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陇上名医裴正学之痛风良方

 mxb08 2022-08-20 发布于黑龙江

图片

痛风乃血中尿酸之增加超限所致,尿酸乃蛋白质代谢之终末产物,通常随尿排泄,血清中通常之含量在(2~4)mg/dL,即每100mL血中含尿酸2~4mg,若换算为当量浓度则为150~416μmol/L。尿酸之超量经常见于肥胖、营养过剩、缺乏体力锻炼者,此种人同样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胆道结石等病之好发人群,因此高尿酸症经常与上述疾病相伴而生。

尿酸之质量下沉,通常最易沉淀于最下位之骨节滑膜之上,因此最早之发病部位通常是足之大趾及无名趾,次则为踝、膝、髋等处之关节。疼痛之主要原因是尿酸沉积于皮下关节腔之骨膜之上,甚则形成结石,刺激神经或导致变态反应而疼痛。痛呈间歇性发作,时隔数日或数月发作一次,每次发作可持续数日,常在过食肥甘或饮酒赴宴之后。除前述疼痛部位之外全身任何关节均可罹患,最后晚期之痛风因肾脏受累而现痛风性肾炎,一部分病例可出现肾功能衰竭。

西医对此病之治疗药物有秋水仙碱1mg注射,痛著时2小时1次,亦可静脉滴注,直至痛止,可连续应用3~5次。此外丙磺舒、别嘌呤醇、磺吡酮、苯溴马龙均可应用。

中医对此病之治疗注重辨证施治,盖此病之发生常见于营养过剩而肥胖者。《金匮要略》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因其骨弱而虚,湿热乘虚而至,湿热相合阻滞气机,不通则痛。湿热善于下注,故足趾之疼痛每见先发。

中医以湿热下注为辨证之主要框架,首选方剂有四妙散加味、桃兰合剂、身痛逐瘀汤、加味芍药甘草汤。

1.四妙散加味:苍术9g,黄柏9g,羌独活各10g,桑寄生12g,野赤豆15g,蚕沙12g,丝瓜络6g,臭梧桐12g,汉防己12g,土茯苓30g,丹参12g,虎杖12g。水煎服,一日1剂。

此方为已故上海龙华医院著名老中医顾伯华教授著名方剂,笔者已应用于临床20 余年,治疗痛风患者无数,大多数皆能见效。惟方中之冰球子究属何物? 遍査古今典籍未能得到解答,顾老早已谢世,亦无从问津,笔者临床以川草乌各15g,先煎1小时代之疗效似更佳。

2.桃兰合剂:羌独活各15g,防风12g,知母10g,麦冬10g,忍冬藤15g,桃仁10g,泽兰10g,竹茹6g,血竭3g(冲服)。水煎服,一日1剂。

此方为裴正学教授父亲之经验方,其父乃陇上名医,以善治杂病而闻名秦陇,曾以此方授予,谓此方治足趾疼痛如神,可珍而藏之。

近10余年来,余遇痛风之证辄予之,每多获效。

3.身痛逐瘀汤加味:当归10g,川芎6g,桃仁10g,红花3g,没药10g,五灵脂6g,甘草6g,地龙15g,秦艽15g,羌独活各10g,香附6g,川牛膝20g。水煎服,一日1 剂。

此方为《医林改错》王清任之方,王氏谓此方治“凡肩痛、臂痛、腰痛、腿疼,或周身疼痛,总名曰痹症……如古方不效可用此方。”

笔者以此方长期治疗痛风晚期,除足趾及下肢疼痛外,全身关节泛泛疼痛者,每获良效,伴肾脏损坏之血尿、蛋白尿,亦常见效。

4.加味芍药甘草汤:白芍20g,甘草6g,青风藤15g,海风藤15g,鸡血藤15g,木瓜20g,生薏苡仁20g,怀牛膝20g,威灵仙15g,当归10g,党参10g,黄芪20g,红花3g,川草乌各15g(先煎1小时),桂枝10g,桑枝20g。水煎服,一日1剂。

此方为裴正学教授之经验方,40年来遇痛风之引致坐骨神经痛者,用此方恒效,方中之川草乌务必先煎1小时,否则有乌头中毒之虞。

本文节选自《裴正学医话医案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