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4式太极拳图解说明和要点(三)

 xfx8vny2a9w04j 2022-08-22 发布于上海

(五)手挥琵琶

1. 跟步展臂

右脚向前收拢半步,脚前掌轻落于左脚后,与左脚相距约一脚长;右臂稍向前伸展,腕关节放松。(图31)

文章图片1

图 31

2. 后坐引手

重心后移,右脚踏实,上体右转;左手向左、向上划弧摆至体前,手臂自然伸直,掌心斜向下;右手屈臂后引,收至胸前,掌心斜向上;眼转看左手。(图32)

文章图片2

图 32

3. 虚步合手

上体稍向左回转(斜向东南),左脚稍向前移,脚跟着地,成左虚步;两臂外旋,屈肘合抱,两手前后交错,侧掌合于体前。左手与鼻相对,掌心向右;右手与左肘相对,掌心向左,两臂犹如抱琵琶的样子;眼看左手。(图33)

文章图片3

图 33

【要点】

① 本势的攻防用意是合手撅臂。当对方右手打来,我用右手握其腕部,顺势向后牵引。同时左手贴于对方右肘关节处,两手左右合力,用反关节擒拿技法撅折对方右臂。

② 注意身法与手法、 步法的协调。后坐引手时,以重心后坐和转体来带动两臂的前摆和后引;在做合手和虚步时,要以身体的向左回转来协调上下肢动作。

③ 定势时,两臂应半屈成弧,舒展圆满。同时还要顶头竖脊,松腰沉气,屈腿落胯,体现出沉稳、 挺拔、 饱满的气势。

【易犯错误】

① 身法与手法不协调。常出现两种倾向: 一是转体过大,动作散乱,上体忽侧忽正,腰肢脱节。二是转体过小,手法飘浮,动作呆板。

② 定势时两臂过分弯曲团缩,夹肋夹腋,动作不展。

③ 虚步俯身突臀,或仰身挺腹。

(六)左右倒卷肱

1. 右倒卷肱

(1)转腰撤手

上体稍右转;右手随转体向下经腰侧向后上方划弧,右臂微屈,手与头同高,手心翻转向上;左手同时翻转向上停于体前;头随身体转动,眼向右平视。(图34)

文章图片4

图 34

(2)退步收掌

上体稍左转;左脚提收向后退一步,脚前掌轻轻落地;右臂屈卷,右手收至肩上耳侧,掌心斜向下方;左手松沉,开始后收;眼看左手。(图35)

文章图片5

图 35

(3)虚步推掌

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后移,左脚踏实,右脚以脚掌为轴扭直,脚跟离地,右膝微屈成右虚步;右手推至体前,腕与肩同高,掌心向前;左手向后、向下收至左腰侧,手心向上;眼看右手。(图36)

文章图片6

图 36

2. 左倒卷肱

(1)转腰撤手

上体稍左转;左手向左后上方划弧,与头同高,掌心向上,左臂微屈;右手翻转停于体前;头随身体转动,眼向左平视。(图37)

文章图片7

图 37

(2)退步收掌

上体稍右转;右脚提收向后退一步,脚前掌轻轻落地;左臂屈卷,左手收至肩上耳侧,掌心斜向前下方;右手松沉,开始后收;眼看右手。(图38)

文章图片8

图 38

(3)虚步推掌

上体继续右转;重心后移,右脚踏实,左脚以脚掌为轴扭直,脚跟离地,左膝微屈成左虚步;左手推至体前,腕与肩同高,掌心向前;右手向后、向下划弧,收至右腰侧,掌心向上;眼看左手。(图39)

文章图片9

图 39

3. 右倒卷肱

(1)转腰撤手

上体稍右转;右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右臂微屈,手与头同高,手心向上;左手翻转停于体前,掌心向上;头随身体转动;眼向右平视。(图40)

文章图片10

图 40

(2)退步收掌

上体稍左转;左脚提收向后退一步,脚前掌轻轻落地;右臂屈卷,右手收至右肩上耳侧,掌心斜向下方;左手松沉,开始后收;眼看左手。(图41)

文章图片11

图 41

(3)虚步推掌

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后移,左脚踏实,右脚以脚掌为轴扭直,脚跟离地,右膝微屈成右虚步;右手推至体前,腕与肩同高,掌心向前;左手向后、向下划弧,收至左腰侧,手心向上;眼看右手。(图42)

文章图片12

图 42

4. 左倒卷肱

(1)转腰撤手

上体稍左转;左手向左后上方划弧,手与头同高,掌心向上,左臂微屈;右手翻转停于体前,掌心向上;头随身体转动,眼向左平视。(图43)

文章图片13

图 43

(2)退步收掌

上体稍右转;右脚提收向后退一步,脚前掌轻轻落地;左臂屈卷,左手收至肩上耳侧,掌心斜向前下方;右手松沉,开始后收;眼看右手。(图44)

文章图片14

图 44

(3)虚步推掌

上体继续右转;重心后移,右脚踏实,左脚以脚掌为轴扭直,脚跟离地,左脚微屈成左虚步;左手推至体前,腕与肩同高,掌心向前;右手向后、向下划弧,收至右腰侧,掌心向上;眼看左手。(图45)

文章图片15

图 45

【要点】

① 本势的攻防含意是在退守中反击。以右势为例,假设对方右手攻来,我用左手接住,顺势退步牵引,右手乘机向前击打对方。

② 本势的步法是在虚步基础上的连续退步。学练中要抓住 “重心平稳”、“点起点落”、 “轻起轻落” 的要点。“重心平稳” 是指提腿时身体重心不要升高,落步时重心不要降低,身体不要在退步中出现明显的起伏。“点起点落”、“轻起轻落” 是指动作轻灵柔和,由点及面。提脚时先提脚跟,落脚时先落脚掌(向前上步时先落脚跟)。不可提脚猛蹬急收,落脚沉重砸地。

③ 卷肱动作应屈肘折臂,避免屈指卷腕,不要把卷肱做成卷腕花。当推掌到顶点时,要有意识地坐腕、 展掌、 舒指,体现由虚到实的劲力变化。

④ 撤手时手要走弧线,不要直抽直拉。另外,两掌的推撤要协调配合,在体前有一个两掌交错的过程,不要相距太远。

⑤ 本势的眼神,应随着转体先向侧看,再转看前手。

【易犯错误】

① 分不清哪里是定势,造成动作配合混乱。定势应是第三动 “虚步推掌”。这时,眼睛注视前手,上体舒展伸拔。有人常常推掌时,头转看后方,手眼脱节。

② 退步时上体歪扭,两腿 “拧麻花”。

③ 退步时重心控制不稳,体重过早后坐,造成落脚沉重,脚快手慢,上下不协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