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起学《论语》17.9阳货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云教育zi4zxu1e 2022-08-22 发布于北京
【原文】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白话】
孔子说:“弟子们为什么不学习《诗经》呢?《诗经》,可用来兴起人的志趣,可用来观察地方风俗,可用来与人群相处,可用来表达内心之怨。从近处说可用来侍奉父母,从远处说可用来侍奉君上。还可以多多地认识草木鸟兽的名字。”
 
【释词】
小子:弟子。
何莫:为什么不。莫,不。
诗:指《诗经》。
兴:兴起。《诗经》引譬连类,激发人的志趣。《注疏》:“若能学《诗》,《诗》可以令人能引譬连类以为比兴也。”《正义》:“赋比之义,皆包于兴,故夫子止言兴。”
观:观一个国家的风俗。郑康成:“观风俗之盛衰。”
群:人群相处。钱穆:“《诗》之教,温柔敦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故学于《诗》,通可以群,穷可以怨。事父事君,最群道之大者。忠臣孝子有时不能无怨,惟学于《诗》者可以怨,虽怨而不失其性情之正。”《补疏》:“《诗》之教温柔敦厚,学之则轻薄嫉忌之习消,故可以群居相切磋。”
怨:心中有怨。孔安国:“怨刺上政。”《注疏》:“《诗》有'君政不善则风刺之’'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可以怨刺上政。”
迩:近。
事:侍奉。《注疏》:“《诗》有《凯风》《白华》,相戒以养,是有近之事父之道也。又有《雅》《颂》君臣之法,是有远之事君之道也。言事父与君,皆有其道也。”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学于《诗》,对天地间鸟兽草木之名能多熟识,此小言之;若大言之,则俯仰之间,万物一体,鸢飞鱼跃,道无不在,可以渐跻于化境,岂止多识其名而已!孔子教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者,乃所以广大其心,导达其仁。《诗》教本于性情,不徒务于多识(据钱穆语)。程石泉:“多识鸟兽草木之名,是乃'格物致知’之一端,博雅君子所应共学者也。”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此章劝人学《诗》也。
程石泉曰:孔子素重《诗》教,此章其要仍不背“温柔敦厚”之旨。《礼记·经解》云:“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
竹添光鸿曰:”字宜玩,体验工夫,全在自得,非“诵”字“读”字可代。《诗》于性情尤切,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义”一言最得其要。“发乎情”,故有群有怨者,人之所不能无也;“止乎礼义”,故和而不流,怨而不怒,此章是说学《诗》之益
《四书合讲》曰:兴、观,是有益于身心。群、怨,是有益于性情。迩、远二句,是有益于人伦。多识一句是有益于学问。句句要跟学来。
钱穆曰:《诗》尚比兴,即就眼前事物指点陈述,而引譬连类,可以激发人之志趣,感动人之情意,故曰可以观,可以兴。兴者,兴起,即激发感动义。盖学于《诗》,则知观于天地万物,闾巷琐细,莫非可以兴起人之高尚情志
《论语正义》曰:学《诗》可论世也,《诗序》云:“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世治乱不同,音亦随异,故学《诗》可以观风俗,而知其盛衰。《诗》之教,温柔敦厚,学之则轻薄嫉忌之习消,故可以群居相切磋。凡君亲有过,谏之不从,不能无怨,孟子所谓亲亲之义也,然必知比兴之道,引譬连类而不伤于径直,故言易入而过可改也。《诗序》言:“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明《诗》教有益。故学之可事父事君也。鸟兽草木,所以贵多识者,人饮食之宜,医药之备,必当识别,匪可妄施,故知其名,然后能知其形、知其性《尔雅》于鸟兽草木,皆专篇释之,而《神农百草》亦详言其性之所宜用。可知博物之学,儒者所甚重矣。
陈祥道曰:《诗》可以兴,可以观,穷理也;可以群,可以怨,尽性也。学至于尽性,则迩可以事父,远可以事君。若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则学《诗》之所成终始也。盖学《诗》则知言,故可以兴;知言则有节于内,故可以观;有节于内则知所避就,故可以群;知所避就,则出怒不怒,可以怨:则人道尽矣。故以之事父则,以之事君则此所以成孝敬、厚人伦者也
《毛诗补疏序》曰:夫诗,温柔敦厚者也。不质直言之而比兴言之,不言理而言情,不务胜人而务感人。自理道之说起,人各挟其是非以逞其血气。激浊扬清,本非谬戾,而言不本于情性,则听者厌倦,至于倾轧之不已,而忿毒之相寻。以同为党,即以比为争,甚而假宫闱庙祀储贰之名,动辄千百人哭于朝门,自鸣忠孝,以激其君之怨,害及其身,祸于其国,全失乎所以事君父之道。余读《明史》,每叹《诗》教之亡,莫此为甚。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见《诗》之为益甚备,人不可以不学也。至于近而家庭,则事父之道备焉,所以教人孝者至矣;远而朝廷,则事君之道备焉,所以教人忠者至矣。诚能学之,则性情于是得正焉,伦纪于是得修焉,闻见于是得广焉。盖温柔敦厚,《诗》教也。古者太史采风,上自郊庙,下及里巷,政事之得失,性情之邪正,风化之美恶,习之贞淫,皆于此觇之。非若后世比词属句,斗靡夸多,侈扬乎风云月露之盛,徒以娱耳目而荡心志也。
朱子曰:感发志意,考见得失,和而不流,怨而不怒人伦之道,《诗》无不备,二者举重而言。其绪余又足以资多识。学《诗》之法,此章尽之。读是经者,所宜尽心也
唐文治曰:周末文胜,反而为激烈,失温柔敦厚之旨矣。欲正其本,在明《诗》教而已。
李光地曰:此章虽教人学《诗》之法,然学之序存焉。学,始于兴起善心,故首兴(按:德,本,立体);次则考究事理,故次观(按:起用,行)。内必从事于涵养,而得其性情之正;外必用力于躬行,而明于分谊之大。其余则微物,亦多识焉,无非所以博义理之趣,而为畜德之助也。
张彦陵曰:人之所最难治者。然忿激之气,得《诗》而平,处常处变之道尽此矣。
 
【附录】
《困学纪闻》曰:格物之学,莫近于《诗》。关关之雎挚有别也,呦呦之鹿食相呼也。德如鸤鸠,言均一也。德如羔羊,取纯洁也。仁如驺虞,不嗜杀也。鸳鸯在梁,得所止也。桑扈啄粟,失其性也。仓庚,阳之候也。鸣鵙,阴之兆也。蒹葭,露霜变也。桃虫,拚飞化也。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诚不可𢬵pān也。鸢飞戾天,鱼跃于渊,道无不在也。南有乔木,正女之操也。隰有荷华,君子之德也。匪鳣匪鲔,避危难也。匪兕匪虎,慨劳役也。蓼莪常棣,知孝友也。蘩蘋行苇,见忠信也。葛屦褊而羔裘怠也,蟋蟀俭而蝣蜉奢也。爰有树檀,其下维谷,美必有恶也。周原膴膴,堇荼如饴,恶可为美也。黍以为稷,心眩于视也。蝇以为鸡,心惑于听也。绿竹猗猗,文章奢也。皎皎白驹,贤人隐也。赠以芍药,贻我握椒,芳馨之辱也。焉得谖草,言采其虻,忧思之深也。柞棫斯拔,侯薪侯蒸,盛衰之象也。凤凰于飞,雉离于罗,治乱之符也。相鼠硕鼠,疾恶也。采葛采苓,伤谗也。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有多识之益也。
《论语正义》曰:《周官》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注,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郑司农云: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是也。赋比之义皆包于兴,故夫子止言兴。《毛诗传》言兴百十有六,而不及赋比,亦此意也。
日《论语会笺》曰:孔安国曰:兴,引譬连类也。如襄十四年,晋伐秦,诸侯之师及泾,不济。叔向见叔孙穆子,穆子赋《匏有苦叶》,叔向退而具舟。又昭三年楚子赋吉日,子产具田备。是谓“引譬连类”。孔安国曰:群居相切磋也。襄二十七年,齐庆封来聘,叔孙豹与庆封食,不敬,为赋《相鼠》。又襄二十八年,庆封氾祭,叔孙穆子使工诵《茅鸱》,是谓相切磋。
 
【本章参考书目】
《诗经》《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全解》《论语正义》《论语集释》《论语集说》《论语会笺》《论语补疏》《论语新解》《论语大义》《论语札记》《论语读训》《困学纪闻》《四书解义》《毛诗补序》《四书合讲》。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