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融学基础1》连载——第4章 钱也是有价格的—利率

 巨蟹座思考者 2022-08-18 发布于北京

钱也是有价格的——利率

赵建龙是赵庄的员外,一个精明能干的人,自然有不少家产。他有大量良田,还做着很多买卖,经常有富裕的钱财,乡邻缺衣少食或者做买卖碰到资金困难时,赵员外很愿意帮助他们。

但有一年,雨水极少,赵员外的田地歉收,仅靠买卖赚了些钱。而乡邻们就更惨了,有些生活堪忧。有几个乡邻就找到赵员外,请求借些钱。但赵员外今年能够借出的钱仅有十个银元,不能满足这几个人的全部资金要求。赵员外将赵志成请到府上,问道:“志成兄,你说说你是怎么计划的。”赵志成回答道:“我准备借五个银元,两个银元买种子,三个银元应付生活,只是明年仍需恢复元气,我只能后年还你七个银元。”

赵员外又叫来赵志友,问道:“志友兄,你借钱的计划是如何?”赵志友也是个农民,但他的地比赵志成的要多,他回答道:“我想向员外借十个银元,明年还你十一个银元。”

赵员外再叫来赵志功,询问他的打算。赵志功说:“我希望员外能借给我五个银元,料明年面粉作坊生意会好转如初,我愿意还员外六个银元。”

最后,赵员外决定借给赵志成五个银元,借给赵志功五个银元。一年后,他从赵志功那收回六个银元,两年后从赵志成那收回七个银元。

赵员外在借钱给三个乡邻的时候,他所考虑的是以后会收回多少银元,即如何安排借款以能给他带来最多收入。从另一方面,对于三个借钱的乡亲,如果在赵庄还有别人愿意借钱给他们,他们也会去询问,因为都希望既能借到钱,以后偿还的数额还更低。当愿意借出去的钱都借出去,愿意借钱的人都借到钱后,就会形成一个市场决定的利息或利率。

在学习银行和金融市场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利息和利率,因为利率是经济或金融活动决策参考的重要因素。正如一个人去蔬菜超市买菜要询问和对比商品价格一样,融资时需要对比资金的价格,资金的价格就是利率。

货币时间价值的体现——利率与利息

赵员外将钱借出去后,他的亲家,临近王庄的王员外拜访他,两人谈到天旱给人们带来的损失,便说到赵庄乡邻向他借钱一事。王员外说:“你为什么决定将钱借给赵志功和赵志成呢?”赵员外说:

“其实,我也可以用那十个银元多请几个长工,那明年收成会多一些,但管家帮我计算的结果是只能多收十五个银元,付了长工工钱后,可能得到十一个银元。还不如借出去,也少操些心。”

“那你不借给赵志友仅仅是因为他还给你的不如其他二人多么?”王员外继续问。

“有此缘由,但主要是赵志友的田地今年干旱非常严重,我估计他明年不能恢复到正常生产,很难一年后还我十一个银元,他过于乐观了。”赵员外继续说道,“赵志成和赵志功虽然经济状况也不是太好,但我从前也借过钱给他们,无论家里如何困难,他们都会想方设法还给我的。”

王员外不住点头,对亲家周全的考虑很是佩服。


赵员外借给赵志功和赵志成各五个银元,两人分别在一年和两年后还了六个和七个银元,这多出来的一个和两个银元是借钱的利息。因为赵员外将钱借给两人以后,他在未来一年和两年内就不能使用这些银元了,而使用这些钱的人必须给他一些补偿,不然他不愿意借出去,这个补偿是利息的本质。在现代金融学中,利息被定义为货币使用权的价格,也是货币的时间价值的表现形式。因为资金在生产活动中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增加,当前的100元在参与生产后,在明年会超过100元,或者说明年的100元在今天可以用不到100元就创造出来,这就是货币的时间价值。我们说货币的时间价值是同等金额的货币其现在的价值要大于其未来的价值。在资金借贷活动中,只要利息是大于零时,货币的时间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资金借贷的利息来源于货币可能带来的收益,这也是货币具有时间价值的原因。首先,货币的时间价值源于货币的机会成本。如果赵员外不将十个银元借给两位乡邻,他可以多雇佣长工,这能给他带来一个银元的收益,但因为他将银元借了出去,就不能雇佣更多长工了,这个放弃的收益机会,我们称之为资金的机会成本。经济学中,我们知道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要放弃其它东西中的最大价值。借钱的人要得到资金,对资金所有人补偿的数额至少要超过机会成本。

其次,资金的利息来源于风险。当赵员外将资金借予赵志功和赵志成时,考虑了两人偿还银元的能力和意愿,认为是安全的,而没有借给赵志友的原因是他认为赵志友准时偿还的可能性低,而赵志友愿意支付的利息低于风险的补偿。可见,合理的利息应该包含对贷款风险的补偿。

与利息相伴的概念是利率,它是利息和借贷资金的比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可以用于不同本金数额下利息的比较。例如,赵志友准备借十个银元,一年后还十一个银元,那么利息为一个银元,而利率为1/10,或10%;赵志功借五个银元,一年后还六个银元,利息也为一个银元,而利率为1/5,或20%,显然贷款给赵志功的利率更高。

利息和利率与时间都有关系。例如赵志成想借的时间期限是两年,他借的本金是五个银元,两年后还七个银元,利息为两个银元,利率为2/5,或40%,但这是两年的利率,可以简单除以二,化为一年的利率为20%。当然这样简单地除以二可能并不一定是一个合理的方式,这涉及到借款人怎么支付利息。

为什么不让利息变为本金?——单利和复利

萧峰和乔峰都有1万元,他们暂且没有用这钱的地方,于是两人相约去中国银行开了户,将1万元存入账户,年利率为3%。

第一年后,萧峰去银行将利息取了出来,数额为300元,他将这钱放入了儿子的存钱罐。而乔峰却没有去。

第二年后,萧峰又去银行将300元利息取了出来,放入存钱罐。乔峰也没去。

第三年后,萧峰碰到乔峰,两人商议着一起开个“蹄笑因缘”窗口快销连锁店,专卖香辣烤猪蹄,因为萧峰家有祖传秘方。他们计划先开一个店试试,估算需要投入两万元,于是一起到银行把那1万元取出来。萧峰从银行取出了本金1万元和利息300元,他问乔峰的钱是多少,乔峰说:“本金加利息共10927.27元。”萧峰想了想,自己现在有10300元,加上家里存钱罐里的600元,自己得到的是10900元。乔峰看到萧峰疑惑的神情,问道:“萧哥有心事?”萧峰说:“不知为什么,我有些心塞。”

萧峰和乔峰都存了1万元钱,存款方式和利率都是一样的,但最后得到的利息却不一样,萧峰得到900元利息,而乔峰得到927.27元利息,少得到27.27元利息是萧峰心塞的原因。当萧峰每年将利息从银行取出后,使得这部分利息失去了下一年作为本金的机会,因为利息继续在账户上会作为本金产生利息,取出利息使得最后得到的利息总额较少。利息是否还作为本金导致了两种利率的概念:单利和复利。

单利是指只按本金计算利息而利息不能产生利息的计息方式。萧峰每个月取出利息,利息不能产生利息,所以他实际上得到的是单利。通常情况下,定期存款的利息是按单利计算的,也就是直接由存款年数乘以年利率再乘以本金得到存款期总利息。

复利是指本期的利息是以前期的本金加前期的利息之和为基础来计算利息的计息方式。银行活期存款往往是按复利计算的,只要储户没有将利息取出,前期的利息自动转为本金,并开始产生利息。乔峰没有将利息取出来,这些利息就会成为本金,他的927.27元利息的产生过程为:

第一年后,萧峰得到利息300元,本金和利息之和是10 300元;第二年后,10 300元产生309元的利息,本金和利息之和是10 609元;第三年后,10 609元产生327.27元利息,本金和利息之和是10 927.27元。

通过复利法计算所得到的利息比单利法要多。由于资本是逐利的,本金产生的利息也应当能产生利息,所以复利更能反映利息的本质特征;但由于单利法计算的简便性,在某些领域的短期利息计算上常用单利法来近似替代复利法。

声明:本文系FUTO玩转金融原创文章,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