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气时,小心身体发生这3个惊人变化及怎样调节

 罕山游侠 2022-08-19 发布于内蒙古

生气时,小心身体发生这3个惊人变化

你最近一次生气是什么时候?是无缘无故被插队,还是午休被吵醒?生活中似乎总有很多事情,让人不自觉地发脾气。

进入生气状态时,大脑中的“情绪开关”杏仁核就会被触发同时下丘脑也会“命令”身体进入“战斗状态”

那么,开启“战斗模式”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呢?

#01

生气真的能让人“血压升高”

不少人喜欢用“血压升高”来表达自己的怒气,这种说法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

当人处于愤怒情绪时,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神经末梢会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这个过程很容易对脑血管造成损坏[1]

就像过大的水压可能撑破水管,生气时的血压也在挑战着血管的承受极限,尤其是脑血管。


#02

你的大脑很受伤

《欧洲心脏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发现,在生气后的两个小时内,中风的风险会增加3倍,而已有心脑血管疾病突发史的人风险更高[2]因为这类人群的血管弹性比较差,生气时脑血管更容易被“撑破”,发生中风。

不过,生气通常不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但会影响大脑的细胞分裂能力,进而影响大脑的正常运作。生气时,大脑会分泌大量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等应激激素,导致神经细胞的连接数量减少,影响海马体和前额叶的神经发生过程[3]这一系列反应,给身体造成的最直接影响,就是损害记忆力

#03

胃也会跟着“发脾气”

处于生气状态下,血液大量涌入大脑,导致流经胃部的血液量减少,胃部蠕动频率下降,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与此同时,胃部肌肉不断收缩,胃酸分泌持续增多,可能会导致胃部痉挛疼痛、消化道溃疡

所以,你一生气、一焦虑,胃就会率先发出抗议,难怪许多人称它为“情绪器官”。

#04

生气这头“洪水猛兽”,

该拿它怎么办?

其实,多数人都知道生气没用,只会伤人伤己、得不偿失,但当情绪的开关被触发,愤怒上了头,就很难控制了。

当然我们也不提倡大家憋着怒火,因为压抑的情绪并不会消失,而是进一步“蚕食”机体。所以,推荐大家从日常预防、平息怒火、表达愤怒三个环节入手,尽可能降低生气带来的伤害。

日常冥想

研究表明,长期冥想可以让大脑保持冷静,人也更容易感受到积极的情绪。因此,冥想可以作为日常调节情绪的方法。

吃饭、走路、睡觉、静坐时,都可以进行冥想。以吃饭为例:

你只需要关注五官的信息,比如眼睛看到的食物颜色、鼻子闻到的气味、口腔里的食物味道、舌尖触碰食物的感觉,只关注食物给身体带来的感受。

相比之下,平时我们吃饭时,大脑几乎一刻不停地工作着:待会还有个邮件要发,晚上回家得把地拖了......大脑没有休息的时间,反而让人焦躁易怒。

想要获得更专业的冥想指导,可以尝试美中心理治疗研究院正念中心创始导师童慧琦博士的《7天压力管理计划》《7天情绪调节计划》,通过冥想来激活副交感神经,从而缓解压力,改善情绪。

打开华为运动健康APP,点击「压力」卡片,即可在精品课程里找到上述课程。

深呼吸

一旦感觉怒气值在上升,最好暂时离开当时的环境,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尝试将双手放在腹部,缓慢地吸气,随后慢慢地呼气,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腹部的起伏上,重复5-8次。

研究表明,深沉、有规律的呼吸可以补充血液中的氧气水平,让大脑镇静的同时放松紧绷的神经。

当然,你也可以打开华为运动健康APP中由专业的压力管理团队编排呼吸训练,自由选择舒缓的背景音乐,跟随屏幕的动效指引,在一呼一吸之间放松身心,感受压力的释放。

打开华为运动健康APP,点击首页「压力」卡片,即可找到呼吸训练

换种方式表达愤怒

心理学认为,当他人的行为不符合你的需要和惯常期待时,愤怒才会产生。所以,当怒气还能控制的时候,不妨换种温和的方式表达诉求,可以尝试用“我”开头来表达自己的诉求,比如:

我感觉很累,因为我上了一天班,回来还要做饭。

我不太高兴,因为和你说话的时候你心不在焉。

我有点生气,因为你让我等了你半小时。

既能将情绪表达出来,也更容易让对方接受。

“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让人郁结的事情终会翻篇,但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却难以弥补。下一次怒火爆发前,希望你可以及时觉察,整理好情绪,别再让生气伤害健康了。

参考文献:

[1] 李建平,张平等,五种基本情绪心脏自主神经传出活动模式,Chin J of BehavioralMed Sci, January 2006, Vol 15, No. 1,57-58

[2]Mostofsky E, Penner EA, Mittleman MA. Outbursts of anger as a trigger of acute cardiovascular ev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Eur Heart J. 2014 Mar 3.

[3]Roozendaal B. Stress and memory: opposing effects of glucocorticoids on memory consolidation and memory retrieval. Neurobiol Learn Mem,2002, 78(3): 578-595.

罕山游侠摘自:华为运动健康 2022-08-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