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5. “官长”是长官吗? “大制”是什么?

 舞酒绿林 2022-08-20 发布于广西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最后部分:“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其中,“圣人用之”的理解存在较大分歧。主要分歧是,“圣人用之”是主动句还是被动句,或者说,是圣人用什么还是圣人被利用?先看古人的注解:

河上公章句:“'朴散则为器。’万物之朴散则为器用,若道散则为神明,流为日月,分为五行也。”河上公的注解有点特殊。他认为“朴散”不一定是坏事,万物朴散可以作为器物使用。而且道也可以分散,“道散则为神明,流为日月,分为五行”。道能分散应该不是老子的意思。“圣人用之则为官长”,说成是“圣人升用则为百官之元长也。”这说明圣人是被“升用”,被提升为百官的首长。其结果是“大制不割”,“圣人用之则以大道制御天下,无所伤割。”也就是说,圣人被提拔起来后就可以用大道治理天下,没有伤害。那么,从“朴散则为器”到“大制不割”没有因果关系。朴散也好,道散也好,如果不是什么坏事,又何必“圣人升用”和“大道治理”呢。

王弼注:“朴,真也。真散则百行出,殊类生,若器也。圣人因其分散,故为之立官长。以善为师,不善为资,移风易俗,复使归于一也。大制者,以天下之心为心,故无割也。”大意是,老子说的“朴”是纯真的本性的东西。这种纯真若被打破、分散就会出现各种品质、德行,生出不同的类别,就如平凡的器物。圣人为分散的百行、殊类建立领导他们的长官,并且惩恶扬善,移风易俗,使人民重新回归道治社会。大道治理天下,以民为本,民心为重,所以不会四分五裂。

王弼的意思有点乱,不知道是说人还是说物。说人,又是从“朴”到“器”,器物是不需要“立官长”的;说物,更谈不上“移风易俗”。按文中意思,圣人应该是为民众建立官长,且是主动行为,但从器物到民众,缺少合理的过渡。

陈鼓应今译:“真朴的道分散成万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朴,则为百官的首长。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割裂的。”(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86页。)道分散了,哪里还有真朴,更不能为百官的首长,不能自圆其说。

刘笑敢引用刘殿爵先生的话也是这样认为的:“帛书本作'圣人用则为官长’,'圣人用’下无'之’字。按语法'圣人用’是被动句,意思是'圣人为人所用’,因而成为官长,这样便与上句相对。'朴’本来不是器,散了便成器,'圣人’本来不为官长,但为人所用,便成为官长。”(刘笑敢:《老子古今》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14页。)这段话存在两大问题:

首先,“按语法'圣人用’不是被动句”。文言文中的被动句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这类句子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即通过句中动词本身,在意念上形成被动,有人称为意念上的被动。“圣人用”是属于哪一种呢?第一种肯定不是,句中没有表示被动的介词,如于、为、被等。第二种也不能肯定,没有明显的意念上的被动。从语法上讲,“圣人用”是没有宾语的主谓句,硬要说成是“用圣人”,不妥。而且,“圣人用则为官长”,也可以断句为“圣人用,则为官长”,没有“之”字也可以,意思与“圣人用之,则为官长”一样,有“之”字语句通顺,意思更加明确。“之”字也许是后人加的。两位刘先生说是被动句,目的是“这样便与上句相对”。为了凑对的理解是不合老子提倡的自然的。

其次,“朴散”是好事还是坏事?按原文“朴散则为器”应是警句,是老子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如果发生了,也只有圣人才能挽救。按刘先生的说法:“'朴’本来不是器,散了便成器,'圣人’本来不为官长,但为人所用,便成为官长。”“朴散”成了好事了。圣人“为人所用”,这个“人”是谁不好说。是人民不能说“用”,是贤明君主也就不会有“朴散”的结果。再说了,圣人为官长也好,不为官长也好,与“朴散则为器”在逻辑上没有必然关系。

如果把社会比作一颗大树,树倒即社会分化,树身与树根、枝桠、绿叶由原本一体而分散,虽然可以做成各种器物,那是被人利用、约束、控制的东西,而且质朴破坏了,纯真没有了。所以,“朴散”不是好事,是提醒,是警示。孔子曰:“君子不器。”

朴散以后需要补救。老子认为:“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以树为例,先从字面意思来解释。大树砍倒后,质朴没有了,便成了人间器物。虽有各种用途,关键看谁去利用。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这里“用之”的“之”当然是指树。“官长”就不是指政府官吏了。“官长”在这里既不是长官、官吏也不是军官的意思。“官”和“长”要分开,官是官,长是长。“官”不是官吏、官员的本义,而是官能,功能、机能的意思。长,作形容词,长短、长久之意。“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即:圣人用之,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功能长久。

第二十七章有:“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本章是前一章意思的延续。圣人因材施用,能做栋梁不作椽条,能做柱子不锯方板,使用功能更为长久。如果是俗人用之,只能破开成柴,送入炉中,化为烟尘。当然,老子的说教是以物喻人。

这句话放到现实社会中,“朴散”就是人类社会道德沦丧,不能“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了,而是相反。其结果,必然会引起社会动荡。面对这种情况,只能“圣人用之”,只有圣人才能治理。

“用”字的本义是使用、采用。《说文》:“用,可施行也。”用,也有治理、管理的意思。如《荀子·富国》:“仁人之用国,将修志意,正身行。”又如,用民即治理和役使民众。所以,“圣人用之”即圣人治理。圣人运用大道来治理就能够长治久安,而且“大制不割”。

“大制”就是大道的管理典制,也可以叫做“道制”。大,在《道德经》中有的地方就是代表“道”,如“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大道治理天下,万物返朴归真,“朴”不会分割,也不会“散”。这与前面讲的“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是一致的,或者说前后呼应。总之,“圣人用之”不是“圣人为人所用”,而是圣人挽救社会。

本章先说哲理,再推出“常德”及“道”的原则,核心思想是提倡返朴归真。纯真的“朴”不能散,朴散,社会就乱了。朴散,圣人还可以把控,俗人就没有回天之力。所以,在大道体制内,“朴”是不会散的。那么,在现实社会中,人们要学会用哲学之道,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社会才和谐。否则,体制分裂,社会动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