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天祥祠

 娄旭在玩儿 2023-10-02 发布于北京

府学胡同小学东侧是文天祥祠

它甚至可以视为学校的一部分

而学校也把这里当作教育基地

内部就有门连通直接可以过来

文天祥祠

又称文丞相祠,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始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年),是明清两代祭祀南宋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祠堂,其旧址为文天祥被囚于大都(今北京)时的土牢。

文天祥祠祠堂坐北朝南,是一座由大门、过厅、享堂组成,面积近600平方米的两进四合院。过厅为“文天祥生平展”,堂屋中保留有原祠堂的部分遗物和文天祥手迹等展品,院中有一株枣树,相传为文天祥亲手种植。

1979年8月21日,文天祥祠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文天祥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祠堂不大 只有小小的两进院儿

临街的大门上 外悬<文丞相祠>

内悬挂书写<浩然之气>的匾额


第一进院中有几块纪念性石刻
整面东墙镶嵌刻有书法的石板
上为文天祥最著名的<正气歌>

痕都斯坦挑耳盂歌 乾隆戊戌

昆仑西极王母都 孕灵毓秀产美瑜 方言印度音各殊 痕都即印度之转音 厥有玉人喀吗呼 彼处呼玉人为喀吗 攻玉为水磨 水磨制此桃耳盂 宝砂琢磨异专诸 吴中玉匠多出专诸巷 薄于纸更轻于铢 抚不留手琼华敷 葆光内含外复腴 西池得式其然乎

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 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 上则为日星

於人曰浩然 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 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 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 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 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 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 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 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 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 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 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 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 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 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 道义为之根

嗟予遘阳九 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 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饴 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 春院闭天黑

牛骥同一皂 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 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 百疠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 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缪巧 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存 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 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 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 古道照颜色

第一进过厅内是文天祥生平展

用图片文物记录他不凡的一生

文天祥 南宋末年的政治家文学家

宋理宗宝祐四年 二十一岁中状元

曾经担任右丞相 拜少保封信国公

与元军议和时 因面斥元主帅被拘

于押解的途中逃归 继续聚兵抗元

后被俘 屡经威逼利诱仍誓死不屈

元至元十九年 于元大都从容就义

终年四十七岁 明代时追谥<忠烈>

文祠后院中有一棵古枣树

传说是文天祥亲手种植的

此地元代为兵马司的牢房

文天祥在这里被囚禁三年

这棵枣树应该是那时所植
枣树树身明显向南方倾斜
人们臆断它象征着文天祥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誓不休


小院最北端为正殿 祠堂的享堂
享堂内庄严肃穆 供文天祥坐像
还有许多名家书写的匾额题刻
都是颂扬文天祥的正气与爱国

殿内东壁上嵌有两块珍贵石刻

它们是康熙年间从别处移来的

云麾将军断碑二础

《云麾将军李秀碑》为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邕所书,唐天宝年间(742-756年)在良乡刻成,后人将残碑断成础石混杂于瓦砾间,被识者发现后,辗转入京,为使之能长久保存,于康熙三十一年将二石嵌入"文丞相祠"壁中。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祠虽然不大 但宁静清幽

很多人专门来此 凭吊这位先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