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起学《论语》18.5微子篇——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云教育zi4zxu1e 2022-08-22 发布于北京
【原文】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白话】
楚国的一位狂人接在孔子的车后唱着歌,经过孔子时唱到:“凤凰啊!凤凰啊!乱世中道德怎么这般的衰微啊?已经过去的就不用说了,将要来的还能追得上啊。算了吧!算了吧!现在从政的人危险啊!”孔子下了车,想要与他说话。他快走几步避开了孔子,孔子没能与他说话。
 
【释词】
楚狂:楚国的一位狂人,这是一位佯狂避世的贤人。不知其姓名。后人亦称之为“楚狂”或者“接舆”。
接舆:接着孔子的车,或说是狂人名叫“接舆”。舆,车。唐文治:“非必谓字也。”钱穆:“以其接孔子之车而歌,故称之曰接舆,犹晨门、荷蓧丈人、长沮、桀溺之例。”
歌:唱歌。按:接舆唱歌给孔子听,大有深意,不仅是劝其隐居,且有示警之意。《四书合讲》:“接舆盖知尊孔子而趣不同者也。”
过:经过。
凤:凤凰,指圣贤,此处借以指孔子。
何德之衰:世乱德衰。钱穆:“古俗相传,世有道则凤鸟见,无道则隐。接舆以凤比孔子,世无道而不能隐,为德衰。”戴溪:“说时节不好。”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以前的不可改变,现在的还可以改变,委婉地劝说孔子隐居而去,不要在乱世中行道。朱子:“来者可追,言及今尚可隐去。”
已:停止之义。陈奂:“已,止也,止所止息也。”已而,犹如罢了、算了。孔安国:“已而已而者,言世乱已甚,不可复治也。再言之者,伤之深也。”《正义》:“此即教孔子避乱隐居之意。”
今之从政者殆而:殆,危险。钱穆:“今之从政者皆危殆不可复救治,不足与有为。”
下:下车。《四书合讲》:“孔子在车中闻其歌声,意其非常人也。因下车欲与之言出处之意,而挽之以共济也。”
趋而辟之:快步而去,避开孔子。辟,同“避”。《四书合讲》:“趋而辟者,欲孔子味歌中之旨,不欲使己闻下车之言也。”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此章记接舆佯狂感切孔子也。昭王时,政令无常,乃被发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也。时孔子适楚,与接舆相遇,而接舆行歌从孔子边过,欲感切孔子也。知孔子有圣德,故比孔子于凤。但凤鸟待圣君乃见,今孔子周行求合诸国,而每不合,是凤德之衰也。已往所行者,不可复谏止也;自今已来,犹可追而自止。欲劝孔子辟乱隐居也。世乱已甚,不可复治也。今之从政者皆无德,自将危亡无日,故曰殆而。孔子感其言,故下车,欲与语。(接舆)疾行以辟孔子,故孔子不得与之言也。
刘宗周曰:楚狂衰凤之歌,飘然有尘外之想,故谓之狂者。夫子下欲与之言,其属意当最切。
戴溪曰:叹凤鸟之莫闻,而君德之莫致也。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见用世之难,当守道以自重也。周室浸衰,贤人遁迹,孔子周流至楚,有狂士接舆者,唱歌而过孔子之车前,孔子闻其歌词,知为隐君子也,欲下车与言。楚狂既绝用世之念,不欲闻用世之言,遂趋而避之,孔子终不得与之言。盖避世之意坚,故避言之意更果也。然孔子周流列国,不能一日忘天下之深衷,夫岂忘世之徒所得而窥其意量哉?
唐文治曰:从政者,谓楚子西。时楚昭王欲以书社封孔子,而子西尼之,故接舆以危机告孔子也先儒谓接舆非常人,能尊敬圣人,复为圣人防患,叹息时事,情辞悲切,盖楚骚之祖也
蕅益大师曰:又是圣人一个知己
《论语后案》曰:夫子不忍废君臣之义,而又有坚不磷、白不缁之德,进退存亡,不失其正,所欲言者如此,或疑狷介之士,与言何益?曰天下大事,惟恬淡者能任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此夫子所不忍绝之也。
陈祥道曰:柳下惠,则不屑去者也;楚狂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则不屑就者也。孔子去齐去鲁,则非不屑去;以为斯人之徒,则非不屑就。接舆知孔子有凤之德,不知孔子所谓“隐者不易乎世也”;桀溺知天下之滔滔,而不知滔滔者可以与易也。凤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见非其时,为德之衰,所谓“非伏其身而弗见,非闭其言而弗出也”。乐则行之,忧则违之而已。接舆欲孔子止,而以谓当今之世欲从其政则其身必危。扬子曰:接舆之歌凤也,欲去而恐罹害也。盖接舆游方之外者也,故其行虽与孔子异,而孔子亦未尝不欲与之言也。
钱穆曰:接舆急行避孔子,不欲闻孔子之辩白。以下数章,皆孔子之不忍于避世。接舆诸人,高蹈之风不可及,其所讥于孔子者,亦非谓孔子趋慕荣禄,同于俗情,但以世不可为,可劳劳车马,为孔子惜耳。顾孔子之意,则天下无不可为之时,在我亦有不忍绝之情,有不可逃之义。孔子与诸人旨趣不相投,然孔子终惓惓于此诸人,欲与之语,期以广大其心志,此亦孔子深厚仁心之一种流露。
《四书合讲》曰:上节告语殷勤,下节神情冷落,接舆有避世之心而无救世之志,有坚持之操而无变通之学也。是知守身之常法,而不知圣人体道之大权也
 
【附录】
徐英曰:《左氏传》“过御叔”,《史记》“田蚡欲与仲孺过魏其”,皆谓诣其居也。此但过孔子之门,故孔子下堂欲出而与之语,非必如包(包咸)云“下车”也。
《庄子·人间世》曰: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郤曲,无伤吾足。”
 
【本章参考书目】
《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全解》《论语正义》《论语学案》《论语大义》《论语后案》《论语集说》《论语集释》《论语新解》《石鼓论语答问》《论语点睛》《论语会笺》《庄子》《四书解义》《四书合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