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是丫鬟出身,一生无名无分,晚年孤独离世,却养出9名国家栋梁

 sgpwg 2022-08-18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在北京香山脚下,梁启超的墓园是著名建筑师梁思成设计的。梁启超和妻子李蕙仙合葬的墓碑旁,有一棵白皮松,象征着坚强的气节,梁家儿女称它为“母亲树”。
不过,母亲树并不是为李惠仙栽种的,而是为了纪念梁启超的第二任妻子王桂荃。这个为梁家奉献了一生,却没有得到任何名分的传奇女子。

图片

● 王桂荃纪念卧碑及母亲树

图片


1886年,四川省广元县王桂荃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王桂荃原本的名字叫“来喜”,是那个年代农村孩子常用的名字,一般都有父母给孩子“带来喜气”的意思。
可喜的是,坏消息接二连三地来了。王来喜刚出生不久,他的母亲就因病去世了。父亲改嫁后,她不仅失去了母亲的宠爱,还整日忍受继母的虐待。
4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病逝,小来喜失去了所有人的保护,继母认为她是克星,所以把她卖给了人贩子。

在接下来的6年里,她先后被转卖了四次,最后被贵阳的一户李姓人家买下。

李蕙仙是李家大小姐,1891年嫁给梁启超。有一次李蕙仙回乡省亲的时候,看中了来喜,把她带回梁家。

图片

● 梁启超纪念馆
来喜聪慧勤快,深得梁启超夫妇喜爱,平日里也十分信任她,甚至把家里的财政交给她打理。
久而久之,梁启超觉得这个名字太俗气了,便改成了王桂荃。
谁知道,名字一变,王桂荃的命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片


自从李惠仙嫁入梁家后,他们夫妻生活得十分幸福。唯一的遗憾,就是李惠仙婚后第三年生下大女儿梁思顺后,梁家就再也没有传宗接代。
1897年,梁家长子李蕙仙不幸夭折。1901年,等待了4年的梁启超终于迎来了他的第二个儿子——梁思成。

图片

● 梁启超
但梁思成幼时体弱多病,两口子看在眼里,十分担心。李惠仙为了让梁家的香火更加旺盛,劝丈夫娶了王桂荃为妾。
但梁启超是一夫一妻制的倡导者,无论如何,他都不愿意接受带头纳妾的事情。
李蕙仙知道后,默默写信给丈夫,说:“你是支持者,但目前还没有限制一夫一妻制,以你的身份,应该考虑到梁家的血脉。”
梁启超见妻子态度坚决,终于同意。
“我可以娶你,但我不给你名分,以后你的孩子,也不能叫你娘,只能叫姨,你愿意吗?”
王桂荃点头:“我愿意。”
王桂荃年纪虽小,思想却很成熟。原本像她这样没文化没家世的女人,在旧时代只能嫁给一个乡巴佬,然后一辈子种田,嫁给梁启超这种人,也没什么可抱怨的。
1903年,李蕙仙提出,梁启超与王桂荃结婚。
至此,漂泊十余年的王桂荃,终于不用再寄人篱下,有了归宿。
婚后,王桂荃先后给梁家生了六个孩子,分别是:梁思永,梁思忠,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宁,梁思礼。除了梁思顺、梁思成之外,李蕙仙还生了一个次女梁思庄。

图片

● 梁启超的9个子女
按照当初的约定,梁启超从来不会在公众面前提起二夫人,即使是在信里,他也只叫“王姑娘”或者“王姨”。
不过,因为王桂荃为梁家付出了那么多,所以梁家上下都很尊敬她,孩子们不顾父亲的忌讳,叫李蕙仙为“妈”,叫王桂荃为“娘”。
有一次,梁思成考试不及格,李蕙仙就拿鸡毛掸子打他。王桂荃吓得魂飞魄散,却一把抱住了梁思成,任由鸡毛掸子抽打着她。等李蕙仙气消了,她拉着梁思成,温柔的教育他要好好学习,不要辜负父母的期望。
“我妈对下人很苛刻,动不动就打,打,罚跪,可娘总是体谅他们,偷偷跟我爹说了一声。她对我们照顾得很好,她是个聪明、有见识、有才华、有感情、有理智、有爱心的人。”梁思成曾这样评价过王桂荃。

图片

● 梁思成
梁启超在1915年因反对袁世凯而被迫从天津逃到上海,但袁世凯对梁启超的行踪进行严密监视,随时都有危险。
王桂荃虽然没读过书,却能理解丈夫救国救民的志向,为了不拖累丈夫,她除了操持家务之外,还主动承担起了全国各地讨袁人士的任务,毅然决然的把自己置身险境。
当年那个唯唯诺诺的小丫鬟,如今已经是梁家的半壁江山了。

图片


李蕙仙于1924年死于乳癌,五年后梁启超病逝。
虽然没读过书,理解丈夫救国的,不拖丈夫,除了操持家务之外,还主动担起全国各地讨袁人士的任,毅然决然的自己险。
临终前,他愧疚地将九个子女托付给王桂荃,希望她能照顾好孩子。
当年那个唯唯诺诺的小丫鬟,如今梁家半。
“放心吧先生,我会照顾好孩子的。”王桂荃哭得梨花带雨。
梁启超去世的时候,家里的财政已经所剩无几,而他的后事又花了很多钱。可是,孩子们都还在读书呢,小儿子梁思礼才五岁。
为了养家糊口,她把家里的老房子卖给了一位天津的富商,每天兼职打零工,供孩子们学习、生活。

图片

● 王桂荃与孩子们
抗战爆发后,王桂荃再也不能外出打零工,一家人的生活已是举步维艰。无奈之下,王桂荃留下丈夫生前留下的书籍后,将目前居住的大楼租给他人,并带着9名子女搬入后院。
虽然没读过书,理解丈夫救国的,不拖丈夫,除了操持家务之外,还主动担起全国各地讨袁人士的任,毅然决然的自己险。之后的几年里,王桂荃以单薄的双肩扛起了一家人的重担,虽然生活无比艰辛,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子女提供最好的教育,时时督促他们用功读书,长大后要报效祖国。
当年那个唯唯诺诺的小丫鬟,如今梁家半。“别人学一次,我就学十次。不努力学习,将来会吃亏的。你看你爹,学识渊博,还天天念书呢。”
“先生,孩子。”王桂荃哭。
王桂荃辛劳半生,先把女儿梁思宁送到南开大学,再到1941年变卖家产,四处借钱,送儿子梁思礼、女儿梁思懿出国深造。

慢慢地,孩子们一个个地离开,家里只剩下了王桂荃孤零零的身影。

失去了孩子们的陪伴,王桂荃有一种失去一切的感觉,同时也庆幸自己没有辜负丈夫的遗愿,把九个孩子都养大。
后来,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成为了科学院的院士,而他的子女,也都成了诗人、经济学家、军官。

图片

● 王桂荃与儿子梁思礼、女儿梁思宁
有一次,王桂荃在整理家务的时候,看到了丈夫留下的手稿和书籍,想起了丈夫为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她和孩子们商量,把梁启超的所有作品都捐给了北京图书馆。
1968年,王桂荃病逝了,可是那些离家出走的孩子们却连最后一面的机会都没有。
“我此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母亲死了,她的骨灰都没来得及收起来。”梁思礼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凉。
王桂荃自幼孤苦伶仃,嫁到梁家后,一直默默奉献,从不求名利。她的善良与真诚赢得了全家人的尊重,也创造了一家三院士的教育神话。

图片

● 林母与林徽因夫妇
虽然子女的成才更多地是为梁启超增光添彩,但很少有人了解王桂荃为之付出的努力。但是对王桂荃来说,这一切或许已经无关紧要,她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此生无怨无悔。
有些幸福和认同,可能只是迟到,但不会缺席。那棵“母亲树”,便是最好的证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