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锡市红螯螯虾与河蟹生态混养创高效

 九日阳光 2022-08-22 发布于海南

蒋 严

红螯螯虾俗称澳洲淡水龙虾,原产地为澳洲北部的热带地区,生长最适温度18~32℃,食性广,生长快,肉质细腻,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近年来,无锡市锡山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开展了红螯螯虾与河蟹生态高效养殖试验,形成了一种亩效益超3万元的生态高效混养技术模式。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一、池塘条件

1.池塘选择 池塘选择于水源地附近,水源水量充足且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水质要求,面积10 亩左右为宜,坡比 1∶2.5,有效蓄水深度1.2米以上,底质平坦,淤泥厚度不超过15厘米。

2.配套设施 池塘配置完善的电力设施和排灌系统,且进、排水分开设置。进水口用80目过滤密网封口,防止野杂鱼等进入。池塘四面用50厘米高度的钢化玻璃或塑料板等围拦,用于防止蛇、鼠等敌害生物进入和成虾、成蟹窜逃。同时每10亩配置2.2千瓦底层微孔增氧设施。

二、池塘准备

1.清塘消毒 苗种放养前干池,充分晒塘半个月以上至2月初进行浅水消毒,每亩用100千克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体。

2.肥水种草 清塘消毒3天后,每亩施用商品有机肥150千克进行肥水以培育浮游生物。肥水7天后上水至水位40厘米左右,随后采用浅水泼洒芽苞的方式种植轮叶黑藻,每亩使用芽苞2.5千克,种植间距5~6米。

文章图片2

三、苗种放养

1.苗种选择 有技术能力的单位自繁虾苗最佳,也可就近向苗种生产单位购买。虾苗、扣蟹必须向持有苗种生产许可证的苗种生产单位采购。虾苗与扣蟹要求健康无病、无缺损、体质健壮、规格均匀。

2.放养时间 扣蟹于2月底放养,虾苗在水温上升并稳定于18℃以上时开始放养,一般为5月。采购并经运输的虾苗要先连包装袋放入养殖池塘,待包装袋内水温和放养池塘水温相近后再放苗,以减少因温差引起的应激反应。

3.放养规格及数量 扣蟹每亩放养400只左右,规格为110只/千克;红螯螯虾苗种每亩放养5 400尾左右,规格为1厘米左右。

四、饲养管理

1. 饲料投喂 饲料要求新鲜、适口、无污染,以颗粒饲料为主,养殖中后期辅以冰鲜杂鱼和玉米等其他动植物性饲料。河蟹苗种下塘之后开始投喂蛋白质含量40%的1号对虾饲料,红螯螯虾苗种下塘之后增加投喂蛋白质含量46%的开口饲料,虾苗开口饲料投喂半个月后改投1号对虾饲料,再过半个月改投蛋白质含量40%的2号对虾颗粒饲料。7月底开始逐步添加冰鲜杂鱼和玉米片,投喂的2号对虾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可由40%降低到36%,并适当减少颗粒饲料投喂量以节约成本。3种饲料投喂比例逐步调整为1∶1∶1,日投饵量控制在虾蟹体重的3%~5%。

2. 水质调节 放苗开始至 10 月,每月使用1次聚维酮碘进行消毒,另使用1次EM和光合细菌进行调水,并根据水质情况进行肥水,保持水体透明度25~30厘米,以遏制青苔过度生长。注意及时添水,保持水位1.2米以上。高温季节水草生长过旺,应及时按间距5米以上抽垄清除,防止草害。养殖期间水草覆盖率控制在30%~40%。

3. 日常管理 定期巡塘,做好养殖记录台账。坚持每天3次巡塘,白天两次,晚上1次。重点查看池塘水质、虾蟹摄食、活动蜕壳等情况。巡塘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必要措施来避免和减少损失。定时开启增氧机,每天从晚上8点开启至第2天早上6点关闭。

文章图片3

五、捕捞上市

红螯螯虾9月底开始捕捞上市,采用地笼网进行捕捞。地笼网尾部用铁丝圈固定留口置于水面之上,使河蟹易爬出,防止其夹伤红螯螯虾。红螯螯虾一般在11月上旬全部捕捞上市,以免水温低于15℃时发生冻害而死亡。河蟹从10月下旬开始采用徒手抓取的方式进行捕捞上市。

六、产量与效益

根据对无锡龙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基地39.04亩红螯螯虾与河蟹混养池生产情况统计,红螯螯虾、蟹亩均总产量291千克,亩均总产值49 520元。其中红螯螯虾亩均产量235千克,平均规格80克/尾,亩均产值37 673元;河蟹亩均产量 56 千 克 , 平 均 规 格 180 克/只 , 亩 均 产 值11 847元。经核算,该基地亩均成本为11 918元,其中苗种3 580元、饲料4 050元、药肥793元、水草 75 元、人工 1 900 元、租金 1 200 元、水电320元。全年平均亩效益为37 602元。

七、小结与讨论

红螯螯虾与河蟹混养模式在技术操作上可行,有河蟹养殖经验的农户均可尝试养殖。红螯螯虾秋季上市,弥补了小龙虾消费周期的空档,再加上其观赏和食用双重价值,市场需求稳定。红螯螯虾养殖效益很高,在该养殖技术模式下亩效益超过了3万元,具有较好的养殖前景。

红螯螯虾与河蟹混养达到高产、高效的关键在于提高放养成活率和回捕率。整个养殖周期注意天气变化和水质情况,虾苗放养应在水温18℃以上选择晴好天气进行,采购的虾苗经过运输后必须连同包装袋放入池水“过温”,避免应激死亡。成虾捕捞应在水温低于15℃前完成,防止冻害的发生。使用地笼网进行捕捞应将网尾留口置于水面之上,使河蟹自行爬出,避免虾蟹相互伤害而影响回捕率。

在捕捞上市前1个月,每周采用便携式水质分析仪对虾蟹池和外河水源地的水质进行检测,检测氨氮、亚硝酸盐和磷酸盐,共检测3次,平均值如表1所示。

表1 水质检测数据对比 毫克 /升

文章图片4

根据检测数据,氨氮、亚硝酸盐和磷酸盐3个水质指标,虾蟹池均明显优于外河水源地。该生态养殖模式不影响水质环境,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