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文天祥祠

 访古游记 2022-08-19 发布于广东

文天祥祠,又称文丞相祠,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是明清两代祭祀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的祠堂,其旧址为文天祥被囚于大都(今北京)时的土牢。文天祥祠始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年),坐北朝南,是一座由大门、过厅、享堂组成,面积近600平方米的两进四合院。祠堂过厅为“文天祥生平展”,堂屋中保留有原祠堂的部分遗物和文天祥手迹等展品,院中有一株枣树,相传为文天祥亲手种植 。1979年文天祥祠被列为第二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丞相祠大门

国保碑

文天祥祠所在的胡同很不起眼,祠堂门也是小小的,与他的名气不甚相符,却是当年文天祥在北京受难的地方。祠堂的悬山顶大门朱漆灰瓦,两侧建有八字墙,素面无雕刻。

大门

大门背面“浩然之气”匾

进入大门第一进院落是过厅,穿过过厅第二进院落是文天祥的享堂,享堂灰瓦悬山顶,堂内正中供奉着文天祥的塑像,四周陈列着相关的文物。

享堂

享堂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万古纲常”匾

享堂文天祥像

享堂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有宋存焉”匾

享堂清同治五年(1866年)“天地正气”匾

享堂院落“文天祥手植枣树”

这株枣树,相传为文天祥手植,枝干向南自然倾斜。它象征着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精神。

“教忠坊”石刻匾碑

此匾为明初,将元时柴市街道改名为“教忠坊”的实物,文天祥曾于此就义。石匾原嵌在胡同东口木坊上。道光七年(1827年)重修碑中记载,匾额拆下置放在祠内二门门额上,重修时改砌在大门屏壁内,后又沦为享堂角门阶石,1937年重修时,将此匾移于享堂保存。

文天祥生平与文天祥祠历史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宝祐四年(1256年),文天祥中进士第一,成为状元。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拟诏时言语有讥讽权相贾似道之处,被罢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用家财作为军资,招募士卒勤王,被宋廷任命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在援救常州时,因内部失和而退守余杭。随后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与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旋即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在福州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因建策不被采纳而赴南剑州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在五坡岭被俘,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被元军囚禁在大都兵马司牢房。
文天祥在大都被囚禁达三年之久,屡经威逼利诱,誓死不屈,于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1283年1月)在大都柴市(今北京交道口南大街)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 。
明洪武九年(1376年),按察副史刘崧主持在柴市顺天府学右侧(兵马司土牢旧址)建造了文丞相祠 。
永乐六年(1408年),文丞相祠正式列入祀典
宣德四年(1429年)、万历八年(1580年)、清嘉庆五年(1800年)、道光七年(1827年)以及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均有修葺。
1984年10月,文天祥祠对外开放。
2003年,文天祥祠依照1930年的历史照片资料,恢复了原堂屋内文天祥塑像、神龛、楹联、匾额、供桌等陈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