政法规的藏传佛教文化,统治者弃以达巴教文化,支持藏传佛教文化刷新和改造达巴教文化,变成被藏传佛教吸纳和兼容的达巴教文化,达巴教成为被受刷新和改造,让其达巴教的“还以万类物种欠债”为内容的教义,逐步改造成藏传佛教“慈悲为怀”为内容的教义、教理。所以,唐末以后摩梭达巴教文化的发展脉络,难于辨清源流文化的发展印迹。

图片

06.

达巴教和东巴教的称呼名字,磨些族群处于处于祖先崇拜初级阶段时,两教的称呼都叫达巴教,司祭也叫“达巴”。“达”是砍之意,“巴”是砍后留在木头上的痕迹。

达巴教处于祖先崇拜初期阶段,达巴举仪时先插上一根一根刻以木刻画的具象符号,作为展示达巴口诵段落的具象符号,因而砍制木刻画时,应一刀一刀地砍,一节一节地念诵,此为达巴一词的来历文化。

图片


达巴教进入祖先崇拜初期阶段以后,摩梭达巴教滞留在祖先崇拜的初期阶段的原始宗教文化,备受喇嘛教的挤压,断了续接源流文化发展规律。纳西达巴教却自立、自治、自理的长入祖先崇拜的中期阶段时期,时纳西达巴教从木刻画发展到象形图画文字,口诵经书写成文字经。

图片


又由于祖先崇拜初期阶段始生的私人拥有的个体灵魂“罕”(干),到了祖先崇拜中期阶段后,集体观念的“素”(斯)灵魂,逐步处于弱势,而个体灵魂“罕”(干)的私人拥有个体灵魂的诱发,在私人拥有个体灵魂的驱动下私有制经济的猖狂膨胀,而产生了领主、官目等统治者。

图片


在等级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下,达巴们也仿统治者的做法,也把“达巴”一词的职责肢解为:“本”与“时”,也是“许水”与“许东”,即“本”又叫“许水”,意为许愿官或祈神灵官。“时”又叫“许东”解结者,或理仪程序者。

结果,原有的“达巴”一词的“达”,一刀一刀地砍,一节一节地念诵,把“达”还改成了“东”,变成“东巴”,“东”为“许东”的“东”学,意为一程一程地解结,或理仪程序,“巴”为一本一本地念诵书写经。

这为东巴教长入祖先崇拜中期阶段以后,“东”取代“达”,成为东巴和东巴教东巴一词名称的来历文化。

图片



07.

元代,世居雅砻江流域、磨些江流域、英古江湾地的横断山纵谷区的腹地,生衍有“星列酋寨”的磨些先民,过去一个酋寨是一酋长管辖的地盘,“星列酋寨”处于各自为政、互不通摄、鸡犬相闻,互不相往来的古磨些梅、禾、尤三大部落的遗民。

图片

图片


直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这些“星列酋寨”的酋土,纳入元朝的皇土,赐封宣抚司长、土州长等官职,变为朝廷命官。

东从雅砻江流域,西抵磨些江流域的横断山纵谷区,有了破天荒的打破“酋寨星列”的格局,变成皇土,并在皇朝命官的统领下,实现第一次磨些民族的行政区划统一的统领。

图片

08.

摩梭人的婚姻,带着一夫多妻制从金沙江畔的格主易地迁徙到永宁,到了永宁以后,头人改信藏传佛教文化,原来头人是达巴教教主,到了永宁卸了教主职务,改信喇嘛教并在头人阶层内仿学藏域一夫一妻婚制,把达巴教下放民间,使达巴教变成无头领的教门,并让民间婚媾也放任自流,不管不理。

图片


原始宗教是原始先民做人的法规,是约束和规范先民的行动准则文化。由于达巴教停滞在祖先崇拜初期阶段,指引和推进先民的原始宗教法规,也停滞在一夫多妻的入赘母系血缘家庭婚制。

图片


统治阶级由于改信了藏传佛教文化,婚制也仿学了一夫多妻从夫居按父系血统继承财产的婚制文化。至于在民间的婚制是按母系血统继承财产,让一夫多妻婚姻缺少经济基础的支持和维护。

没有经济基础的婚制,缺乏达巴教推衍发展婚制的动力等条件下,又慢慢倒回到母系血缘家族族外对偶群婚的婚制,这种族外对偶群婚制是以母系血缘家族为单位的族外对偶婚的“阿夏”走婚制婚姻文化。

图片

09.

“阿夏”一词的解释,凡磨些词语,冠以“阿”字,是涵有亲爱或至亲之尊称,“夏”有休闲伴侣,意为合心休闲伴侣,也有合意做爱伴侣之意。

摩梭语还有一词“阿注”,释为爱伴侣,也有一释为亲爱的伴侣,阿达(安达:安与阿谐音,实为“阿”)意为合意伴侣,或爱的伴侣。

图片


“阿夏”走婚是母系血缘家庭男女成员,是一种女不嫁,男不娶,女举“阿夏”走婚,男也行“阿夏”走婚,女方所生的儿女属于母系血缘家庭后代,男走婚所生儿女也属对方母系家庭后代。男人在母系血缘家庭是舅舅的身份,几个姐妹是母系血缘家庭的母亲,也是几个姐妹所生儿女的妈妈。

显然,有抚育儿女责任的母亲是形成知其母,没有抚育儿女责任的父亲形成不知其父;这为知其母、不知其父产生的原因。这为摩梭人弃以入赘母系血缘家庭作为父亲的婚制,重又倒退回到母系血缘家族(斯日)族外对偶婚的阿夏走婚制。

图片

这种“阿夏”走婚制文化,它是基于承认男性生殖力作用的条件下,否定了图腾父亲感应生殖力作用观念文化,而母系血缘家庭成员人人知道男女成员结合生人的道理。

可是,因袭的氏外婚遗留的旧有观念文化的影响下,才有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忌禁遗风。至于母系血缘家庭的分工:“舅掌礼仪,母掌财产。”

图片

10.

摩梭人视男女13岁以前是狗的年龄,因达巴教有人狗调换年龄的故事,所以13岁以前的男女没有“斯”灵魂。“斯”灵魂是母系血缘家庭成员共同拥有的集体观念灵魂,年届13岁的男女成员,应举“斯”灵魂仪式,这个仪式有的叫“成人礼”。

举仪时由母祖主持,给举仪男女脖子上系一圈细皮绳,举仪男女踏在猪膘肉和一袋粮食上,男握长矛,女捧饰品。

图片


仪式结束后,得解下系在脖子上的细皮绳,拴系到下火塘公母床结合部位上面钉有一栗木桩,此栗木桩叫“斯托”,意为母系血缘家庭成员集体观念“斯”灵魂栖息处。举仪男女应向“斯托”磕头,并置放客人送的礼物。

图片


举仪男女系在脖子上的细皮绳,叫“斯盘儿”,意为拴系“斯灵魂绳索”,标明举仪男女放入灵魂拴系到母系血缘家庭成员共同拥有的集体灵魂栖息的“斯托”内了。示以男女已成人,表明可以参加社交活动。

图片

11.

一旦母系血缘家庭成员执举成人礼后,大人们就关注起了男女走婚的问题。这样,母系血缘家庭的大人们,相互介绍男女结交“阿夏”走婚的事情,也是男女双方家庭大人们撮合下举行“阿夏”走婚的结交伴侣。

年纪大的伙子头和姑娘头,他们各是母系血缘家族的人,各住一村,也是结交“阿夏”走婚的亲密伴侣。伙子头与姑娘头尾撮合两个母系血缘家族族外对偶婚的“阿夏”走婚,伙子头邀约村内举过成人礼的伙子,而姑娘头也邀约村内行过成人礼的姑娘,到伙子头和姑娘头约会的地方相会,由伙子头和姑娘头举以一对一的选配成族外对偶婚的伴侣,结交成“阿夏”走婚的配对伴侣。

图片


也有举过成人礼的男女,在野外相遇后,男女都走过去了,男伙子有意与其路遇的姑娘结交“阿夏”走婚,首先得由伙子回过身来,冲着姑娘的背影打“阿呼呼”的呼唤声,一旦姑娘回过头来,男伙子脱帽招摇。若双方愿意结交“阿夏”走婚伴侣,两人就走拢一起,谈情说爱,结交“阿夏”走婚伴侣。假若伙子欲想戏虐姑娘,当姑娘听到“阿呼呼”招摇声了,伙子却抬起一只脚冲着姑娘摇动,示意伙子不爱恋姑娘,姑娘会抖一抖裙角,吐一泡唾沫走了。
还有节日或母系血缘家庭举丧葬仪式时,男女青年赶节日,或走亲时,在野郊或院坝烧起篝火,环以篝火举锅庄打跳。有的青年男女在舞圈外围观,物色舞圈内有了中意的男女,自己会插进中意人旁边,紧握手举舞;有的边舞边谈心,有的边舞边在紧握的巴掌里捉弄做爱的符号,男女双方若同意了,双双退出舞圈,走进夜色里,举以“阿夏”走婚伴侣相会……

也有的在传统的采集活动时,有在赶温泉会,有在田间守庄稼棚内……男女举以结交阿夏走婚的伴侣……


12.

母系血缘家庭的大院落,门楼、东厢房辟为花楼(客房),摩梭语叫“尼扎意”,即为招待走婚男人的房屋。客房隔成一个单间室,设一火塘,按有三脚架,期内置有茶筒、茶叶、酥油……为招待走婚男朋友的物品,不在室内做饭。

在火塘右边设一木床,是为过夜的床,其火塘左置一衣箱,释装住房女人的衣物和化妆品。男阿夏雨女的相处亲密了,男的可置一床毛毯于床上,为晚间过夜所用,其外男“阿夏”的东西不能放在客房内……

白天,女主人在地里干活,一般都在母房里活动,如纺纱、织布、喂养牲口等。一到晚间,母系家庭的妇女,才回到自己的客房内,等待男阿夏的走婚……

图片


对来访的男阿夏,是平时幽会时有预约的,一旦男的赴约了,女的得主动出迎开门。若女的没有出迎,男的可敲门,或在客房顶丢几个小石子,提醒女人男阿夏来访了……而母系家庭的男性成员时不能妄加干涉,反而应待如朋友和亲戚临门。第二天,黎明男阿夏匆匆离开花楼返家了。

客房(花楼)是母系家庭的集体财产,家庭有年届13岁的女人了,执举以赐“斯”灵魂为内容的成人礼后,即分以客房,她得离开母房到客房分居,进行接待“阿夏”的社交活动。当分居客房的女人年老不再过婚媾生活时,则主动搬出客房,归宿到母房下火塘居住,这间客房由女主人另行分配给举过成人礼的女人。这是母系家庭分居客房的习惯法规文化。

图片

13.

女人为了祈求生育,有的女人祈拜“干木”女神,祈愿怀孕生人;有的到前所的一个石洞里投石头,石洞尾女性生殖灵洞,石头为男性生殖石,石头投中了石洞,崇信女人必定有孕了。

有的走婚的男阿夏,经过长期走婚没有怀孕,女方就会另找新的男“阿夏”同居。这种“阿夏”同居,俗称“借种子”,或叫换种播种……

图片



14.

在母系文化主宰的永宁地区,既有求子拥抱形似男根的“石祖”,还有妇女求子嗣祈求生育时,喝饮石凹内的“哈吉”(男性生殖水)。摩梭妇女在求子嗣生育的仪礼中,既以承认了男性生殖里作用的权力。

图片


永宁格姆半山腰有一个岩洞,摩梭语叫“格姆尼克”,格姆为恶老鹰,尼为女性生育符号,可为洞,意为老鹰山生育洞。洞内耸立有形似男根的钟乳石,摩梭人称“石祖”,“石祖”意有阿巴笃的标志具象文化,因阿巴笃石承认男性生殖力作用的始祖;洞内也有形似女性生育洞形状的石凹,石凹位人生来路洞。石祖(男根)和尼可(女阴)相互对应,是有天地撮合匹配的生九男生九女的神灵感应文化符号。祈求生育子嗣的男女双双祈拜石祖合生育洞,拢抱一下石祖,摸触一下石凹,祈求增殖子嗣昌旺……

图片


在永宁还崇信一个女神,在屋脚村附近有一岩洞,该洞称为“屋脚尼可”,意为屋脚人生来路洞,或女性生育洞。其洞壁上画有一巴丁拉姆偶象,上身著白衣,下戴裙子,背披白羊皮,骑一匹白骡子。至于巴丁拉姆一语,巴丁未乳奶丰大,拉姆未女神,意为乳奶丰大女神,每年三月,摩梭村寨妇女前往“屋脚尼可”朝拜女神,举求子嗣生育民俗文化。

图片

15.

格姆女神法会又称“转山节”,原摩梭人初入永宁时,尼月乌赐今狮子山山名为格姆居,格姆意为恶老鹰,居为山。恶老鹰是评判人与自然(日木古)神灵的守护神。扎美喇嘛寺的喇嘛,却把格姆山输入以女神文化,变成了“格姆”女神。

永宁摩梭人逢一年的七月二十五日,扎美寺的喇嘛络绎走出寺院,喇嘛手摇转经筒,口诵六字真言,鼓拔和大号齐鸣,在“天香”烟雾缥缈的环境氛围内,参加隆重的转山节法会活动。

图片

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德)尼采

《END》

图片图片欢迎捧个钱场图片图片

泸沽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