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上庄东岳庙

 访古游记 2022-08-19 发布于广东

上庄东岳庙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永泰庄西北,又名东岳行宫,为北京著名的东岳庙之一(朝阳区东岳庙)。庙宇始建于明代。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重修并改建为纳兰氏家庙,供奉其家族先人影像和牌位。庙坐北朝南,分东西两路, 以西路为主,西路有殿三进, 依次有山门、钟鼓楼(现钟楼无存)、前殿(瞻岱门)、正殿、后殿。三座大殿保存较完整;东跨院有三进,四合式布局。庙前有戏台,规模很大。2003年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庄东岳庙

市保碑

庙门前百米处有戏台一座,坐北朝南,台基高2米,以花岗岩石条砌筑。上为卷棚式建筑,歇山式敞轩,后为硬山式顶,为古时为神明演戏和百姓看戏的休闲场所。

戏台

戏台屋顶

东岳庙山门有并排三座,西侧现已毁,中门为单间木结构悬山顶,并有斗拱,等级较高,有别于一般庙宇全砖结构硬山顶山门。侧门较中门低矮,砖结构悬山顶。

中门

山门侧视

中门内侧

山门内侧视

山门悬山顶侧视

山门内屋顶

山门中的猫

山门前旗杆石

山门前两侧原有两尊硕大的铁铸坐狮。庙前有狮,不足为奇,但一般都是石狮,能够摆放铁狮的庙宇不多。历史上,北京城内外,除去皇家园林,只有铁狮子胡同、铁狮子坟和皂君庙等几处摆有铁狮。遗憾的是该对铁狮子毁于1958年大炼钢铁。

鼓楼

鼓楼一层为砖结构,出短檐,正面开一券门,二层为木质结构,单檐歇山顶,四面均有门洞。现楼内二层地板、楼梯已失,室内一片狼藉,仅外观较完整。与之相对的钟楼已毁,原址建起了一座水塔,殊为可惜。

山门和鼓楼

山门后正对的是前殿,也称瞻岱之门,为东岳庙标准的建筑格局。瞻岱门为砖结构硬山顶中开券门,南面左右开两方窗,破损较严重。券门青石上雕刻精美,保存较好,门上有“瞻岱之门”石额。

瞻岱门(前殿)正面

瞻岱门(前殿)侧视

瞻岱门(前殿)背面

“瞻岱之门”石额

券门上石雕

瞻岱门后是一宽大院落,院落南端为岱岳宝殿,是庙中正殿,正殿为单檐庑殿顶,规制甚高。屋顶出檐深远、舒展大气,中脊较短,形制古朴,有元代建筑的风格。大殿在1948年冬曾被作为仓库使用,殿中羊皮壁画和雕塑神像被清出庙堂堆在院中角落,后被工人烧饭取暖成为灰烬。当时有心人,偷偷收藏了数幅羊皮壁画,存放在永泰庄村公所,文革初期被当做四旧焚毁。据记载,东岳庙中壁画全部为羊皮彩绘,比例仿真,画工精湛,色彩细腻,此为东岳庙一大特色。庙宇壁画大多以墙体绘画为主,以大量羊皮作为壁画本身罕见,非常珍贵,可惜现在均已灰飞烟灭,再无从一观羊皮壁画的真容。

岱岳宝殿正面

岱岳宝殿西侧视

岱岳宝殿侧面

岱岳宝殿东侧视

岱岳宝殿背面

岱岳宝殿整体保存较好,建筑构件基本被保存了下来,前后门窗已失,被改砌了砖墙。斗拱上仍保存着清代重修的时的彩画,应为花草枋心的旋子彩画,细节虽已不太清晰,但能看出彩画图案绘制精美。

柱头斗拱和补间斗拱

角科斗拱

宝殿飞檐

岱岳宝殿前东配殿

岱岳宝殿前东配殿仅存山墙与梁架,已难看出原先的形制,应为硬山顶建筑。后殿为西路建筑中的最后一进,正殿硬山顶,两侧出耳房与配殿连为一体,配殿为卷棚顶,较后殿正房低矮。门窗经过改建已不知当初的样子,应为216医院占用时所为。

岱岳宝殿与后殿

后殿正面全景

后殿东厢房

后殿彩画

东路为跨院三进,四合布局,前殿面阔三间,中殿面阔五间并北面出抱厦三间,后殿面阔五间。现除前殿外均有人使用。

东路中殿

东路前殿

院中散落的柱础、石雕

庙中地面上还散落着柱础、香案、基座等石雕构建,雕工精湛细腻,可见当年繁华不输官方庙宇。东岳庙的历史被记载在清康熙五十九年《重修榆河乡东岳行宫碑》上流传后世,此碑现存五塔寺(北京古代石刻艺术博物馆)。

重修榆河乡东岳行宫碑

碑螭首龟趺,首身高4.25米、宽1.31米、厚0.61米,龟趺高1.33米、宽1.36米、长3.50米。额篆“榆河乡重修东岳庙记”,首题“重修榆河乡东岳行宫碑记”。王时鸿撰文,狄贻孙书丹,王澍篆额 。碑文记述重修东岳庙、真武庙、龙母宫三刹的由来。碑文记录如下(□为无法识别):

重修榆河乡东岳行宫碑记

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加一级华亭王时鸿撰文

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加一级溧阳狄贻孙书丹

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加一级金坛王澍篆额

都城德胜门之北有曰榆河乡,中有皂英屯者,或云昔造甲处。其地平原广野,土厚水深,有相国明公与其哲嗣总宪揆文端公墓在焉,主穴乃相国之考妣。以故相国岁时瞻埽辄流连栖息于丙舍中,梵宫琳宇与丙舍邻而鼎峙于二三里内者曰:东岳庙、曰:真武庙、曰:龙母宫,皆古名刹,而颓圮渐沦没于荒烟蔓草中。相国每过而唏嘘皆欲鼎新之余役王事,忽忽未能也。至康熙戊子初夏,公遘疾不起,属其总管安尚仁曰:“吾藏魄之所应在□宫之穆位千载,松楸吾其永游于斯矣,惟左近三祠宇吾久欲重加营葺而忽忽未就,他时毕吾窀穸尔。其为我成此志,毋忘吾言。”尚仁泣而受教,迄今盖十三年所矣。

文端公于□□辛酉年正月去逝,既营葬于祖茔之次穆位。尚仁于是竭资尽力重加修葺三祠宇筑基址,储良材皆取朴茂坚固。凡既具矣,乃大集工师,土木并举,三载以来,劳费备至,而所□东岳庙、真武庙、龙母宫者皆先后落成,涂茨丹彟,美哉轮焕。各延高僧住持在内,朝夕焚修,粥鱼斋鼓,三地声相接,刹竿云气与幡影飘摇,招纳四众,摩拜顶礼,真郊原钜观也。复□榆河马房皆为三刹及墓道通衢。而清河一亩泉诸水漂溢为患,向有大桥各一,日久就圮,行人病涉复于两地,各抅石梁以通行,役而沮洳卑湿之径。一归坦途,尚仁之志,于是□毕而相国未竟之愿,于是乎得遂。尚仁不持以乐善好施为福田,利益其不忘相国遗言而必欲备物尽致,无一毫遗感而后止。尚仁亦贤矣哉!

余按东岳庙祀昉于唐开元明期泰山神为天齐王,宋大中、祥符闲加号东岳天齐仁圣帝,其分祀于郡国者若为神之行宫。然京师载在祀典,着于朝阳门外榆河乡之东岳庙,故碑载记亦相传为唐时古刹在苇河西道旁,旧通白羊口往宣大通衢,今为入居庸路也。真武为武当神,亦专祀于楚而所在立庙,亦是行宫意。若夫龙母原无专祀,而京师之黑龙潭岁旱祷求灵验最著,龙母、水母也。此地洼下多水,祀所由来,当亦旧矣。东坡所谓掘地得泉,正如诸神随地而感,不以泉专在,是而始求之也,孰谓此三神者不随地而有严哉。

祠既落成,尚仁介朱岱请记于余,余为志其所以修举之故,以传相国之遗意,著尚仁之美事云是为记。

大清康熙五十九年岁次庚子九月

据《重修榆河乡东岳行宫碑记》记载,东岳庙西南有清代康熙朝大学士纳兰明珠建造的纳兰家族祖墓。祖墓内安息着明珠的父母兄长和爱子纳兰性德。明珠每年祭祖扫墓,都会在皂甲屯小住。期间他流连住地附近,见几座散落四周的古庙年久失修,荒废不堪,遂心生修葺之心。因朝务繁重,久久未成。明珠病榻弥留之际,叮嘱管家安尚仁务必要重修古庙,完成他的遗愿。安尚仁于康熙五十六年动工,五十九年完成,历时3年,劳费备至,将东岳庙和附近龙母庙、真武庙三座庙宇修复一新。为彰显明珠修庙的功德,安尚仁将东岳庙寝宫殿西转角配殿辟为纳兰家族祠堂,并在龙母庙、真武庙设立纳兰明珠牌位,以此昭示后人。因此,东岳庙又被称为纳兰家庙。

东岳庙后殿西配殿,当年应为纳兰明珠家族祠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