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题:人间忽晚,山河已秋!

 学思践悟必有成 2022-08-18 发布于甘肃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

行歌野哭②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①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②行歌,边行走边唱歌;野哭,哭于郊外。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自己除夕夜听到行歌和野哭时的感受,“悲”字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B.颔联点出“不眠”的原因是眼睛有病,因而更加感到无乡音陪伴的痛苦。

C.盖着几条被子双脚依旧冰冷表面上是写身体的感觉,实际是写内心的悲凉。

D.刚洗完头就感到头发已经稀疏,诗人是借此抒发岁月如流、人生易老的感慨。

2.诗人为什么要“谢”残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绪?请简要分析。

Image

【参考答案】

1.B

2.(1)因为在诗人眼里,残灯不嫌弃自己,孤舟中能整夜与自己相伴相依。

(2)“嫌”字将残灯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残灯对诗人的陪伴。

(3)既表达了残灯陪伴下的宽慰与温暖,也表达了不能归乡的无奈自嘲与落寞孤寂。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B.“'不眠’的原因是眼睛有病”错误,由“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可知,“不眠”的原因是“乡音无伴苦思归”。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炼字及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人情感的能力。

首先找到“谢”残灯的诗句,分析“谢”的原因。“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意思是“多谢残灯并不将人嫌弃,孤舟中整夜里许我相伴相依”,可见诗人认为残灯不嫌弃自己,在孤舟中整夜陪伴自己,给自己以一丝温暖和陪伴,姑且纾解身在异乡的孤独寂寞。

然后分析诗人这样说流露出的情绪。“残灯”本是物象,照亮是灯的物理属性,而此次诗人却说“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不嫌”“许相依”都是人的行为态度,这里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诗人从残灯的一线光亮和小舟的一夜托身里,感受了一丝的温暖和美好,所以他要感谢它们,而唯有孤灯相伴,更可以感受到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孤独寂寞,也是诗人不能归乡的无奈和自嘲。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